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产经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22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扎根非遗 传承创新

小毛巾“染”出新商机(新视点)

本报记者 邱超奕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2日   第 18 版)

  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今年央视春晚上,5种中国传统色大放异彩。从自然万物中提色、染色,便是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草木染。

  “这条毛巾就使用了草木染工艺,用板蓝根的叶子染色而成,纯天然、不伤肤,能直接给婴儿用。”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非遗传承人、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海涛忙得不可开交。他带来的草木染毛巾,颜色柔和,质地柔软。扫描毛巾上的二维码,手机上还能播放北方昆曲。

  作为运用天然植物色素染色的传统工艺,草木染可谓绿色印染。黄栌枝可以染黄色、茜草可以染粉色、菘蓝(板蓝根)可以染蓝色,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指的就是蓝染的过程。

  “原料虽普通,工艺却不简单,草木染包括采收、发酵、沉淀、染色、晾晒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都讲究不同手法,仅染色就可分为冷染、热染、柿染等多种方式。”谈及草木染的开发,田海涛如数家珍,草木染已经应用于毛巾、床单、浴衣等众多产品,“尽管价格比普通产品贵一倍,但销路不错,我们公司光是草木染毛巾一年就卖出十几万条。”

  田海涛来自河北省高阳县,这里民间染织技艺已传承400多年。如今,全国每3条毛巾就有1条出自这里,并积淀形成了“草木染”等10多项省市级非遗项目。多年来,像田海涛这样的非遗传承人一直致力于保护扎根民间、出自乡土的传统纺织技艺,他们走村入户寻访老艺人,跑遍各地收集老织机。“光是口述笔记我就记了几大本。”随着了解深入,田海涛既领略到纺织非遗的深厚魅力,也深感非遗保护迫在眉睫,“一些农村老手艺正逐步消亡,亟须像找拼图一样抓紧补上。更严重的是人才‘断档’风险,学习古法漫长而枯燥,能坚持热爱并投身其中的年轻人很少。”

  为增强纺织非遗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高阳县专门设立非遗体验馆、纺织博物馆,深入挖掘纺织非遗文化。“我们还开展非遗入校园活动,在试点小学定期开课,培养孩子们对非遗的兴趣。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河北大学等部门和机构合作,提升非遗产品创新发展能力。”高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小会说。

  “高阳的探索和实践,在纺织非遗保护和发展工作中具有典型性。”第六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执行主席孙淮滨说,非遗产业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小、布局分散、销售渠道少、后继乏人等问题。纺织非遗要想焕发生机、发扬光大,关键要解决人才、资金、市场从哪儿来的问题,“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机遇,我们将与相关部门和业内机构紧密合作,投入更多行业资源并设立更多试点探索,共同构建纺织非遗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圈。”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