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体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强化基础设施 大力培养人才

甘肃临夏积极推动群众篮球发展

本报记者 董洪亮 宋朝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0日   第 15 版)

  “攒劲!攒劲!”5月1日上午,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奥体中心体育馆里,4000多名观众用本地方言为球员喝彩。随着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临夏州代表队队长马小林带领队友向观众席鞠躬致意,在黄河流域九省(区)第二届农民篮球邀请赛首个比赛日,他们取得了胜利。

  马小林来自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胡林家乡高关村,从2010年开始,他就经常随队代表县、州、省各级参与比赛,取得10余次省级以上比赛的冠军。

  “如果打比赛,召集起十几支队伍不是问题。”马小林自豪地说。

  这份自豪源于临夏州长期以来的“篮球情结”。马小林说,高关村有100多户人家,打他记事起,这里就有打篮球、看比赛的习惯,农闲时节,组织村与村之间的篮球赛是常态。现在,州、县、乡、村四级每年共组织各类篮球赛事2000余场,其中,临夏市“东太杯”、积石山县“积石杯”等赛事已经在全国群众篮球比赛中打出了知名度。

  马小林和主教练肖经云相识,就缘于当地七县一市的各级联赛。2010年,在马小林随积石山县代表队参加州级比赛时,肖经云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小伙,虽然体格不壮,但非常灵活,中距离投射的命中率很高。赛后,肖经云主动上前,两人就这样熟络起来。

  通过类似的方式,肖经云发掘了很多优秀球员。但相对于职业球队,普通群众组成的篮球队面临训练不系统、球员不熟悉、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但队员们都愿意挤出时间训练,每逢大赛必集训,他们的热情让我非常感动。”肖经云说。

  群众对篮球项目的持续热爱,离不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升级。

  脚踩土场地,拼起木板做球筐……这是马小林对少年时打球的记忆。10多年来,家乡球场的变化让他感触颇深。从土沙地到水泥地,再到配备专业地板、篮架以及专业照明设施,村里、社区的篮球场全面升级。

  临夏州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现在,1089个村、109个社区都有篮球场,同时建设了7个大型公共篮球馆、17家民营篮球馆。

  临夏州还建立青少年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了重点体育学校篮球队、各级中小学篮球训练点、社会俱乐部篮球训练点等,并广泛开展青少年篮球训练营、篮球夏令营等活动。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