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3月10日 星期日

又是一年艺考时(观察)

高晓远 马翀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3月10日   第 05 版)

  山东美术艺考
  徐速绘摄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复试
  李方宇摄

  北京东棉花胡同最近人头攒头。又是一年艺考季。中央戏剧学院门口,人进人出,没有了往常的安静。

  文化产业兴起 幕后专业升温

  来自东北的高三学生小蒋,今年报考的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影视制片专业,该专业今年计划招生40人,但报名人数多达2800余人。

  影视制片专业主要学习的是针对影视剧的策划、生产和销售的全部过程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属于幕后专业。201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元,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持续繁荣,电影产业链上的院线管理、影视制片、数字电影技术等专业技术岗位人才的需求也高速增长。

  “虽然竞争很激烈,不过我觉得电影的幕后专业日后大有作为!”小蒋不无担忧,但仍然冲劲十足。据她了解的信息,今年除了以往较热门的表演、播音主持等专业,许多幕后专业都竞争激烈。

  如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报名人数就下降了,而从事幕后行业的导演、文学、摄影等专业报名人数大幅上升。在报名的1.6万余名考生中,除了4569名报考表演学院的考生外,另外约1.1万名考生选择了报考电影幕后专业,占此次报考总人数的71%。导演系报考人数达到1820人,比去年增长了51%。

  在各招考专业中,摄影系成为今年报名人数涨幅最大的专业。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摄影越来越成为一种业余爱好和时尚潮流融入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来。另一个原因是,摄影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普遍非常好,并且能够在毕业之后很快投入创作中。

  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理科学生报考艺术类专业的人数逐年增多,数字后期制作、调光调色、院线管理等专业吸引了大量理科学生。

  文化分提高,更重综合素质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在今年1月份就开通了网上报名,在2月份开始考试之前,给考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考虑是否报考。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李洪岩副院长介绍说:“从今年播音主持专业报名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报考是理性的。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是喜爱播音主持这一专业,并且以后希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热爱与天赋,是我们在考试时特别关注的地方。”

  对于近年来国内艺考热的状态,李洪岩表示,艺考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对艺术的需求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只是艺考会越来越难,对考生的要求会更高,考生们不能够把艺考当作通往大学的一条捷径,鼓励真正热爱艺术的同学理性报考。

  笔者就发现,与往年相比,各高校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分数线提高已成为普遍趋势。未来,对艺考生而言,除了对专业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之外,文化素质的考察将加大权重。

  “艺术素养和文化能力同等重要,考生不能顾此失彼,两者兼顾的考生才能符合专业要求。”李洪岩说。而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文化产业链的发展升级,新岗位对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日渐提高。

  一所高校的招生负责人认为,提高艺考文化课分数线这一措施有利于提高艺术类人才的综合素质,但不一定实用。高校招收艺术类学生更看重的是考生的艺术素养、潜质等,只文化课好但出不来好作品,根本没有用处。但大家基本都认同的是,提高文化素质的确有利于艺术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他们的长期发展。

  国内竞争激烈,催生艺术留学风

  吕晓恩是上海市延安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二学生,热爱游戏的他对韩国弘益大学的游戏设计专业向往已久。他说:“国内本科没有游戏设计的相关专业,而且国内美术艺考竞争压力太大,申请留学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随着国内艺考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像吕晓恩这样对艺术留学心生向往的学生并不在少数。据了解,每年从山东济南走出去的留学生,艺术类学生已占15%,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对于海外艺考现象,李洪岩分析,出国读艺术类本科的考生,大多数是一直对某种艺术类专业十分喜爱的。像美术、设计、音乐这些有国际通行艺术标准的专业,留学不失为增长艺术见识的一个好方法。

  “国外的艺考绝大多数是以兴趣出发,没有层层面试选拔,多数学校更重视学生的专业作品,申请方法较为简单。并且国外艺术名校多,申请成功几率较大,竞争压力比国内小许多,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艺术留学风。”澳际教育集团副总裁吴珺说。

  虽然出国留学成本较高,但是许多考生家长仍然对孩子出国留学十分支持。对此,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主任张尧解释说:“多数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是因为国内教育竞争较大,高校门槛较高,留学经历可以提升孩子的区分度,在今后的就业方面可以获得一定的优势。”

  百年艺术名校积淀、世界级别的大师资源、轻松自由的艺术环境、多元的文化背景,在吴珺看来,这些因素也是国内刮起艺术留学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的进入,“本地化”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据统计,在上海,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而纽约的这一比例为12%,伦敦为14%,东京为15%。获得更被世界认可的文凭,适应社会竞争和社会需求成了考生们海外艺考的重要驱动力。

我们的文艺需要“接地气”(碰撞)
又是一年艺考时(观察)
文化消费要发激励卡(聚焦)
山水画教师学生作品展亮相北京
老物件展(图说)
责编:郑娜 邮箱:zhengnahwb@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