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9月14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深海圆梦(逐梦)

要雪峥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4日   第 20 版)

  图为“深海一号”生产平台屹立在大海之上。
  韩 庆摄

  “深海一号”平台作业人员正在巡检。
  要雪峥摄

  “深海一号”中控室人员作业(右二为雷亚飞)。
  李彦昭摄

  2022年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了解海洋观测设备与信息服务系统研发应用情况,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前方工作人员向总书记汇报了一线工作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嘱咐他们注意安全、保重身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深海一号”,是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在这里,埋藏亿万年的天然气经处理达标后,涌向粤港琼等地的千家万户。

  海南岛东南方向,海深超过1500米。幽深寒冷的水下世界里,11棵方形的水下采气树分布在东西跨度50公里的海底,于错综复杂的管线丛林间,反射出一道道微弱的黄光。看不见的地方,源源不断的天然气,正在压力作用下奔涌而出。

  向上,再向上,冲破海平面。那里,一座橙黄色的钢铁浮城赫然屹立。这个面积堪比两个标准足球场、足足40层楼高的“机器岛”,就是“深海一号”生产平台,它是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在这座孤岛般的“海上工厂”里,工作、生活着的是海洋石油人。在这里,他们经受着潮湿、高温、台风、寂寞等多种考验。他们的故事虽不为很多人所知,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脚下的柏油马路、车用的油、灶台的火、制衣的化纤,甚而小到口罩里的那层熔喷布……都可能跟他们有关。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人探索深海的故事。要讲清这背后的深海圆梦之旅,需将时光回溯至8年前。

  一

  在工程师李达的办公桌旁,贴着一张案例对比图,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世界上各个深水油气田所采用浮体的详细信息。这些国外深水项目的开发方式,李达已经钻研过无数遍。8年前绞尽脑汁论证“深海一号”设计方案的可能性时,他在这张图前一站就是许久。

  2014年,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在深水自营勘探发现高产大气田。但是,当时国内尚无独立开发的成熟技术和经验。

  这样一个高产大气田,怎么采?用什么采?建造中国人自己的深水油气开采平台,迫在眉睫。

  作为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能手、浮体技术的青年骨干,彼时刚刚30岁出头的李达跃跃欲试——“我们可以试试!”

  这是一个既产气又产油的大气田。气多油少的情况下,新建一条输油管线的成本实在过高。“能不能将产出的凝析油先储存在平台的立柱里?”李达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两年后,一座半潜式浮式平台设计方案横空出世。借助“保温瓶内胆”的理念,“深海一号”平台下部船体采用全球首创的立柱储油技术,在立柱中设置了4个巨大的凝析油舱。这一方案震惊了国外同行。这也意味着,“深海一号”将由中国人主导设计、自主建造,采用中国标准来开发运营。

  平台确定选型只是第一步,等待他们的是海量的计算验证和基础设计研究。

  2017年6月,李达和团队远赴国外,与行业内的国际一流团队进行联合设计。尽管都是精兵强将,但缺乏深水经验的中国设计者还是感觉到了差距。

  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和时间非常宝贵。作为船体设计负责人的李达定下一条规矩:每天工作12小时,一周6天。其实不用他规定,大家都在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一天工作时间往往达到十六七个小时。

  李达忘不了那一天。2017年8月,百年不遇的飓风卷着大雨袭来,公寓一层被洪水淹没。大家带着工作电脑和设计资料紧急撤离。项目组成员暂住在当地人家中。条件有限,七八个人只能挤在一个房间打地铺。即便这个时候,他们也不放松工作,各自缩在房间的角落里办公。工作强度也丝毫没有降低。李达仍然习惯睡前把要计算的参数导入电脑,半夜爬起来检查一次,这样连睡觉的时间也不浪费。

  5年过去了,再次谈起那段艰难的日子,这群年轻的工程师依然记忆犹新。他们忘不了当时流下的汗、流过的泪,他们脆弱过,但最终挺了过来。

  2018年初,“深海一号”基础设计顺利通过审查,开创了3项世界首创、13项国内首创技术。多个“首创”的背后,是这些年轻科研人的坚持,这是一群永不放弃的追梦人。        

  二

  2021年6月初。穿着红色工服的侯静,站在正在南海西部海域作业的工程船“海洋石油287”甲板上。彼时,“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投产在即。

  在同事们的口中,她是“侯姐”,是“巾帼指挥官”。

  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是一场漫长的多工种接力赛。但也不乏像侯静这样的人——不断切换角色,一路参与项目进程。

  2015年初,侯静加入“深海一号”前期研究项目组。2018年,她又被任命为“深海一号”开发工程项目组深水管缆部经理,全面参与后续建造、施工和调试工作。

  为了满足“深海一号”生产平台“30年不回坞”的高质量设计标准,侯静和团队成员开始研究生产平台配套的钢悬链立管。最初,购买是最简单的办法。然而在进行技术性谈判时,对方强硬的态度令谈判陷入僵局。

  2019年夏的一天,下班后的侯静拨通了项目经理尤学刚的电话。电话里,侯静第一次提出钢悬链立管国产化的设想。

  “你觉得能不能做出来?需要多少钱?如果做不出来,会有什么后果?怎么解决?”

  “我觉得没问题。”侯静一股脑儿把自己的想法方案和盘托出。

  刚说完,电话那头传来3个字:“那就干!”

  此后,侯静和团队成员联合国内供货商,对管材开展研究、分析和试制。2021年5月,6条钢悬链立管铺设作业顺利完成,国产钢悬链立管在“深海一号”成功应用,节省费用约2000万元。

  从2020年海上作业开始,侯静一直驻扎在海上施工一线,安排着每条作业船的档期和施工内容。她的办公桌上铺着笔记本、文具和一沓厚厚的“工作日历”,上面手抄着各种参数、时间轴、简图和日报关键事项,日历格子里挤着米粒大的字,那是海域里各作业船舶的当日动态。

  2020年10月初,侯静和团队成员在海上遭遇难关:一次作业时突遇海底阀门无法密封,而此时台风即将到来。如果在台风到来之前不能恢复阀门功能,那么将有安全风险和失控的可能。

  大家抓紧时间查阅资料、回顾作业过程,一步步梳理解决方案。海况越来越不平静,他们干一会儿停一会儿,前后经过80多个小时的尝试,终于恢复了阀门功能。平时只要半个小时就能收上来的潜钟,那天用了一个半小时。等他们撤离的时候,现场已经是9级风。

  “深海一号”投产当天,侯静和团队成员在平台南面1公里处的“海洋石油287”上待命。作业船时远时近,默默地守护着“深海一号”平台。

  三

  和侯静一样,雷亚飞很早就接触到“深海一号”的前期研究审查工作,并作为生产准备组成员与开发工程团队一路南下,经历了从北京、天津、青岛、海阳、烟台到南海长达5年的漫漫征途。

  2021年6月25日,这位气田总监在现场通过对讲机启动投产操作流程。70多米的火炬臂喷射出熊熊火焰,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

  开发生产团队——这支由92人组成、35岁以下成员占比超过七成的团队,从设计建造者手中接过“深海一号”,接力守护这项“大国重器”。

  一大早,雷亚飞照例来到中控室。不一会儿,整整齐齐围了两圈的凳子,就被身穿橙色工服的同事们坐满。

  海上没有星期天。7点半,早班会正式开始。负责工艺、水下、机械、电气、仪表、动力六大板块的主操,详细汇报着当天的工作计划。“遇到问题除了对照操作手册,也要懂得变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雷亚飞边听边叮嘱。

  维修监督宋金龙坐在靠近中控室门口的位置,耳里听着各路工种的反馈,表情若有所思。

  宋金龙是仪表专业出身,接手维修监督这个岗位并不容易。“总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成体系。投产那时候大家都有一腔热情把这个事干成,但进入生产状态以后就不能只靠热情了。”

  投产的日子如同一声发令哨,开启了新的征途。“深海一号”投产第一天,现场团队就马上投入到艰难的开井作业中。

  海洋石油因为隔了一层厚厚的水,油气开采的难度呈指数级增加。深埋地层的油、气、水等混合物,要通过水下管汇、跨接管和海底管线抵达生产平台。漫长的深海旅程中,管道内的蜡和沥青质沉积、水合物等都会造成流动障碍,使管道不通。而保障管路系统流动安全的成熟技术措施,一直被少数发达国家掌握。

  由于一开始对水下流动性保障认识不到位,前两口井开得都不太顺利。大家好不容易调整完后续开井工艺,大气田又频繁受到段塞流影响……未知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冒出来。这些海洋石油人虽久经考验,最初却仍有些不知所措,按思维惯性寻求帮助:联系设备厂家优化?寻求外部资源和专家的支持?

  “我们也是后来慢慢转变过来的。作为自营超深水大气田的第一任开发者,我们要尽可能做问题的终结者,而不是传递者。”宋金龙笑说:“我现在有些专业问题都敢‘挑战’总监了!”

  那一头,雷亚飞乐见“挑战”:“这说明大家在思考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很自信,这没什么难的!”

  年轻人在历练中快速成长着,他们与深海一再交手又彼此成就。这支团队在油田运维管理过程中不断优化流程参数,持续攻克水下技术壁垒,一点点摸索着高产与稳产之间的最优解。

  今年6月25日,“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投产一周年,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20亿立方米,累计外输凝析油超过20万立方米,成为我国“由海向陆”保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的主力气田。

  四

  早上4点50分,迎来日出时刻。

  海风将流动着的云扯出墨迹似的水平线。初升的太阳,为一切镶上金边。

  一同镀上金光的还有南海。电气主操朱华跑上直升机甲板,摆弄着自己的新无人机。只要天气好,他都会趁着日出和日落的时候飞上一会儿,记录下“深海一号”的模样。从正上方俯拍,镜头里的“深海一号”生产平台方方正正,四角探出的立柱顶部,16组锚链呈现着对称美。

  “德兆德兆,深海一号,帮我看一下风向风速阵风浪高。”

  “风向190,偏南风,风速8米/秒,浪高1.5米。”

  几公里外的守护船“德兆”像往常一样报告着实时天气信息。

  机械主操郭明乐习惯把对讲机放在床头,这样可以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平台上有200余台泵、20余台压缩机和近3000个大阀门,保证这些设备24小时正常运转,是郭明乐和机械团队的头等大事。每天早上7点,他们会准时出现在甲板上,分成几个小组,轮班开启一天12小时的常规巡检和维修。

  6月的南海,白天里热气穿透甲板。推开厚重的生活楼外门,从5楼下到1楼,工服已经湿了一半。即使这样,为了安全生产,平台上的所有工人进入生产区前,都必须着连体长袖工服、高筒皮质工鞋,并佩戴安全帽、护目镜、耳塞和手套。几个小时下来,非常考验人的体力和意志力。

  手机是不可能带在身边的。气平台对防静电要求很高,任何电子产品都可能带来隐患。只有下班回到生活楼,他们才能赶紧掏出手机与家人联系。平台上手机信号极易受天气影响,信号不好的时候,郭明乐就一遍遍翻看手机相册里孩子的视频。缺席儿女的成长,是很多常年出海的海洋石油人必须面对的遗憾。

  好在,这是一个温暖又接地气的团队。从总监到工程师到初出茅庐的操作工,无不葆有一份淳朴和务实。大家一起熬最深的夜、闯最难的关、看最美的海。

  夜幕降临,5层高的生活楼灯火通明:有人洗去一身的疲惫,晾上了工服;有人穿好工服、工鞋,戴上安全帽,动身前往夜班岗位;有人和家人通上了话;有人和身边同事聊起白天操作时遇到的难题……

  此刻,夜空寂静,海风阵阵,起伏的海面是如此的辽阔,涌动着中国海洋石油人征战大海的梦想与豪情!

  

  版式设计:赵偲汝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