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新青年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7月09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在传承发展中华文化过程中展现青春风采(青春之声)

程 龙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09日   第 05 版)

  “非遗+时尚”生成美丽经济,“传统+设计”赋能文创潮牌,“文化+科技”焕发全新活力……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九届文博会上,一系列青春活泼、创意十足的展区受到热捧,许多观众大呼过瘾:“传统文化还可以这样好看又好玩!”这背后是一批热爱传统文化、创新弘扬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潮、创新、科技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充分发挥青春力量,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是当代青年的重要使命。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广大青年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拿起“考古神器”洛阳铲,层层揭秘“考古盲盒”;同三两好友一起围炉煮茶,举杯慢饮;在非遗工坊观摩学习,亲身体验一次老手艺……年轻人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频频相遇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深切共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活力,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惊艳国际交响乐舞台的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刘雯雯,到以《只此青绿》火遍全网的舞蹈演员孟庆旸;从用数字化方式“复活”千年艺术的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到“活化”古村落的青年古建修复工作者,广大青年以热爱为底色,以专业为本色,在传承发展中华文化过程中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真正的文化自信,并不是唯我独尊、盲目排外,而是要秉持开放包容。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的精华,涵养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新时代中国青年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认识世界、融入世界,在对外交流合作中更加理性包容、自信自强。中国青年要在各种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参与全球青年事务治理,积极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交往。广大青年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真正的文化自信,更不是故步自封、简单复古,而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创新是最好的传承,而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呼唤广大青年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青年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青春的动能和活力。

  好风凭借力,正是扬帆时。广大青年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奋发有为,定能为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