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健康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8月0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祛湿,从日常生活做起(中医养生)

刘 茜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2日   第 19 版)

  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气引百病。湿气重的表现有:大便不成形、排便黏腻且多便、身体困重、头发油腻、疲倦无力、舌头边缘犹如锯齿一般,遇到阴天下雨,上述症状还会加重。

  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造成湿气重,又该如何祛湿?

  缺觉。中医认为,缺觉十分容易伤脾,熬夜后所表现出的乏力、无神、肢体困重通常都是脾虚的典型症状。建议晚上11点前睡觉。如果白天适当进行一些体育运动,会让睡眠质量更高。

  口味重。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养胃方式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过甜或过辣的食物是最不易消化的,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建议日常多食清粥小菜清肠胃,养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可结合体质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食用山药、冬瓜、薏米等健脾祛湿的食物。

  贪寒凉。过食生冷食物会影响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在烹调时可加入葱、姜来减弱食物的寒凉性质。

  过量喝酒。过量饮酒是加重湿气的因素之一。建议少碰酒精,更不能借酒浇愁。

  运动少。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重的表现。建议坚持体育锻炼,养筋健肾、舒筋活络,增强自身抵抗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久坐。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建议办公久坐者,多起身运动,促进气血循环,加速体内湿气代谢。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