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8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赣江水 赣州城(我与一座城)

刘 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4日   第 20 版)

  江西南边有座城——赣州,别称“虔城”,又称“赣南”,毗邻闽粤。城虽不大,却历经两千多年,底蕴深厚。那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最惦念的地方之一。

  童年的我,随父母来到赣州,那块红色土地养育了我。那儿有红都瑞金、将军县兴国,我常听父亲讲宁都起义、长征出发地的故事,还有一直飘扬在城郊翠微峰上的翠岗红旗的来历。耳濡目染的红色故事,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

  赣州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号称“宝藏城”。作为矿工的孩子,我从小便在矿区周围的山村撒欢。这里的人热情,好客,醇厚的乡风包围着我。离家即为客,客居倍见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我完成了中小学学业。

  对于赣州,我念念不忘的有“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的鬼斧神工,有八境台下的优美风光,还有绵延十里的宋代千年古城墙,以及立在城中心、堪称地标的标准钟,钟声悠扬,激荡我心。

  北上读大学时,留下的是对赣州山水草木和乡友伙伴的深深眷念。读大学后不久,父母调离了赣州,我也就少有回乡的机会。求学之路越来越远,一别十余年,父母再也没回过赣州。

  回江西工作之初,由于交通不便,我极少回赣州。直到京九铁路开通,直到纵横的高速公路延伸到这片老区,回乡的脚步才越来越近,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回乡成了家常便饭。

  母校现在的校长曾是我的师弟,他恨不得带我走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滔滔不绝地同我讲从这里走出去的校友,充满自豪。我却固执地寻找求学的旧迹,数十人一间的宿舍变成了崭新的学生公寓,两层的教学楼长到了八层,露天澡堂早成历史。

  当年的同学带我遍游赣州。滔滔章贡水,巍巍古城墙。章贡两河在这里相拥成赣江,当年唯一的赣州大桥更宽了,如今江上已经有十余座桥了。留下来的古浮桥和桥头泊船卖鱼干的小贩,依然是一道风景,记录着城市的历史,见证了城市的变化。标准钟还在,人们已不再用它来计时,但它却提示着这座城的沧桑。走在古城墙上,眺望八境台、郁孤台下的赣江水,江山如画。

  当年同父母居住过的村落,古树小溪还在,旧屋早成历史,留下的只有老乡的热情,处处一派乡村振兴的火热场景。走完一家又一家,乡亲们端来客家酿豆腐,还有赣南小炒鱼。眼里满是美景,心中全是回忆。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赣州无论城乡,皆换新貌。如今的赣州,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挥别无高铁的历史后,到闽粤的用时缩短至两小时。古城墙边新添了历史文化街区,夜幕降临时,灯火璀璨,越来越多的高楼商场,让古老的标准钟忽然矮了许多。古城区风貌依旧,新城区日新月异,经济开发区红红火火。城中遍布市民公园,现代化的建筑和温馨舒适的小区比比皆是。开阔美丽的南门广场、风姿绰约的城市中央公园、古风遗韵的江南宋城,把小城装点得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农村更是旧貌换新颜。绝对贫困已经成为历史,走在村庄,处处小楼新房,处处欢声笑语,赣州的茶油、脐橙畅销各地。每次返村,村里的雷大爷都会指着屋后那片莲塘和我唠半天。他是我父母的好友,承包这片莲塘已经二十余年,年年丰收的他,盖起了两层小楼。每次,他都要精选最好的莲子送给我,让我带给母亲,说:“带给老姐,对身体好。”我已不能完全听懂方言,但我懂得他真挚的心意。

  数十年前的老同学又聚到了一起,回忆寒窗苦读的日子,说起生活变化,脸上满是幸福。忽地想起上世纪80年代离开赣州时最流行的歌曲:“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踏遍青山人未老,赣南风景独好。江西南边这座城,一片红色基因浸润的土地,一片山清水秀资源富足的土地,一片走向现代化和繁荣的土地……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