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在天边,近看在山前,这个藏在中天山褶皱里的村庄,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
从自治区级重点贫困村,成为脱贫攻坚示范村;人们的生活从摆脱贫困,到牛羊满圈、有房有车……这里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和静县额勒再特乌鲁乡察汗乌苏村。
2020年金秋时节,我曾到过察汗乌苏村。那时,察汗乌苏村刚刚摘掉贫困帽子。当我去年7月再次来到这里时,眼前的一切让我陶醉:灿烂的阳光透过门前的杨树,洒下万点金光。宽阔笔直的道路两旁,百日菊、万寿菊开得正艳,姹紫嫣红,蝶飞蜂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整个村子就像是一个偌大的花园。村民幸福的笑脸,就像路边的花儿一样绽放。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空房不见人,风沙舞乾坤”。谁又能想到,昔日的戈壁“孤岛”会变成如今的美丽山村?
这些巨变的背后,是党的富民政策的滋润,是一批又一批驻村工作队的默默付出,是一届又一届第一书记带领着村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不懈努力。
2020年5月,巴州畜牧工作站畜禽改良科副科长纪军来到察汗乌苏村,挑起了第一书记的重担。
纪军面对的课题是: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推进乡村振兴?
一
2007年,为了让我国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生态得以自然恢复,巴州开始推行“人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两年间,将和静县牧区的7个乡镇、583户、约2000名因病、因残、因灾致贫的牧民,先后搬迁安置到莫呼查汗一带,组建了生态移民新村察汗乌苏村。这就是这个新村的来历。
纪军来到村里的第一天,就带着村干部一起入户走访。纪军像是一个谦虚的小学生,无论走到哪儿,都带着本子,把村民们的情况一一记到本子上。一段时间走访下来,纪军摸清了家家户户的底数,对村里的情况有了数。
多少个夜晚,纪军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渐渐地,他有了思路。乡村要振兴,道路要先行。
说干就干。跑项目,要资金。很快资金争取到位,挖掘机、压路机、铺路机来到了村里,沉寂的村庄被各种机器的“大合唱”叫醒了,精神抖擞地迈开了发展的步伐……
机器的“合唱声”填平了坑坑洼洼,变出了5条总计5.2公里长的乡村道路。一条条柏油路铺到了村民们的家门口,也通到了村民们的心坎上。
首战告捷,纪军干劲更足了。细心的纪军发现,村里的自来水水压很小,一问才知道,自来水管线年久失修,三天两头“发脾气”,不是这儿漏水,就是那儿裂管,用水很不稳定。尤其到了冬天,自来水管常常冻住,村民们只能喝井水。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纪军,深知吃水苦的滋味。于是,他横下一条心来,做起了“水文章”。这篇“文章”不简单,难就难在缺资金。
再难也得干!跑项目,要资金,纪军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一项一项落实。很快,哗哗的自来水唱着欢歌进入村民家里。
这还不够,纪军还对村里的电网进行改造。路通了,水通了,电网也改造了,村民的心里亮堂了、温暖了。村民们看到了希望,生活有了奔头,慢慢地有了干劲。
纪军趁热打铁,动员村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美丽庭院建设,曾经脏乱的景象被彻底改变。
二
要富起来,最终还得靠产业。发展什么产业呢?纪军学的是畜牧专业,来到村里,就想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进行牛羊品种改良,推动村里的养殖业发展。
纪军深知,这里的村民对放牧很有情感。但他的品种改良之路,一开始并不顺利。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们养的都是巴音布鲁克羊。这个品种的羊,个头小,圈养成本高,效益不高。
纪军想用杜泊羊跟巴音布鲁克羊杂交,进行品种改良。当他把想法一说,有的人不屑一顾,有的人爱搭不理,有的人当着他的面反对:我们祖祖辈辈养的都是这种羊……
纪军挨家挨户做工作,他把品种改良后的好处掰着手指头向村民们说……有的村民似乎动心了,可决定要进行人工授精改良品种时,还是没有人愿意参加。
纪军没有气馁。说得天花乱坠,不如眼见为实。他找到了时任村委会副主任的哈谢:“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你是村干部,先从你家的羊开始进行改良,所有费用都由畜牧兽医站承担,你看怎么样?”一番劝说,哈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答应了。
可哈谢了解到人工授精的复杂过程后,以嫌抓羊麻烦为由,决定只试20只。
令哈谢没想到的是,试验的20只羊生产出来的羊羔腿长、个大、健壮,长势好,长肉快,5个月就长到了四五十公斤。更让哈谢没想到的是,改良后的一只羊羔卖到了1500元,和原来的品种比,价格翻了一番。第二年,哈谢不用劝,自己就扩大了改良规模。
见哈谢的羊群品种改良后壮大了许多,也挣到了钱,村民们都要进行品种改良。纪军见大家的积极性高涨,高兴地为家家户户的羊群进行了品种改良。
看着村民们养羊增收了,纪军的动力也更足了。羊的品种改良“文章”刚写完,又开始打起牛的“算盘”来。
一天,纪军正在忙活,突然电话响了。接通电话,传来了急切的求助声:“纪书记,我们家的母牛产了牛犊后,站不起来了……”电话是七组村民阿力腾巴特打来的。纪军放下手头的活儿,带着村里防疫站人员赶紧赶往阿力腾巴特家。
来到阿力腾巴特家,纪军一看,母牛是营养不良造成的产后瘫。他们立即给母牛打上了吊针。两三天后,母牛终于站起来了。阿力腾巴特握着纪军的手,感激地说:“太感谢您了,多亏了您及时治疗,要不然母牛和小牛犊都没救了。”在这之前,村里有谁家的牲畜病了,只有听天由命——村里只有防疫员,没有兽医,对牛羊疾病的治疗之类的工作,一直没人能做。
纪军趁机把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告诉了阿力腾巴特:“不用谢我,我们就是为大家增收致富来的。有个事情跟你商量一下,我们想把你发展成村里的养牛示范户,把你家现在养的这几头土牛改良成西门塔尔牛,这种牛产肉多、成长快、效益好,你看行不行?”
阿力腾巴特早就听说村里哈谢家的羊品种改良后效益很好,听纪军这样一说,高兴地回答道:“好啊,好啊。”
一段日子后,阿力腾巴特家的土牛都改良成了西门塔尔牛,数量也从最初的几头发展到三四十头,阿力腾巴特家真正成了养牛示范户。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不少人家都养上了西门塔尔牛,少则三五头,多则四十多头。
三
从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移民到察汗乌苏村,从牧民变农民,人均有7亩土地。可这里是沙土地,特别贫瘠,而且漏水、漏肥,原本不会种庄稼的牧民,有的将土地承包给别人,一亩地只有50元到100元的承包费,有的人则索性弃耕,很多土地闲置多年。
纪军看着周边的乡镇都靠着种植色素辣椒走上了致富路,而这里的村民却迟迟找不到出路,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最初村里能种的土地只有2300多亩,我们大胆尝试,实施沙化土地换土改良工程,垫上了近10厘米厚的土层,有的地方还加入了羊粪。第一年改良了200亩,到了春天,村民还是不敢种,只好找到邻村的种植大户,以很低的价格承包了出去。”那一年,纪军一有时间就跑到地里去看辣椒苗的生长情况。当他看到绿油油的辣椒苗染绿曾经的荒滩时,他的信心也如辣椒苗一样茁壮成长,加大了沙化土地改良的力度,前前后后完成了3300亩土地的改良。
“算是完成了一件为子孙谋幸福的大事。”土地改良后,土地的“身价”由最初的每亩50多元飙升到500元,按人均7亩地计算,仅此一项,人均增收3000余元。
不仅如此,一些原来弃地不种的村民,重新种起了地。闲置了10多年的沙土地变成了村民的“淘宝地”,村民其曼就是“淘宝者”之一。他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致富能手,采用高科技手段、现代化模式种植辣椒,每年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
土地改良后,一些村民还种植了苜蓿,解决了山下羊群冬春季饲草料不足的问题。如此一来,山下的羊群由原来的4月份上山,推迟到6月份上山,在草原放牧的时间缩短到4个多月。这样既减轻了草原的承载量,又为发展农区育肥和产业生态化打下了基础。
这些年,察汗乌苏村坚持绿色发展,按照“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多元化、立体化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鸽子、土鸡、西门塔尔牛等为主的生态特色产业,发展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立体化庭院经济。相继建成了鸡苗孵化散养基地、规模化鸽子养殖合作社、牛羊品种改良示范点,村里的养殖产业风生水起。
2022年,村里的牛羊、土鸡、肉鸽、鸽子蛋、额吉锅盔等特色产业有了很大的起色。纪军想,这些土特产品没有统一的“身份”,辨识度就会大打折扣。于是,村里注册了察汗乌苏标志。该标志由一片土地、两片绿叶、两只手托起的蒙古包组合而成,寓意托起明天的希望。有了统一的“身份”,村里的土特产品借助电商平台和特色产品直营店等线上线下渠道,飞出了天山,飞向了各地,带动许多村民致富增收。
“因为是散养,成本没多少,除去本钱,仅养鸡这一项,每户就有8000块左右的收入,家里的零碎开支就够了。”纪军说,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散养土鸡、鸽子,还养了牛羊,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四
察汗乌苏村虽然已经整体脱贫了,但一些村民返贫的风险很高,比如六组村民恰格德尔,他的腿残疾,干不了重活,孩子还在上学,家里仅靠几亩薄地的流转费和他爱人打工所得维持生活。
在了解到恰格德尔家的情况后,纪军和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商量,开出了巩固的方子:一方面帮助他家发展庭院养殖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帮他开个小商店,每到春种秋收季节,村里来务工的人员很多,这样也可以让恰格德尔家增加一笔收入。
按照开出的方子一项项落实后,恰格德尔干劲倍增,早上天蒙蒙亮就起来,喂羊、喂鸡,还把小商店打理得干净整齐,招徕了不少顾客。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令纪军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激发了村里不少人的干劲。恰格德尔家发生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也触动了他们的心——一个残疾人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打拼,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呢?
我在察汗乌苏村住了一个星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村民们身上的这种动力。村民们早上天还没亮就出门了,晚上天黑透了才回到家,整个村庄白天几乎看不到一个闲人。我要采访一些村民,只有等到他们晚上回来或者抽空才能采访。
纪军兴奋地告诉我,要说村里最大的变化,还是村民们思想上的变化。“以前可不是这样,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村民们没有动力、没有信心,都不愿意干。”纪军说,通过这几年的入户宣传、周一升国旗、组织集体活动等方式,大力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另外还通过农民夜校等方式进行技能培训,一户一策,帮助村民理思路、谋发展,村民们看到了希望,渐渐地有了信心、有了奔头、有了干劲,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五
以前,牧民住在山上,生病了要骑马走一天才能到乡卫生院,看完病当天回不来,还要住一晚。遇到紧急的大病,就医更是不方便。孩子们上学也不方便,学校在乡里,离家很远,孩子们很小就要寄宿在学校。到了周末,家长骑马把孩子接回家。
现在,卫生服务站、学校建到了家门口。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适龄孩子背起书包就可独自去上学。
然而,六组村民盖·巴特尔的女儿萨尔娜身有残疾,对于萨尔娜来说,在家门口度过6年的小学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上初中更是难上加难。难在哪?初中要在和静县城就读,路途遥远,需要住校,而她生活又不能自理,怎么办?
“再难也要上,决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纪军驱车100多公里来到和静县,一连跑了3所学校。当他把萨尔娜的情况告诉学校的负责人后,3所学校的回答如出一辙: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要有人接送、有人照顾、有人陪读。谁来陪读?谁来照顾?萨尔娜的父母都是残疾人,无法为萨尔娜陪读。
有一天,纪军和朋友在电话里聊天时,说出了压在他心上的烦心事,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他——联系巴州特教学校。挂断电话,纪军就拨通了有关负责人员的电话。
几天后,对方打来电话,同意接收萨尔娜到巴州特教学校就读。2021年秋季开学,当纪军和工作队人员驱车200多公里把萨尔娜送到巴州特教学校时,压在纪军心上的那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在萨尔娜走进校园时,纪军拿出手机拍下了一张萨尔娜的背影:她的脚下一片明亮,阳光是那么灿烂,天空是那么湛蓝……
2022年6月中旬,纪军驻村结束回到了单位,还没来得及歇脚,又投入巴州畜牧产业链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不过,他的心还牵挂着村子,常常利用节假日奔赴和静,组织和静农业科技服务团开展畜牧技术培训。2023年,巴州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和静县佳航家庭农场专家服务团成立,他则成了这里的“常客”。
今年3月初,巴州党委组织部开展“以老带新”活动,纪军又回到了察汗乌苏村,与该村两委班子共同为该村今后的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把脉”。在半个多月里,他还忙里偷闲为村民解决养殖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困难。
他说,他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和静县的畜牧业发展献计献策,为巴州的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纪军的话,满含深情。
版式设计:赵偲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