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5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挖掘机器人产业更大潜力(人民时评)

喻思南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3日   第 05 版)

  实现机器人产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既要补短板也要锻长板,着力拓展机器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焊接0.4毫米的超薄碳钢板,1分钟内码放10箱货物……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十九届天津工博会上,各类工业机器人精彩亮相,展示出超强技术实力。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应用日益广泛,正从汽车制造、金属制品加工等传统领域向新一代半导体等行业延伸。机器人技能也随之“进化”,不只会干搬运等“体力活”,还能做排产、质检等“脑力活”。统计显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应用不断拓展,支撑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机器人产业自身规模并不大,但能量不容小觑。作为生产工具,机器人具有操作精细、稳定等特点,能解决一些生产环节的难题;作为新兴技术载体,机器人是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连接制造业的桥梁。当前,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智能化、网联化、柔性化制造加速推进。发挥好机器人的撬动作用,不仅能让制造业提质增效,还有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为制造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我国机器人产业优势明显。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显示,2021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人超300台,比2012年增长约13倍。同时,一些领域的创新走在世界前列。比如,借助机器视觉技术,给机器人装上“火眼金睛”,引领了工业质检的潮流。我国机器人应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产业自身也存在技术积累不够、基础相对薄弱等不足。实现机器人产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既要补短板也要锻长板,着力拓展机器人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保障供应链自主可控和产业安全。工业机器人中,核心零部件占整机成本的70%以上。近些年,国产机器人攻克了精密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领域的部分难题,产品国产化率逐步提升,但材料研发、加工工艺等依然比较薄弱。由于技术因素,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大多处于行业中低端。此外,在操作系统和相关基础软件上,国产工业机器人起步相对较晚。要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并跑、领跑,必须努力提升机器人核心部件、软件国产化水平,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完善产用协同创新生态,以应用牵引机器人产业创新。深耕优势行业,通过“机器人+应用”带动技术突破、产品升级,是国产机器人发展的重要经验。着眼未来,一方面,应组织好产需精准对接,加快成熟场景普及推广,拓展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需求,推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努力把产业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另一方面,支持用户参与机器人产业链攻关,凝聚各方合力,才能携手开发更先进、适应性更好的产品和方案。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战略主动。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强做优制造业意义重大。聚焦产业链痛点、应用堵点、创新难点,让机器人更好赋能制造业升级,就能更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