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模具实训室里,依然灯火通明。为了让一个模具工件的抛光达到镜面效果,实训教师何英豪正手把手指导学生。
“这一步需要纯手工完成,狭窄的角落也不能忽视。”何英豪叮嘱学生。
实训室里闷热得很,汗水一滴一滴落下来。但他们毫不在意,似乎已忘记这是在7月的夏夜里。
模具使用的材料是“45号钢”,硬度不算高。抛光不仅讲究方法,更需要耐心细致、控制好时间。在学习初期,学生对抛光没有概念,手法生疏,这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慢慢提高。
先用油石把模具成型面的机床加工痕迹处理掉,然后用砂纸打磨,用羊毛球上光,最后清洗收光。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一边观察,一边操作。
一次操作,需要两个小时;而手法训练,一般需要两年时间。
打磨抛光,只是模具制造这一行里的一个小步骤,但它是每一个从事这一行当的工匠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要运用得娴熟,不是一件易事。
“看起来越是简单的事,要做好,反而越是不容易。”何英豪说:“我们这一行,容不得一点浮躁。只有把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地完成好,才算是合格的工匠。”
一
“你真的想好了要去上技师学院?”父亲问他。
“想好了。”何英豪说。
“你能耐得住性子吗?”
“爸爸,你做的事情不就是这样吗?我在你的车间都体验过了。”
何小刚笑了。他是浙江宁波一家汽车部件公司的数控车间主任。几年前,因为技术过硬,他获得宁波市镇海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工技术能手”的称号。
何英豪1998年出生。初二那年暑假,因为担心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不安全,父亲何小刚把他带到了车间。
起先是想让他在一旁写写暑假作业,没想到何英豪对机床感兴趣,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好奇心强的他还拉住老师傅问这问那。
这是一个生产汽车部件的工厂。对于初次接触工厂环境的何英豪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在老师傅的带领下,何英豪很快学会了一些简单操作。
何小刚见儿子感兴趣,干脆就教他操作机床,制作简单的小零件。其中有一个零件,是柴油发动机中的“惰齿轮轴”。看着巨大的钢铁机器,在自己的亲手操作下做出一个零件,何英豪兴奋不已。
然而,一段时间后,最初的新鲜感慢慢消失了,何英豪开始觉得工厂环境有点枯燥。可他也发现,每一次下班,父亲都走得很晚。当其他工人离开车间后,父亲还在逐一检查生产的零件,如果机床打扫得不干净,他会重新打扫和整理。
这个细节让何英豪很感动:“我才来了一个多月,就觉得枯燥了。父亲做了十几年,还这样尽职尽责。”他感到,自己要向父亲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2001年,何小刚从湖南邵阳来到宁波打工。一无文凭、二无技术的他,凭着勤奋好学,成了技术能手。当时,厂里派何小刚参加镇海区职工技能大赛,他获得数控机床项目的三等奖。第二次参加技能大赛,何小刚不负众望,斩获“技术能手”称号。后来,他又通过考试,捧回制图员、数控车工的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
2014年,何英豪初中毕业。人生的关口处,一道选择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到底是读高中考大学呢,还是去技师学院学一门技术?
只有16岁的何英豪,没有想太多,就选择了就读技师学院。理由很简单,浙江是制造业大省,宁波到处都是机械五金工厂,学模具设计与制造这个专业,将来会有用武之地。
更重要的是,他从父亲身上看到:做一名工匠,对国家和社会是有贡献的。无论从事什么工种,只要认准一件事,干一辈子,千锤百炼钻下去,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成绩。
二
当下人们生活中的用品,大部分都离不开模具,从最简单的脸盆、冰箱、电脑、打印机,到汽车和摩托车发动机的金属外罩,都是用模具做出来的。生产一台汽车,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模具大约两万个。
那么,模具本身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拿到一个产品的图纸,需要用逆向思维去推导和设计能做出这个产品的模具。先用软件设计,再用毛坯料加工。这里所涉及的工序很多,大致有车、铣、热处理、线切割、激光刻字、抛光等等。
何英豪开始频繁地跟模具打交道。他学得很认真,但偶尔也会觉得,这个工作每天就是把模具摆弄来、摆弄去,似乎有点儿沉闷。
有一次,何英豪回家休假。饭桌上,父母亲聊到了当初父亲刚到宁波时没找到工作,在街头彷徨的往事。何小刚深有感触地说:“只要踏踏实实学习,踏踏实实做事,是金子一定会发光的。”
这句话给何英豪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每每对自己的选择有点动摇的时候,或者是有点心浮气躁的时候,何英豪都会想到这句话,想到父亲的经历。他对自己说,要沉住气,要耐得住寂寞,要把手艺练好,这是最重要的。
技师学院曾有两名优秀的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的全国选拔赛中脱颖而出,这件事点燃了何英豪心中的梦想。他决定报名参加学校的竞赛小组,他更想进入国家集训队实训学习。
世界技能大赛的实训过程,就是一名优秀工匠的“炼”成过程。第一步是看图纸、画图纸;第二步是对着图纸独立实训、找出问题、总结分析;第三步要训练出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
如果是在工厂里,工人只要负责自己岗位的工作即可——制图的只负责画图,数控加工的只负责加工,抛光的只负责抛光……但是,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就等于要做一名“全能型选手”,整个环节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个人独立完成,每一步都要求极高。
经过选拔,何英豪如愿以偿进入了国家集训队实训学习。每一天,他都把时间花在实训室里。每个周末,他只在周五晚上回一次家,第二天又返回集训队,继续训练。就连节假日,他也放弃了旅行与休闲,每天都是高强度的训练,结束后还要和小组成员分析当天出现的问题。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年半时间。
正是在这样的训练中,何英豪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父亲了。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有时候他会待在机床边,从早上一直到深夜。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认真地、缜密地去解决。有时候,他会想起在父亲车间里看到的那幕场景:所有人都下班回家了,父亲还在慢慢地检查车间,用目光抚摸每一台沉默的机床。
三
2018年,何英豪在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夺得第五名的佳绩。次年,他来到台州黄岩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任教,成了一名模具实训指导教师。
黄岩是台州的老工业基地,模具产业发达,被誉为“中国模具之乡”。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进步,模具制造的工艺也在不断提升。在智能模具小镇,聚集着大大小小上百家模具企业。汽车模具、微发泡大型模具等各种模具,这里一应俱全。
2020年,何英豪参加浙江省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此后,他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授予“浙江省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
成为模具实训教师后,何英豪开始培养更多的年轻工匠。通过两年多的训练,他的学生孙嘉成、管邵惠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两人毕业后,一人到黄岩当地的模具企业工作,成为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另一人进入上海一家航空航天公司,参与火箭制造的阀门零件检测工作。这两年,何英豪指导的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上频频获奖,他自己也被竞赛组委会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何英豪明白,学生们终究都要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服务。因此,他主动与企业联系,了解行业对技能的要求。利用周末,他去黄岩当地的模具厂参观学习,与企业师傅沟通交流,把社会需求对接到校内教学上来。
制造业如何面向未来,是何英豪经常与学生们一起交流的话题。他说:“我们国家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无数的工匠,尤其是高技能人才。舞台很广阔,关键是要有工匠精神,脑子里的观念要新,手头上的技术要硬。”
建大桥,造火箭,什么样的大工程,都离不开一个个小零件。只有把每一个小小的部件做好了,才能支撑起一座大桥、一枚火箭。父亲跟何英豪说过的那句话,他一直记在心里,现在,又讲给他的学生们听。
这个暑假,何英豪陪着学生们一起,把时间全都泡在模具实训场地。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汗水落在机床上。正在打磨的模具像镜子一样闪闪发光,映照出几张年轻的脸庞……
制图:汪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