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刚过,企盼已久的春意醒来,与人们撞个满怀。那一畦青绿,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春天迎进了小院。
春耕不可迟。小院里过冬的香菜、苔菜、菠菜、蒜苗由黄转绿,韭菜的红芽尖探出绿脑袋,春意萌动了。
太阳像一把剪刀,剪开灰黑色的夜幕,把孕育生命的阳光洒落大地,敞开新的一天。院南的连翘花丛里,成群的麻雀兴奋地飞来飞去,啼鸣声从一根枝条跳跃到另一根枝条。枝条被压弯,瞬即又柔软地回弹,指向辽远的天空。真是一派鸟语花香的热闹景致。
小院紧贴济南菠萝山的山脚,当年我选购时一眼看中。虽然熟土已消失,后来的回填土也被搅拌进碎石块,但经过反复翻刨和改造,添加进有机土和锯屑、河沙,这块土地终于复垦平整、恢复地力。之后,南侧栽了桂花、腊梅和柿树;北侧南北成畦,成为栽种时令蔬菜的小菜园。中间铺上几块红砖为路,便于晾晒衣物,也方便行走。
院虽小,却也是一个世界。喜鹊在邻居家的玉兰树上搭窝,麻雀也来凑热闹,用爪子不停地戳弄新翻的土,机警地寻找食物。刚冒出的菜芽又细又嫩,往往是它们的美食。
这里不仅生长着植物,还有飞鸟和动物,以及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时常见到喜鹊、布谷、白头翁、黑蜂、金蝉、蜻蜓,还有路过的野猫。蚂蚁成群结队游走,只要发现食物,不一会儿就招来黑压压的一大片。还有蚯蚓、螳螂、蛐蛐儿和叫不出名字的小昆虫。众多的生物都在这里栖息、觅食,呈现各自的生命气象和奥妙。这些小生命与院里的蔬菜共享时令的律动,见证一花一苗的成长与欣荣。
种菜的区域是我家的“菜篮子”。白菜、菠菜、辣椒、茄子、黄瓜和西红柿……每样都种一点,只图吃个新鲜。土壤涵养水分差,容易蒸发。遇上下雨,青菜们就张大嘴巴喝个够。我坚持用农家肥,追求绿色生态,纯天然味道。一年四季那一畦畦新鲜蔬菜,直接送达餐桌,又安全又营养。
我父母生前曾数次来我们家短住,把对子女的嘱咐一垄垄栽进菜园里。他们望着绿油油迎风摆动的畦畦青菜,很是高兴。娘叮嘱我:“摘黄瓜、茄子时用力要轻,别把根拽坏了。”
妻子开灶炒菜做饭前,有时会去菜园摘点菜蔬,既享受收割、采摘的乐趣,又图个新鲜劲儿。青绿的时令菜柔软细嫩,从菜园到餐桌也就几分钟,本色不变,味道纯正,清香扑鼻。即使没有鸡鱼肉蛋,那饭菜依然香甜可口。胃能忠实记忆食物的味道,时常把我们带入初尝某种食物时的感觉与场景,让心情再度温暖美好。
刚几岁的小孙女来到菜园地就忙着玩土,跟我学锄草、种菜。她认真学习种小白菜,先蹲下来,用小铲子松松土,挖个小坑,浇上水,再小心翼翼撒上菜种,然后轻轻覆上土。不几天就出苗了,她很得意地对我说:“看,这是我种的菜菜!”因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她很有成就感,吃起来也特别香。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天气预报说近期有雨,我早早到种苗批发市场购买西红柿、辣椒和茄子苗,翻好地,调好畦,再用镢头挖好苗坑,用土固定住苗子,浇上定苗水,黄昏时刻就栽好了。我喜欢在菜园劳动,或松土,或点种,或锄草,或间苗,或补苗,或浇水,或施肥,或捉虫……活动活动筋骨,享受自然幽雅、清新恬静的田园意境。
贫瘠与肥沃,荒芜与繁茂,耕耘与收获,都攥在自己手掌里。耕种之间,情满园,春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