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农村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种业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感言)

高云才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4日   第 18 版)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合肥打造种业创新高地,闯出了一番新天地,给全面推进种业振兴带来启示。

  种业振兴,要紧紧抓住技术协同攻关这个“牛鼻子”。我国种业振兴的技术基础不断夯实,目前供种保障能力提高到75%,但我国的种业振兴还面临着诸多短板,需要在种业自主技术、自主品种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种业核心技术创新上下大力气。

  推动种业振兴,要壮大种业企业。农业农村部推选出69家农作物、86家畜禽、121家水产优势企业,初步构建起国家种业振兴企业阵型,形成了种业振兴的骨干力量。下一步要着力加快推进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和全产业链发展,鼓励优势科研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贯通产业链和创新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种业集团。

  适应消费需求升级,推动种业振兴要抓住当家品种。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也要看到,我国在一些育种创新领域特别是基础原始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玉米、大豆、个别蔬菜品种竞争力还不强。全面推进种业振兴,要通过创新攻关,培育一批优质专用当家品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种业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新时代新征程,要把种业摆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导环节和核心位置,加快构建科学高效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种业自主创新体系、良种生产保障体系、监管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种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