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国际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锡瓦绿洲(旅人心语)

黄培昭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13日   第 17 版)

  透过椰枣树翠绿枝叶的罅隙,夕阳将余晖铺洒到波平如镜的泉水上。这眼清澈纯净的泉水,名曰“克利奥佩特拉泉”,它以埃及末代女王的名字而命名。

  这里是锡瓦,埃及最西部的边陲小镇,远离首都开罗,距离邻国利比亚仅有50公里。站在建于13世纪的锡瓦沙利古堡废墟上向外望,在四周漫漫沙漠的包围中,数百万棵椰枣树和橄榄树撑起了蔚为壮观的绿色屏障。大大小小上千口从地下汩汩涌出的澄澈泉水,又浇灌出大片富庶的农田和花草植物,令小镇宛若镶嵌在埃及西部沙漠腹地的璀璨明珠,真可谓“沙漠绿洲”。

  在古埃及语中,锡瓦意为“椰枣林之地”。这里有如此多的椰枣树,或高或低,品种各异,一棵紧挨一棵,如同卫兵一样巍然屹立,护佑锡瓦不受沙漠狂风的侵袭。埃及作家巴哈·塔希尔写过一部以锡瓦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日落绿洲》,荣获首届“阿拉伯国际小说奖”。这里的椰枣树,在塔希尔笔下被细腻地描述着:“进入锡瓦绿洲的第一刻,我的目光便立刻被一口口泉眼边葱绿茂密的椰枣树所深深吸引了。的确,我先前看见过椰枣树潜入湖中,湖面上只浮现出树尖的倒影;而现在,我们登高远眺,目及之处,满眼苍翠,一眼望不到边的椰枣树叶构成了如织的森林,墨绿色的椰枣林海波涛翻滚,锡瓦小镇像个岛屿般从林海中拔地而起,灰色的墙壁和褐色的民宅矗立在一个金字塔形的高坡上……”

  锡瓦不但自然景观优美,而且历史悠久,留下了许多历史故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锡瓦绿洲就已赫赫有名。据记载,除了古埃及国王在这里留下文化印迹,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也曾于公元前331年克服沙尘暴、高温、缺水和食品匮乏等重重困难,依靠天上飞鸟指引方向,最终抵达锡瓦,据说得到了“合法”统治埃及的神谕。又据说,波斯王冈比西斯二世征服埃及后,却想去锡瓦焚毁神谕之所,在途中遭遇罕见的沙尘暴,昏天暗地之中,5万精兵强将竟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历史未解之谜。

  今天的锡瓦,生活着两万多人口。90%以上的居民是柏柏尔人,他们大多内敛腼腆、淳朴敦厚。除阿拉伯语,他们还使用古老且鲜为人知的西威语,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柏柏尔文化。今天,锡瓦居民仍用当地的盐湖泥土和椰枣树叶盖房子,房间里悬挂或铺置着手工制作的各类地毯,以及当地妇女构思巧妙的各类编织物。位于小镇中心的锡瓦民居博物馆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银饰、乐器、婚纱服饰和陶制物品,这些制作精良的手工艺品生动展示着独有的工艺传统和文化特色。

  落日时分,锡瓦彩霞满天,原本并不喧嚣的小镇愈发静谧。一泓泓泉水和镇外的盐湖,都在夕阳的余晖里泛着金色波光。田里劳作了一天的居民或骑着毛驴,或坐着驴车,怡然自得地归返家中。少顷,土房农舍渐次飘出缕缕炊烟,那是生活的况味。

  此刻,时间与周遭的空气仿佛静止。锡瓦是金字塔、尼罗河、现代都市开罗之外,埃及诗意的另一面。这里,漫漫黄沙隔绝了世间侵扰,却掩盖不住苍翠绿洲的蓬勃生机。金黄与葱绿相得益彰,荒漠与丰饶形成对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赞叹。

  “城镇是有灵魂的,而锡瓦的灵魂是善良、神秘和慈母般的。一旦你踏上锡瓦的土地,就会感受到这座小镇用它温煦的阳光裹挟你,用它的热情好客拥抱你,用它的宽广胸襟平息你内心汹涌芜杂的情感波澜……”《今日埃及》杂志在一篇有关锡瓦的文章中这样写道。的确,锡瓦就是这样一座小镇,它摇曳多姿的美景、浓郁醇厚的人文气息和悠然自得的田园风情,正触碰到当代都市人心中柔软的部分,自然令人流连忘返。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