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经济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6月2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湖南衡阳高新区探索“园区+高校”联合引才模式

聚人才团队 建创业平台

本报记者 颜 珂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6日   第 10 版)

  洗扫、干扫、喷雾、对冲多功能作业,提前导入高清地图路线实现无人驾驶……这是湖南省衡阳市落地的首个市场化开放式场景智慧环卫项目,由酷哇机器人何弢团队自主打造。该团队深耕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多年,曾研发出具备全路况清扫、智能规划路径功能的无人驾驶扫地车。

  在衡阳,何弢团队有多重身份:团队负责牵头组建南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可使用学校科研资源;衡阳高新区又专门设立酷哇机器人衡阳智能研究院,为团队转化研发成果提供平台。

  “团队进驻衡阳3年多,累计完成投资超3000万元,合作研发的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已在石鼓区全域投入测试,智能网联云平台开始投入使用。”何弢团队相关负责人说。

  衡阳是老工业基地,不沿边、不靠海,在科教、科研等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如何破解“高精尖缺”人才团队引育难的瓶颈?衡阳高新区探索“园区+高校”联合引才模式,通过资源叠加整合,增强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吸引力。

  高校提供科研资源,园区提供成果转化平台。衡阳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高校”联合引才,既能增强高校科研实力,带动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又能为园区导入先进制造业,拉动新兴产业成长。“在这一模式下,引来的人才团队既是科学家,又是创业者,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实现产学研用多赢。”该负责人说。

  通过“园区+高校”联合引才模式,衡阳高新区先后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个,引进关联企业25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家。

  引团队,创新品,辟赛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春熹团队,在光纤陀螺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衡阳市政府牵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衡阳高新区建设北航衡阳产学研中心,团队成员成立的产业化公司累计订单超过1亿元。如今,该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一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的生产建设又将全面落地高新区,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0万轴、产值超过10亿元,进一步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

  目前,衡阳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6家,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亿元,2022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87亿元。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