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接过儿子的录取通知书,老周愣住了——“农学?那不还是种田吗?”
这大半辈子,种田的苦,老周算是吃够了、吃伤了。
老周,名叫周永祥,湖北洪湖市戴家场镇罗滩村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过高中,做过民办教师,在这十里八乡算是个文化人。后来兜兜转转还是做了农民,侍弄庄稼几十年,还搞起了养殖。
作为一个“资深农民”,种田的苦,老周再清楚不过了。头顶烈日,膀子被晒得脱皮;抢收抢种,累得直不起腰……这些且不说,单说老天爷忽冷忽热,一夜之间就可能让你颗粒无收,那真是怨天怨地都没用。
于是,老周把毕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和千千万万的父亲一样,他多么希望儿子们能够跳出农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农家的娃娃早当家,两个儿子也很懂事。农忙时节,父母忙“双抢”,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家,七八岁的小家伙们就自己生火煮饭,送饭下田。
大儿子因为小时候身体不好,耽误了学业,后来外出务工去了。小儿子周雷一度成了老周的全部希望。周雷成绩不赖,是老师眼中的好苗子,也是家里的希望。现在倒好,寒窗十年,大学是考上了,学的却还是种地。
对儿子“居然去学农”的不甘,老周从来没有当面说出来过,但儿子周雷分明能感受到。他考上了重点大学,父亲却并没有在村里村外“广而告之”。其实,周雷也心有不甘——高考他的第一志愿是数学,农学是第二志愿,谁知道被录取了第二志愿。
不过,有件事,周雷却在心里打定了主意:既然读了农学,那就好好地读下去。
上学后,周雷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还四处查阅资料、搜集纪录片,他逐渐发现:原来,有的发达国家农业人口不多,粮食产量却很高。而拥有数千年农耕传统的中国,在这方面一度远远落后于人。差距到底在哪儿?周雷认为:差在农业技术上,差在良种选育上。
“一定坚持学农学,即便以后不能干成什么大事,至少可以回家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种田,让父母的日子过好点。”揣着这个朴素的理想,周雷一路坚持,不仅大学学农,硕士、博士阶段也学农。
2010年,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后,周雷进入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工作,专门研究水稻遗传育种。
父亲知道后,只是“哦”了一声。他知道儿子不是传统的种田人,而是搞农业研究的,但他心里一直放不下的是:一年到头,儿子下田的次数比农民都多,晒得比农民还要黑,吃的不还是农民的苦?
二
凭借湖多、水多、鱼虾多等优势,湖北潜江大规模发展小龙虾养殖。在水面养殖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很多农户自发开展稻田养虾。稻田养虾已成为促进当地群众增收的富民产业。
湖北省农科院水稻创新团队负责人游艾青带领周雷等团队成员来到潜江。踏访多个乡镇后,大家驻足在运粮湖一处虾田边,眉头紧蹙,若有所思。
面对当地干部的询问,游艾青直言:“这么多上好的农田,重虾轻稻。往大了说,非粮化不利于粮食安全,往小了说,也给农民带来很大风险,一旦小龙虾行情不好,口粮又没保障,老百姓咋办?”
作为团队骨干的周雷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思考:“能不能既重视养虾,又重视种稻,两者兼顾,安全又增收?”
当地干部道出了实情:养殖小龙虾的稻田不能使用农药,否则虾子会死亡;但不用农药,水稻也抗不了病虫害,产量会很低,同时虾稻田稻秆也容易倒伏。
“如果我们培育出一种能够抗病虫又抗倒伏的稻种呢,老百姓愿意种吗?”
“什么稻种能让老百姓增收,老百姓就喜欢种什么。只是,这想法能不能变成现实?”
“简直是异想天开!”得知儿子的想法,老周气不打一处来,“你种地才几天?你一句话,就想让成千上万的‘老把式’听你的,改变种植模式?你本本分分的,不要瞎指挥。”
在父亲那里被教训,却在领导那里得到肯定。湖北省农科院领导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对周雷等年轻人说:“你们大胆去干,院里全力支持!”
炎热夏季,田里,头顶上阳光炽烈,脚底下水汽蒸腾,周围蚊蝇飞旋,周雷经常得蹲下去集中注意力整穗、去雄、装袋、授粉……一蹲几个小时,一点儿风都没有,有时全身汗透,就像从水里出来。
为了避免中暑,他和团队成员开始向当地农民学习,避开太阳的锋芒,天没亮就下田,中午最热的时候收工,下午三四点钟再去田里。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稻田吗?团队里年轻的博士吴边难忘这样一幅画面:他跟着周雷一起凌晨四点多下田,那时天还没有亮,田野里格外静谧,月光穿透稻秆、稻叶的间隙,铺洒到稻田里,稻子上还有露水。蹲下去采集样本,能感受到稻田里一阵阵温热的气息,每一株稻子好像都会呼吸。继续寻找、采集……冷不丁一抬头,突然间会觉得很刺眼——哦,太阳出来了。
截至目前,该团队已经培育出“E两优263”“亚两优美香新占”等多个抗倒伏、抗病、适合“虾稻共作”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在周雷等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潜江近十万农户在养虾收入之外,又有了虾稻的收入——因为绿色有机且口感好,“潜江虾稻”一度能卖到几十块钱一斤。目前,潜江全市虾稻综合产值超过600亿元,从业人数超过20万人。更可喜的是,如今,“虾稻共作”模式已在湖北全省推广,并辐射至江西、湖南等地。
现在,在一些虾稻共作主产区,不论是当地干部还是种粮群众,一听说周雷他们来了,都热情得很。
三
“香稻?”
“对,香稻,浑身自带香味的水稻,就像花开一样香。”
“胡搞!稻花香里说丰年,‘稻花香’就是米的自然香味,你偏要整个花香味的,谁吃?”
作为一个颇有经验的农民,老周始终认为种粮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没用,他不希望儿子“华而不实”。但是他有所不知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会有不同。市场有需求,研究就有意义。
又是一次次深一脚、浅一脚的“田间寻宝”,又是一个个枯燥的试验研究。周雷和他的团队终于成功培育出一种既可以少施肥,又口感丝滑、自带香味的水稻。大家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华夏香丝”。
“华夏香丝”的特性是要求少施肥。然而在传统认识里,少施肥意味着可能减产减收,因此农户们有顾虑,不敢轻易试种。
“一亩田需要14公斤氮肥,至少12公斤,不能再少了。”湖北天门市渔薪镇种植大户老吴种了半辈子田,是本乡知名的“土专家”。对眼前这个“自以为是”的“做种子的”,他毫不客气:“如果按照你的方法,才施那么点肥,不减产才怪!一茬稻子一年收成,可不敢开玩笑!”
周雷拍着胸脯表态:“参照去年的产量,如果示范田里稻谷减产了,损失的部分我们农科院负责补齐,行不?”见对方不接话,他又补充道:“不管农科院解不解决,如果减产了,你找我周雷,我对你负责。你同意,我们就签合同!”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就试种上吧。
2020年秋天,经历了催芽、播种、育苗、返青、分蘖、抽穗扬花、灌浆等漫长周期后,渔薪镇示范田里的香稻终于进入成熟期。
“怎么样?产量、香味都理想吗?”大家边走边问。
“到了就知道了。”这个老吴,还卖个关子。
在离示范田近百米的地方,一阵清香就悠悠飘来,十分好闻。大家迫不及待地下田,只见稻穗上,一颗颗饱满的稻谷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一串串、一片片,直把稻秆压弯。好一个大丰收!大家兴奋极了!
2022年夏,武汉一度出现极端高温天气。这一年9月16日,在武汉市黄陂区孟巷村“湖北农业科技‘五五’工程示范基地”,放眼望去,200多亩连片的“华夏香丝”,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已然成熟。
经专家和种粮大户现场取样测产,“华夏香丝”实测亩产湿谷1404斤,平均亩产干谷1235斤。这意味着,在长时间极端高温的天气下,周雷团队研制的香稻新种具有高产、多抗性。
武汉某种业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经过3年努力,力争“华夏香丝”种植面积超100万亩,农民年增收3亿元,米企盈利超15亿元。
“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是我国水稻育种领域的一大难题。周雷始终认为,二者一定可以实现平衡和统一,通过培育和改进一个个良种,有望突破这个难题。
四
为了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实现粮食安全,农业专家们奔向了同一个方向——海南南繁基地。
南繁基地也是周雷和团队成员的第二办公区。每年冬天和次年春天,他们会集中来到这里开展研究,时间长达数月之久。沉浸在南繁基地的试验田里,成了周雷他们的日常生活。
在南繁基地,苦和累自不用说,更难的是要承担较大的科研压力。“有时候是自我加压——组织上把科研任务交给自己,怎么能辜负了这份信任呢?”
周雷的儿子生日在4月11日,刚好是他在南繁基地科研最忙的时候。从出生到现在,周雷还没陪孩子过过生日。
大概是前年某一天,也是在南繁基地。正是科研的关键当口,周雷一整天都泡在试验田里。稻田周围,鸣虫叫个不停。这个时候,手机铃声响起。那边传来儿子的声音:“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还没定,正在忙着,先这样哈!”刚挂了,铃声又响起,还是儿子:“爸爸,你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周雷有点急了:“太忙,最近回不去。挂了哈!”
忙完一天,累极的周雷回到宿舍倒头就睡。第二天看到妻子发来的信息:“今天是儿子生日!他很想爸爸!”
一股愧意涌上周雷心头。
但他很快又被自己说服了——就分开几个月,何况还有妈妈陪着他不是?
“到南繁,如闭关。工作上、生活上的很多杂事找不到你了。”在南繁基地,周雷全身心扑到研究上,有更多时间更深入地思考科研问题。比如有关“水稻耐冷基因”的研究思路就是在这里愈发清晰起来。
“低温冷害造成粮食减产”是困扰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的一大难题。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周雷就跟随导师李自超教授攻关,终于在2017年首次成功克隆并解析了水稻生殖生长期耐冷基因CTB4a的分子机制,这一成果宣告了中国在水稻耐冷基因克隆领域的领先地位。
“通俗点说,我们将北方粳稻的耐冷基因,克隆到南方籼稻种子的基因中。再用五年左右时间,水稻就有望从品种上解决低温减产的问题了。这样我们国家就不用再担心低温带来的粮食风险,老百姓也不会遇到低温年景就减产乃至绝收了。”周雷的讲解让人振奋。
经过10多年艰苦努力,如今,周雷和团队育成的“鄂中5号”“广两优272”“巨2优60”等优质水稻新品种,已累计推广5000多万亩,累计增产粮食超过30亿斤。
2022年5月初,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水稻党支部书记、水稻杂优研究室主任周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面对荣誉,周雷越来越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不再“只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为“中国碗”装满“中国稻”增添底气,为“中国稻”装上“中国芯”不遗余力,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应该坚定这样一种信念!
为彰显对青年科学家的器重,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相关负责人致电周雷父亲,专门道贺。
“他做了什么成绩,得到这么高的荣誉?”
“他和团队培育良种,为国家粮食增产30亿斤。”
“30亿斤?”
“对,相当于你们洪湖全市70万人口大约10年的大米口粮。”
“好小子!没想到种田还真种出了点名堂!当然,主要是你们领导得好!”
“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您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农业科学家!”
载誉归来,周雷把荣誉奖章拍照发给父亲。很快,那头发来一行字——准确地说,是“知道了”三个字,加上一个“大拇指”表情。
看到这个“大拇指”,周雷心头一热,百感交集。他不禁顺手抱起儿子,还要带儿子下馆子。
“爸爸、爸爸,你怎么这么高兴?”
“嘿嘿!我的爸爸表扬了你的爸爸,咱爷俩一起高兴高兴,好不?”
版式设计:沈亦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