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8月13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永丰村里稻谷香(逐梦)

沈荣均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13日   第 08 版)

  图为永丰村“一心”农机合作社高标准稻田景观。
  王元威供图

  王元威在查看稻子长势。
  沈荣均摄

  永丰村村头农家院落壁画《禾下乘凉梦》。
  沈荣均摄

  2022年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调研。总书记走进试验田,察看水稻长势。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永丰村给种粮人鼓劲,让乡亲们倍感欢欣鼓舞,让永丰村的种粮大户王元威更加信心百倍。王元威说,看来,自己当初选择当稻农这条路走对了。很快,王元威和自己的“参谋”——四川农业大学的马均教授碰面,商量如何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两人一致认为,一要抓良田,合作社的粮田就只能种粮,还要扩大流转面积,继续改良田壤,从粮田数量上的“多”,来保证粮食安全;二要抓技术,优选品种,绿色防控,生态植保,安全收存,从产量的“高”和产品的“好”,来保证粮食安全。

  十多天后的6月25日,我在永丰村见到了王元威。尽管只是第一次见面,但从王元威清晰的叙述中,我明显感受到,他和他的“一心”农机合作社信心十足。

  站在永丰村村头那幅写着“禾下乘凉梦”几个大字的壁画前,王元威向我讲述起袁隆平先生的“禾下乘凉梦”——十里荷香,百里蛙鸣,稻禾长得有高粱那么高。袁老是王元威的偶像,他愿意像袁老那样,一辈子都为水稻丰收而忙碌。

  随后,王元威带我来到了夹在高速公路和高铁铁轨之间的那片稻田。眼前的情景与那幅画上的内容是那么贴合。此刻,禾苗正使着劲地拔节孕穗。夏日的骄阳与田壤水肥合作,等待水稻孕育出金子般的光泽。

  王元威的水稻田,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不仅是指总规模,也不光是整齐划一的方阵。望着阡陌纵横,令我惊讶的是,并没有看见打药施肥的农人。稻田里,没有想象中的人与牛,以及该有的农具标配。我向王元威说起自己记忆中的农忙。听了我的讲述,他笑了。接着,带我参观了他的“一心”农机合作社厂区。合作社的年轻技术人员正在操作无人机,检查刚刚从田里扫描回来的稻秧长势情况。通过在电脑上比对数据模型,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管护。倘若需要,技术人员会带上无人机,装上药肥,驱车去稻田边“放飞”。这个过程,别说与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沾边,就连脚板都没打湿几回。这也是种田吗?我有些疑惑。王元威又笑了。看来我是真的“土”了。他的合作社,从耕田、育秧、管护到收割、存储,全流程都采用现代科技和机械化规模作业。耕作机有卫星定位,印刷播种机用来播种,太阳能堆肥,还有生物性诱剂、物理静电和荧光灯诱杀灭虫,联合收割机收稻,大型烘干塔流水线烘干收储……听起来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三十年前,岷江东岸,初中毕业的王元威,从祖辈和父辈手里接过一片水田。他学着村里人的样子,也养鱼养鸭、种植稻子。这么干,不是说对那田那稻有多深的感情,是他实在想不出来,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青年,除此之外还能干点什么。挖砂捕鱼、种瓜栽果等活计,王元威也干过。不过这并没影响他对种稻的兴趣。他细细地摆弄着自家的包产田,种出来的稻子让村里的老稻农都说好。只是那时候的王元威,想都不敢想,种稻子还能种出名堂。

  真正种出点名堂,是在二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公布,王元威看到了种水稻的奔头。他想的是,天大地大,饭碗最大;千事万事,口粮头等事。不过,要想专心致志当稻农,得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更持久的时间里,与土地和水稻深度捆绑,才能走得更远。

  王元威决定离开岷东老屋的一亩三分地创业。2002年,他来到岷西永丰村,在一片稻田边定居下来。他从村里农户那里流转承包土地,专心种水稻。一亩田,农户自己种,毛收入千把元,现在交给他种,农户不用操心,收入还不减。这是“双赢”的好事。当然,也不敢太着急,得一步步来。起初,是百十亩,后来是几百亩。稳扎稳打,十年下来,王元威已经是永丰村的种稻专业户了。不过,他并不满足于当一名“专业户”,他在等待,等待成为种稻大户。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十年前,王元威等来了机遇——眉山市和东坡区两级政府在永丰村和周边乡村,试点建设现代农业园区。2013年,王元威又找到永丰本地的农户老曾,两人办起了“一心”农机合作社,主要就是种稻子。建园区,得有土地、种田人和技术。永丰六千三百多亩耕地,其中粮田就有五千七百多亩。技术人员也不是问题,有四川农业大学马均教授的团队领衔。那么种田人呢?区农业局在反复斟酌后,最终物色了王元威,希望他和老曾的“一心”农机合作社能站出来,当一回“领头羊”。当时在永丰和周边村子流转土地的不只“一心”,但是有一些合作社,因为技术和管理原因中途退场。这个时候,一直在永丰村种稻子的王元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种好水稻这个共同的目标,“一心”农机合作社与园区一拍即合。他们鼓足干劲,从永丰村和周边村子流转来三千多亩田种水稻。事实上,永丰村的三千一百亩优质粮田,“一心”就种了两千四百亩。这一种,就是十年。十年间,政府除了帮扶技术外,最大的支持就是土地流转政策。有了好的政策,还有一批现代农业专家的加盟,王元威把合作社的三千多亩田,最终种成了园区的高标准样板田,其间还曾参加园区的“一优两高”比赛,拿下了“水稻冠军”。

  今年,王元威的合作社还试种了各地农科机构送来的稻种一百多种。这些品种经过合作社的中试甄别后,再进行大规模推广。

  王元威喜欢稻农这个身份。同样都是当稻农,王元威说,他与祖辈和父辈又明显不一样,算是搞出了点动静,因为遇上了新政策和好年头。在眉山市东坡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不只王元威这一个种粮大户。二十年来,他们与永丰村这样的村子相互成就,于是有了今天宽阔崭新的“粮仓”格局。两者之间,起关键作用的是政府的扶农惠民政策,这是沟通双方的桥梁,也是实实在在的红利。

  七月中旬,我再次见到了王元威。那是在一片稻花香里。因为持续酷暑,此前,我一直担心那些稻子能不能正常抽穗扬花。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王元威指着正在扬花的水稻说,永丰人靠天种田,早已成为历史。就要秋天了,看这架势,今年又是个丰收年。这段日子,王元威的“庄稼活儿”,主要是检修收割机具,准备收储设备和场地。因为种水稻,王元威有了名气,还得抽出时间接待各路来访的客人。除此之外,他每天雷打不动的路线,是家、办公室、田。守着水田种稻香,一种就是三十年,真的是一心一意哩!

  王元威的合作社一年种稻收谷两千多吨,够四个永丰村的人口吃一年。两个硕大的金属粮囤,一次可囤稻谷八百吨。王元威指着旁边一溜的粮仓说,再过俩月,那里将堆起一座“金山”。顺着他手指的地方,我想象着“金山”的气势。我知道那里正等待田里稻子回仓,码成一座座小山。从王元威脸上的神采,我看到了他掩饰不住的喜悦。

  “永丰永丰,永远丰收。”这个名字在王元威祖辈和父辈的时候,就这么叫了。他相信这个名字的寓意,因为多年建立起来的对自己本领的自信,因为对脚下这片土地的笃信,更重要的是党和政府对种粮人不断推出新的政策扶持。是的,不仅王元威有这个自信,整个永丰村也有这个自信。我想,这也是种粮人共同的底气。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