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苏 静 黄达安 《 人民论坛 》(

    核心提示: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受人口流动、社会变迁和现代文化产品同质化的影响,以人际传播和社区传播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传播面临新挑战,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因此,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多元性、互动性、超时空性特征,创新传播路径与策略,激发民族传统文化活力,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摘要】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受人口流动、社会变迁和现代文化产品同质化的影响,以人际传播和社区传播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传播面临新挑战,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因此,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多元性、互动性、超时空性特征,创新传播路径与策略,激发民族传统文化活力,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 文化符号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价值多元、内涵丰富、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符号体系。然而,受人口流动、社会变迁和现代文化同质化的影响,原有的传承与传播模式受到挑战,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发展停滞甚至消亡的困境。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实践证明,在新媒体环境下,民族传统文化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利用新媒体创新传播策略,对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交流、共享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是民族成员观念、情感、活动的直接反映,承载着复杂多元的文化信息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是民族历史文化活动的产物,包括各种地理标识、地方物产、习俗仪式和文艺形式等。人类学功能学派认为,在人类生活中,某样器物、某件工具或者某种动植物的文化意义,不仅与其自身的功能和用途有关,而且与人们在接触或使用该物品时产生的思想和情感有关。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所对应的实物,如壮族的铜鼓、瑶族的织锦、蒙古族的毡帐等,不仅是民族群众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品和器具,而且在历史发展中被赋予了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意义,蕴藏着各族人民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念。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是民族成员观念、情感、活动的直接反映,承载着复杂多元的文化信息,是反映和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文化意义相对稳定,不会随着其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功用与使用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播不仅是民族族群、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载体。

    与传统族群相对固定和封闭的聚居方式相适应,基于人际和社区的口头传播与身体传播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在民族内部,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在家庭和社区聚落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方式代代相传。这种传播形式与民族的生产、生活空间以及经验紧密结合,如满族的驯鹰、藏族的神箭、侗族的斗牛等。在民族之间,民族传统文化符号主要以族群迁徙、贸易往来、掠夺征战等直接接触的形式扩散和传播,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创新。

    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面临挑战

    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传播以及传承主要依赖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生活空间以及相对稳定的群体聚落和生活方式,并与本土的生产生活实践紧密关联。但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陷入困境。

    首先,现代交通运输的日益便捷,打破了特殊地理、地貌造就的相对闭塞的空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迁徙,改变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的特定群体。特别是人口流动的规模化以及民族村落的空心化,使得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逐渐流失。

    其次,生产生活实践的现代化,使得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离日常生活,比如传统的特色民居、餐饮器具、民族服饰、生产工具、交通工具以及仪式道具等,日益被工业化和商业化的产品替代。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活态传承与动态传播逐渐丧失动力,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艺、歌谣、仪式濒临消失。

    最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虽然使得部分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播,但也使其容易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价值以及审美趣味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现代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年轻一代逐渐失去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得民族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多的传播机会

    相较于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所创造的集体记忆空间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并且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传播的主导权从少数精英转移到普通民众手中,每个个体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审美偏好、生活经历、文化经验参与网络文化的生产与传播。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得传播活力减弱的民族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多的传播机会。同时,新媒体传播的超时空性、互动性以及圈层性特征,使得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从而获得新生。因此,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多元性、交互性、圈层性、超时空性特征,创新传播路径与策略,激发民族传统文化活力,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首先,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多元性特征,激活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信息生产功能。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原先被垄断、被遮蔽的各种社会文化信息得以进入网络公共领域,而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得生产者借助新媒体平台对原先相对独立的各种文化信息进行整合和创新成为可能。借鉴新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更为灵活和生动,进而获得更多的传播机会。因此,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应将重点放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上,发挥“整体输出”和“细胞扩散”的传播优势,打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和新媒体用户需求的文化精品。

    其次,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和圈层性特征,强化民族传统文化对社群内部的组织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传播主体的变化使得传播内容与地方文化的粘性得到增强,这是因为民族认同和同乡情结能够迅速凝聚人心和情感,并将之转化为传播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具有象征意义和历史内涵的地方性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构建以本民族成员为主体的社交网络。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将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具体影像或符号与过去的历史记忆进行链接,保证民族集体记忆、历史叙事的连续性。比如,可以通过影像化的方式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与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相关的文化叙事,塑造出具有文化深度和情感浓度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播新符号。另一方面,应着眼于当下民族成员个体化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联系,围绕重点民族传统文化符号主动设置议题,讲述民族成员个体的生活体验和家园情怀,从而引发相关讨论。应以民族传统文化的共享、交流和传播为纽带,实现民族内部认同的重构。

    最后,利用新媒体传播的超时空性特征,进行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生成和价值传播是嵌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而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性。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原先局限于地域传播空间的文化符号突破了限制(只要具备受大众欢迎的某种传播特质),扩大了传播范围。因此,要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应当注重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时尚化、年轻化、生活化特质。

    (作者分别为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广西社科规划项目“新媒体传播对广西休闲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6WTXW0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刘烨瞳:《新时代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人民论坛》,2019年第33期。

    ②李东、赵伟豪:《新时代少数民族新媒介文化的模式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第5期。

道德之本质与限度
“文化空间获得感”及其发展向度
“家国同构”的家国之理
推动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儒家义利观的时代传承
短视频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