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9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中国交响乐奏响主旋律(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李诗原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2日   第 20 版)

  图①:四川成都大运村艺术中心举办的“梦在仲夏”交响音乐会。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图②:甘肃兰州西固村百姓大舞台文艺演出。
  新华社记者 方 欣摄
  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新时代的中国交响乐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音乐宝库,运用中国传统的和声形态、调性思维、音色手法、结构原则等,使交响乐这一舶来艺术得到本土化改造。优美动听、色彩斑斓的中国传统音调,展现出当下创作者对中国风格的自觉追求

  如何表达信仰之美?需要营造出一种“崇高”的审美境界。这种“崇高”不仅是美学意义上的崇高,更是革命者、英模人物的崇高气节,是用“雄浑”和“庄重”表现革命英雄主义、表达革命理想信念

 

  2022年3月,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举办了“新时代交响”——全国交响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短短3个月时间,征集到了355部原创交响音乐作品,作品数量和参与人数都创下历史纪录。其中,20余部优秀作品经过修改打磨,组成“礼赞新时代——原创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系列音乐会进行全国巡演。2023年,第八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以“新时代号角”为主题,遴选出一批表现重大题材的作品,再次彰显新时代中国交响乐的面貌和风采。以这两次遴选和展演为代表,近年来中国音乐家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展现中国气派,创作出一批记录时代发展,提振精神力量的重要作品。

  紧扣时代脉搏

  讴歌奋斗征程

  主动开掘革命历史题材是中国交响乐创作的光荣传统。从冼星海《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马可《陕北组曲》到丁善德《新中国交响组曲》、李焕之《春节组曲》、吕其明《红旗颂》……回首中国交响乐百年发展历程,创作者扎根现实生活,以红色文化为创作底色,写出一批家喻户晓的精品力作。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时代以来,在重要时间节点,中国交响乐发扬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用心用情创作主旋律作品。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交响套曲《长征》以9个乐章的鸿篇巨制讲述伟大长征的艰难历程和重要意义。第七交响曲《英雄》敬献改革开放40周年,歌颂了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像一首首流动的诗,一幅幅壮美的画”的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周湘林《鲜红的太阳》以饱满的热情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进行细致描绘,真挚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杨帆《父辈》、杨莹《百年征程》、王丹红《光芒永在》也以不同形式缅怀革命先烈,展现共产党人的信仰和理想。

  中国交响乐创作者用音乐语言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由4部交响乐作品构成的《新时代交响组曲》,以激昂奋进的旋律凝聚拼搏向上的精神力量:关峡《星辰大海》用象征手法,表达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自信与坚定;方石《幸福欢歌》用地方性的音乐语言将听众带到鄂西山区,分享土家儿女脱贫后的喜悦心情;常平《领航奋进》以深沉的情感力量、精巧的艺术手段抒发正能量;张千一《光荣梦想》营造出“心潮逐浪”的崇高感和历史感,大气恢弘、庄严厚重。叶小钢《喜马拉雅之光》《草原之歌》《少陵草堂》《美丽乡村》《新韶九章》《重庆组曲》等作品,构成“中国故事”系列,尝试传达人类共通的思想情感,并用世界通行的交响体裁进行海外传播。另外,大型套曲《丝路追梦》、交响音画《大秦岭》等作品,也都呼应了“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主题。

  创新体裁形式

  展现中国气派

  当下交响乐创作不断创新体裁形式、展现中国气派,并力图用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音乐语言表现重大主题。

  创新体裁形式,旨在打破样式、技法、风格的藩篱,音乐语言不拘一格。例如,张千一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以歌曲《我的祖国》贯穿整部作品并首尾呼应,7个乐章既能单独演奏,合起来又构成一部完整的交响套曲。叶小钢的第五交响曲《鲁迅》不仅呈现出多乐章的套曲结构,还颇具创新意识地将现代技法和传统技术、民族风格和国际化表达有机结合,并通过多媒体多样态的综合性形式予以展示。

  展现中国气派,要体现中国交响乐的民族特性。新时代的中国交响乐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音乐宝库,运用中国传统的和声形态、调性思维、音色手法、结构原则等,使交响乐这一舶来艺术得到本土化改造。优美动听、色彩斑斓的中国传统音调,展现出当下创作者对中国风格的自觉追求。赵麟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将笙、琵琶、二胡、竹笛等中国传统乐器与管弦乐队结合,从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汲取灵感,描绘出新时代的锦绣河山。6个乐章的标题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句,尽显传统文化之美。徐之彤《古道诗情》的音乐素材来自具有浙江地域风格的《采茶舞曲》,表现了当地风光秀丽的绿水青山和生趣盎然的民俗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发展民族化的音乐语言,新时代交响乐显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营造崇高境界

  彰显信仰之美

  交响乐具有结构编制宏大、表现内容丰富、艺术张力强劲、情感意蕴深广等特质,在表现时代生活、人民实践,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凝聚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再加上交响乐常用于大型庆典等特殊场合,自然流露出庄严感和崇高感。

  为了更好地让观众感受交响乐的思想内涵,作曲家会在艺术表达上运用描绘性音乐语言、类比等表现手法,引用大众熟知的旋律音调,塑造具有文学性和象征性的音乐形象,给予听众以有效引导。邹航《山河永定》以号角式的旋律表现新时代脉动,融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主题,折射出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青年作曲家龚天鹏《百年颂》沿袭了严谨的古典交响乐结构形式,采用“初心”主题贯穿全曲,结合人们熟知的革命历史题材音乐旋律,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新时代的交响乐创作如何表达信仰之美?这就需要营造出“崇高”的审美境界。这种“崇高”不仅是美学意义上的崇高,更是革命者、英模人物的崇高气节,是用“雄浑”和“庄重”表现革命英雄主义、表达革命理想信念。于阳《中国颂》的高潮,《东方红》旋律缓缓响起,人们仿佛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光荣和梦想正在新征程中逐步实现,思想情感随之得到升华。交响合唱《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乐队浪潮般奔涌的音流衬托下,合唱以排山倒海的恢弘气势,表达人民群众同心向党的坚定信念。

  中国交响乐正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我们相信,音乐创作者将会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通过动人的音符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作者为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