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民主政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在乡村一线履职尽责(人大代表在基层)

本报记者 靳 博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0日   第 18 版)

  图为杨宝玲(左一)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
  刘 琴摄

  “这两天一面盯着棚子里的葡萄长势,一面听听大家对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旅游有没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这既能为具体的工作做参考,也能为人大代表履职工作积攒一些调研素材。”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道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说。

  “安居乐业,头等大事。对于我们来自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来说,就是要倾听乡亲们的声音,带着乡亲们奔跑在致富路上。”杨宝玲说,今年参加全国两会,她带去的建议就是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

  胡张庄村曾是贫困村。“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胡张庄村不仅脱了贫,还实现了考入大学有奖励、高龄老人有补贴、困难群体有关怀等目标。”她自豪地说,现在胡张庄村家家户户种起了葡萄,把“小葡萄”种出“大产业”,把“穷村庄”变成了天津市2A级乡村旅游点,并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当选人大代表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也更关注群众遇到了哪些新问题、有哪些新诉求。”作为一名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些年杨宝玲每周二、周日,都会在人大代表联络站现场接待群众,6年来帮助群众协调解决难题400余件,涉及低保救助、住房保障、学生上学、企业合同纠纷等。每次杨宝玲参加全国两会都要提前做好调研,有的放矢提出建议。自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杨宝玲累计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建议30余件,部分建议已经从“纸面”落实到了“地面”。

  杨宝玲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夫妻离异后或把孩子当成“累赘”不闻不问、或因种种原因无法探视子女。“离婚后抚养权、探望权的执行,不仅关系着法院的判决能不能落到实处,还紧密关系着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杨宝玲说。

  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杨宝玲提交了一份关于保护未成年人监护人依法取得抚养权行使探视权的建议,建议人民法院在抚养权、探视权案件审判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推动建立由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居委会等多方参与的执行机制,共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杨宝玲后来欣喜地看到,202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全国妇联制定了《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其中对相关未成年子女探望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的,我将继续用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坚持不懈地调研学习,积极履职尽责,更好为群众代言!”杨宝玲说。

  版式设计:沈亦伶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