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2年01月13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利用新技术、推出新文创,河南博物院——

历史文物 现代表达

本报记者 任胜利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13日   第 12 版)

  每逢假期,河南博物院都会成为热门“打卡地”。观众纷纷前来,一睹贾湖骨笛等国宝的风采。

  作为领略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华夏文脉的重要窗口,河南博物院近年来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在陈列展览、信息化建设、社会教育、对外交流、文创开发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断出新出彩。

  夜幕降临,贾湖骨笛被吹响,沉睡的唐俑相继苏醒,穿梭在莲鹤方壶等国宝文物之间……这是2021年爆款节目《元宵奇妙夜》的场景,通过AR等现代科技,河南博物院里的文物“醒了”。

  科技赋能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河南博物院持续打造特色文化IP,将互联网的变量变成博物馆发展的增量。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演绎新时代黄河文化大合唱;《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等节目,让优秀传统文化“出圈”;“考古盲盒”系列文创走红,激发青少年探索热情。创新,让博物馆更具魅力,让文化更加自信。

  同时,河南博物院利用5G、VR等新技术,将文化遗产内容可视化、历史信息情景化。将基本陈列展览延伸到舞台,重点打造的“华夏古乐团”成为河南知名文化品牌,不仅“复活”了馆藏文物,还重现了古代一幕幕鲜活的音乐歌舞场景。

  2020年9月,河南博物院主体建筑以新的姿态向社会公众呈现,同时推出了“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陈列。以“中”道出河南数千年文明的核心特质,以“都”构成中国历史的血脉筋骨,以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发挥博物馆展示和教育职能。

  在河南博物院一楼展馆西侧的文创区,经常能看到年轻人在体验挖掘“考古盲盒”。截至目前,河南博物院开发的文创产品已达720余款,先后推出了国宝系列冰淇淋、饕餮纹乳钉四方杯等文创产品。

  “传统”与“新潮”的有机融合,让厚重的历史变得新奇有趣。河南博物院负责人说,河南博物院会不断找寻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契合点,让更多人看得懂、感兴趣、想参与、有收获。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