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诗意水峪村

李青松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4日   第 08 版)

  北京平谷区金海湖镇内,有一个充满诗意的村庄,叫水峪村。

  在这里,水是如此的丰沛,甚至连名字都溢出了水。何谓峪?两山夹一谷。水峪,即为有水流淌的山谷。水峪村不算大,有342户人家、1113口人。

  仰观之,村庄往上是一道水坝,拦住了整日哗哗流淌的水流。水坝的功能除了蓄水防洪之外,还可以“叫水”——用水泵从水库提水上山,浇灌山上的旱田。水库上游还有两个水塘,呈狭长形状,塘里鱼虾蟹甚多。晌午阳光饱满时,池塘热闹欢腾,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

  村里大坝底端有一眼山泉,名曰水泉。咕嘟咕嘟,泉水欢涌,四季不歇。村民说,泉底下的水脉通着金海湖呢。湖水满盈时,泉水冲劲儿就特别猛。

  我在水峪村见到了现在的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李富东。李富东是一名80后,大学毕业后回到了村里。2015年,李富东担任村支书,上任后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造地”,造可利用的耕地。过去,水峪村多荒山、荒地、荒坡,人均不到4分耕地。李富东从平谷区争取到“农发项目”,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治理,挖掘机开上山,打坝、挖渠、整地,用了4个月时间,造出可利用耕地2000亩。从此,水峪村的可利用空间拓展了许多。

  第二件事是“改水”。家家户户的“上水”和“下水”,各走各的管道。在村西头建了一个污水处理池,统一处理污水,使其达到中水标准,实现再利用。这样,村民用水变得干净卫生,过去脏乱的状况彻底改变。

  第三件事是发展特色种植业。历史上,水峪村是有名的大枣之乡。若干年前,村委会决定,用组织培养技术和嫁接技术将野生酸枣驯化,培育大枣新品种——盘枣。现在村里继续大力种植大枣。经过一番培育,如今水峪的新一代枣树已经进入盛果期,连年丰产,颗颗饱满,又甜又脆。深秋,打枣的季节一到,枣园里激荡着欢声笑语。

  除了种大枣,他们还种核桃、种板栗、种辣椒……光是“小米辣”就种了100亩,每年给水峪村带来40万元的收益,种辣椒的村民个个眉开眼笑。

  这三件大事办成后,村民为李富东竖起了大拇指。产业有了,接下来就是美化环境。在村容村貌方面,李富东也有自己的想法——把村里那条狭长的水沟种上莲荷。如此一来,既能净化水质,又可美化环境。

  村子北面有一座古观,名叫云祥观。古观院落里有4株古树,树龄已有500多年了。古观前院的两株古树是国槐,后院的两株,一为油松,一为侧柏。4株古树各具形态——斜松直柏并肩槐。许多人来水峪村,必进云祥观院落里看这4株古树。

  我走进云祥观时,恰好见到了一地槐花。满地的槐花如同清晨刚刚下过的一场雪,弥漫着芳香。一个穿花裙子的小女孩正轻轻扫着槐花。“喳喳喳”,一只喜鹊飞来,落在槐枝上,一跳一跳,槐花便扑簌簌雪花般落在地上,落在小女孩的肩上、头上。小女孩轻轻抖了抖,看着喜鹊,笑意盈盈……

  眼前的场景,让我沉醉。诗意的水峪村,让人流连忘返。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