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经济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6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治理盐碱耕地 盘活存量土地

山东东营探索节约集约用地

本报记者 肖家鑫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6日   第 10 版)

  “今年的小麦亩产达1000斤,现在大豆、玉米长势也很喜人。”望着绿油油的庄稼,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金丰农场负责人庞增华喜上眉梢。眼前这一大片耕地,曾是重度盐碱的撂荒地,如今已变成稳产增产的粮仓。

  据介绍,东营区实施盐碱地综合利用等耕地保护措施以来,金丰农场流转周边近7000亩农田进行土地改良,种植效益逐年提高。

  金丰农场的变化是东营区耕地保护取得成效的缩影之一。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实施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引进耐盐小麦、耐盐大豆、耐盐高粱等品种,治理盐碱耕地总规模达0.83万亩。

  除了治理盐碱耕地,面对不少废弃油井、闲置厂矿大院,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利用、更高质量的发展?

  在东辛片区城市更新现场,塔吊林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处处废弃的油田厂矿大院。“东辛片区城市更新一次性拆除废弃厂矿大院28处,腾出土地1100亩,为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建设释放更大空间。”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营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成武说。

  作为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东营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力度,加快老城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闲置厂房专项整治等,推动低效用地出清、盘活、提效。近3年,东营区完成再开发利用土地3000余亩,土地供应率保持在85%以上。

  东营市副市长、东营区委书记苟宏水表示,东营区将坚持破解制约和完善机制相结合,用好增量,挖潜存量,进一步探索资源型城市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