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2月15日 星期六

稻草长出黑木耳 鸭粪点燃沼气炉

丰县巧用垃圾建设生态农家(事件新闻)

石培明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12月15日   第 05 版)

  图为丰收的红富士苹果

  近年来,江苏省丰县狠抓农村节能减排,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工作,走出了一条有效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让丰县的田园变美了,水质变清了,耕地质量提高了,农村经济结构优化了,相关产业链拉长了。

  一片黑木耳富裕一方人

  进入11月份,丰县欢口镇农民常敬波忙得不亦乐乎,他种植的4000平方米双孢菇到了销售后期,与徐州一家公司签订的供货订单已经基本兑现。今年虽受气候影响,双孢菇产量有所下滑,可那家公司也给开出了每公斤8.2元的高价,这一季双孢菇收入也到了十四五万元。常敬波说:“我今年想再加大点投入,研究一下培养料的替代品。你可不知道,眼下稻草都从原来的每公斤6分钱涨到5角了,40个标准棚光是稻草就得4万,这细账还要再算算,本钱投的越少俺赚的越多哟!”欢口镇是丰县食用菌生产基地,全镇黑木耳总产量达4000万袋,70%的劳动力从事食用菌生产,食用菌生产人均年收入2000元。

  丰县是农业大县,每年产生的作物秸秆量达100万吨,大多作为农民做饭用的烧材。丰县组织实施了“秸秆种菇百村万棚亿元开发工程”,组织农民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种植。为鼓励农民转变传统的观念,丰县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食用菌的快速发展,使秸秆身价倍增,价格一路飚升。食用菌产业的形成,为农作物“下脚料”派上大用场。原本外出打工的农民,纷纷回乡,或种植食用菌,或为菌农采菌。

  目前全县已发展食用菌大棚5000万平方米,主要品种有双孢菇、杏鲍菇、草菇、黑木耳、鸡腿菇、金针菇等10多个品种。丰县农委负责人说:每平方米食用菌需要20公斤的秸秆,丰县500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就需要80万吨的秸秆,食用菌生产实现了秸秆的就地增值,每年实现经济收入总值5亿元以上,成为丰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新产业。

  鸭粪进了化粪池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鸭舍,一片片挂满硕果的果园,一处处农家小院掩映在树林中,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纵横交错连接着家家户户,新建的沼气池及配套改建的猪圈、厕所排列整齐……行走在丰县农村,随处可见这样的景象。这是丰县发展生态农业链养殖和种植实施“生态农村”工程后产生的喜人变化。

  近年来,丰县围绕农民增收着力发展高效养殖业,生态肉鸭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全年养殖肉鸭3000万只以上。种鸭养殖企业现有16家,肉鸭养殖小区有20个,养鸭大户有2000多户,形成了樱桃谷鸭种苗繁育、饲养、加工和技术培训的一体化产业,肉鸭产业链年产值可为农民增收1.2亿元。农民养鸭享受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消毒、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服务,全县合同鸭养殖户不出家门一年就能轻轻松松赚下4000多万元。肉鸭养殖基地的兴起,还带动了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

  肉鸭产业发展了,但大量的鸭粪污染了农村的环境。如何处理这些鸭粪?去年以来,丰县结合实施的“生态农村”沼气工程,实现了鸭粪便自流入池,使农村有机垃圾全部资源化,产出的沼气用于农户做饭、照明、洗浴,沼液、沼渣用于果树的施肥,形成了“养鸭—沼气—果树”生态农业链,促进了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既提高了养殖效益,又改善了人居环境。而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循环和产业体系的良性互动循环,也带来了产业最大增值和农民增收。

  巧打“农”字工业牌

  丰县有50万亩果树,是江苏省最大的果品生产基地。以前这里的果农每年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各种个头小、有瑕疵的青果、风落果成了弃之可惜、卖之无门的“鸡肋”。现在,这些“鸡肋”也成为丰县农民增收的好帮手。

  位于丰县城北的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是丰县2003年通过招商引资兴建的果汁加工企业,总投资2亿多元,日加工残次果能力为1200吨,收购旺季每天前来送货的卡车多达300多辆,收购的全是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残次果。安德利公司以残次果为原料提取浓缩果汁出口美国,又从果渣中提取出果胶,最后制成饲料。残次果由此成了加工企业的“香饽饽”。安德利公司每年销售收入达1.4亿元,为果农增收约1亿元。

  丰县的果树每年都要修剪或更新,以各种废弃树枝、板皮为原料,吉林森工江苏分公司落户丰县,年生产刨花板10万立方米,销售收入约1亿元。徐州三鹿乳制品公司以丰县及周边地区优质牛奶为原料,日产酸奶150吨,还带动了印刷、包装、运输业。徐州旺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围绕丰县特种蔬菜牛蒡做起了文章,新鲜牛蒡分级包装,出口日本、韩国,还研发出牛蒡酱、牛蒡茶、牛蒡酥、牛蒡酱菜等食品。全县3万亩牛蒡,有15%成了这家企业的生产原料。

  目前,丰县以果蔬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270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0多家,有30多家企业获得了进出口权,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0家,实现了丰县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并逐步形成了吸纳百公里内果蔬产品的苏北鲁南最大的果蔬加工中心。

丰县巧用垃圾建设生态农家(事件新闻)
新闻点击
上海农民歌舞剧
校园展风采
北京“70后”情侣火山探险(人物聚焦)
“中国式陪读”如何破解?(时事点评)
责编:赵鹏飞 邮箱:hwbjj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