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展现音乐打动人心的力量(新语)

洪 啸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8日   第 11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的辛勤劳动、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洞悉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才能使文艺创作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当前,我国文艺创作领域展现出蓬勃活力。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综艺节目佳作频出,涵盖传统歌舞、曲艺等多个品类,受到观众欢迎。这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现象。如何以音乐为载体、以综艺节目为呈现形式,回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展现音乐打动人心的力量?我们一直在寻找答案。

  这两年,我们制作播出了音乐综艺节目《声生不息》三部曲,以歌为媒、激发共鸣,用音乐表达中华儿女血脉相连的情感。除了百余名不同年龄层的歌手现场演唱外,节目还通过对大量音乐人以及专家学者的采访,梳理出音乐发展的脉络,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对话”。节目从经典中汲取珍贵的养分,从而创作出与之一脉相承的作品,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以更贴近时代的形式呈现经典歌曲。“港乐季”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回溯许多人的共同记忆,以音乐凝结文化认同;“宝岛季”搭建起两岸音乐文化交流的平台,唤起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记忆;“家年华”寄托团圆愿景,以歌声串联音乐发展史。有观众评价,节目特别有温度,一首首歌曲、一个个场景,能够唤起属于一代人的成长记忆。

  《声生不息》三部曲之所以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归根结底在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深厚底蕴,创新呈现方式,实现了艺术审美和情感传递的同频共振。我们在创作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只有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创作出符合艺术发展规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优秀作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音乐中流动着磅礴的时代气韵,展现着当代人昂扬的精神风貌。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将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尽最大努力创作文艺精品,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者为音乐节目制片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