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时代科学家需要具备怎样的精神

丛中笑 《 人民论坛 》(

    核心提示: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大力表彰、宣传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和国家脊梁,进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大师,王选的科学家精神带有典范意义,值得深入挖掘总结。王选的人生经历和科研历程是探寻王选成功的内在关键因素,从中可以总结出独特的“王选精神”,而这又可以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产生共鸣,对我国杰出科技人才的精神世界塑造意义重大。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大力表彰、宣传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和国家脊梁,进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大师,王选的科学家精神带有典范意义,值得深入挖掘总结。王选的人生经历和科研历程是探寻王选成功的内在关键因素,从中可以总结出独特的“王选精神”,而这又可以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产生共鸣,对我国杰出科技人才的精神世界塑造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王选 成功因素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国家号召全社会要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这其中主要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王选院士,就是具有这些精神的民族英雄和国家脊梁杰出代表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上个世纪80年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问世,使汉字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王选带领团队发明的这一系统,掀起了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使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汉字迈入了光驰电掣的信息时代,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插上了信息时代的科技翅膀。王选因此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二十多项大奖,被授予“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完成非凡之事,要有非凡之精神和行动”。王选1975年从事照排项目研究时已经38岁,是一个长期被边缘化的、病弱的北京大学助教。当时我国已有五家科研班子在研究照排项目,实力都很雄厚,却唯独王选取得了成功。原因何在?这需要从王选的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学术成长和科研历程入手,进一步挖掘其学术思想和精神内涵,并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进行相互印证,方能探寻出王选成功的内在关键因素。

    树立爱国奉献的价值观:从小做个“好人”

    王选1937年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正直爱国,严谨认真,母亲慈爱宽厚,善良开明。王选出生后不久,抗战爆发,上海沦陷。在他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强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上海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是贯穿南北的交通要道,当时被日本宪兵把守,桥上挂起了日本国旗,中国人必须对着旗子鞠躬才能过桥。王选的父亲不愿受这份屈辱,几年间宁愿绕远从其他桥过河。这些点滴家风使王选从小树立了爱国主义的价值观。

    良好的家庭教育还形成了王选正直善良、诚实宽厚的“好人观”。小学五年级时,王选因品学兼优、与同学相处融洽,被评为班上“品德好、最受欢迎”的学生。晚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总结说:“这一荣誉与我后来的成就有很大关系。青少年时代应努力按好人标准培养,只有先成为好人,才能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好事。”对于“好人”的标准,王选的定义是:“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是好人。”“好人观”是王选日后成为凝聚团队、顾全大局带头人的重要因素。

    从小学到大学,王选担任了多年学生干部。这使他能够严以律己,诚恳待人,虚心接纳不同意见。后来王选常引用孙子的话“将者,智、仁、敬、信、勇、严也”。周光召对此作出的解释是:“智以择向,仁以服众,敬以招贤,言以必信,勇以夺魁,严以律已。”王选认为这是一个领导者所应具备的风范,也是他孜孜以求的行为准则。

    选择计算数学:与国家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1954年,王选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众多名师的引导,严格的数学训练,使王选具备了严密的思维推导和扎实的分析计算能力,为他日后进行计算机应用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1956年,王选遇到人生第一个重要抉择:选择专业。可选择的有数学、力学和计算数学。当时我国计算机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数学”在整个中国都是新兴学科,属于“冷门”,许多人不愿问津。王选则认为,越是古老、成熟的学科,越难取得新的突破;而新兴学科往往代表着未来,越不成熟,创造空间和发展前景就越广阔。于是,王选进行了认真调研。他看到我国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把计算技术列为“未来重点发展学科”,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文章描述计算机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此证明了自己的判断,下决心选择了“冷门”的计算数学。他后来总结:“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是王选在科技报国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塑造了王选的综合素质,为他的科研生涯带来深远影响。

    进行跨领域研究:具备了同时代人少有的科研储备和实践经验

    1958年王选大学毕业留校,参加了北京大学研制的中型电子管计算机——红旗机的逻辑设计和整机调试工作。三年的“跌打滚爬”,进一步夯实了王选的硬件基本功。当时正值自然灾害时期,废寝忘食的工作和严重的营养不良催垮了王选的身体。1961年,他身患重病,不得不回到上海家中治疗。

    在设计“红旗机”的繁忙工作之余,王选为及时了解国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每晚挤出时间阅读计算机英文文献。回到上海后,他让同事陈堃銶(后来的妻子)等寄来英文资料继续坚持研读。为了加快浏览速度,王选还通过收听英语BBC电台广播来锻炼听力和反应速度。这在当时我国大学教师中是少见的,被王选称为“人生的第二次重要选择”。这一举措使王选英文水平大幅提高,虽然他没有出国留过学,但能自如地用英文阅读、交流和写作。更重要的是,这为他日后了解国外技术发展方向、采取正确技术途径,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研读国外计算机文献时,王选注意到,取得成果的科学家常常具备跨领域、软件和硬件兼通等多方面科研背景,而自己只掌握硬件设计,不懂得程序和应用;如果不从使用的角度来研究计算机,产生不出创新的想法。因此,大病未愈的王选决定: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他进行了ALGOL 60高级语言编译系统设计工作。当时我国同时具有软、硬件两方面知识和设计实现经验的人很少。王选总结说:“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我找到了创造的源泉,这是我能够承担激光照排系统研制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文革”时期厄运再次降临。回到北京大学不久,王选因收听英语广播被扣上了“偷听敌台”的“罪状”,打入“另册”,无权再进行科研,成了只拿劳保工资,长期在家养病的“老病号”。重重打击并没有阻止王选科研的脚步,在1972至1974年间,王选边养病边进行新的计算机体系设计,写成了《介绍一种适合软件的新型计算机》一文,1978年刊登在当时我国唯一的计算机杂志《电子计算机动态》上。

    生命前半程的精神磨练和科研储备,使王选具备了同时代科研人员少有的多方面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对技术的前瞻性和洞察力,为王选后来抓住“748工程”机遇并取得成功奠定了深厚基础。

    把握机遇大胆超越:在科研选题和技术决策上另辟蹊径

    1975年,王选从妻子陈堃銶处听说“748工程”中有个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立刻被这一项目未来可能引起一场技术革命的“价值”,和显而易见的“难度”深深吸引,自发决定进行研究,从而把握住了这一重大机遇。王选从中总结出两点经验:一是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是“好奇心、研究中难题和挑战带来的吸引力、取得突破后对科学或工业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只有这种动力才能使人痴迷、执着、甘愿放弃常人能享受的乐趣,充满激情地持续奋斗十几年”;二是让年轻人凭兴趣自由选题,更能激发创造的欲望。

    当时我国已有五家科研团队从事汉字照排系统的研究,在汉字信息存储方面采取的都是模拟存储方式,输出方案选择的则是国际流行的二代机或三代机。

    王选的一大特点是“从不人云亦云”,为了摸清国外照排领域的研制状况和发展动向,王选到中国科技情报所查阅英文文献,他发现这些文献几乎没被借阅过。王选多年的英文积累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短时间大量阅读和分析,他做出了异于常人的方向判断和跨越式大胆技术决策:模拟存储没有前途,应采用“数字存储”方式将汉字信息存储在计算机内;跨过当时流行的二代机和三代机,直接研制世界上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王选发明的汉字信息数字化存储和输出等原创技术,同样得益于他多年的科研储备:用“轮廓加参数”的数学方法使字形信息量压缩约500-1000倍,解决了计算机存储汉字的技术难关;设计出加速字形复原的超大规模专用芯片,使被压缩的汉字字形信息以710字/秒的速度高速复原,居世界首位,并具有强大的字形变化功能。运用数学基础和软、硬件方法双管齐下,实现了汉字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突破,这成为王选出奇制胜的关键因素。

    坚持与创新:自信而不自负,执着而不僵化

    王选常说,自己是在“骂声中成长”的。开始选择精密照排作为研究课题时,许多同行并不看好,认为照排系统与黑不溜湫的印刷打交道,是进入了一个并不“高级”的领域。王选则认准,照排是信息处理领域的课题,不仅会变革印刷面貌,而且将带来一场信息革命。后来,他的技术方案一出,又招来很多质疑:其它单位连二、三代还没有研制成功,一个北京大学的病号却要搞世界上都没有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是“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

    王选坚信自己的方案,他推崇美国“巨型机之父”克雷的话,对一个新构思人们常常说“Can not do”(做不成),对此最好的回答是“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王选确定目标后就开始了锲而不舍地长期拼博,十多年间他设计系统的手稿达2200多页,白天没有时间,就在晚上工作,有的设计是在出差的飞机上、甚至公交车上想出的方案。正是靠这种自信执着和严谨痴迷,王选不断推进照排系统迭代更新,日臻完善。

    王选执着而不僵化,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系统适应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不断求变创新。1979年激光照排原理性样机刚输出首张报张样张、还未通过鉴定,王选就开始设计能够实用的华光Ⅱ型系统;1985年华光Ⅱ型系统在新华社成功实用,王选又“强烈感到”无法大量推广,便加快进行新一代系统的研制;1987年,华光III系统在《经济日报》成功应用,但反对者认为是“先进的技术,落后的效益”,很难推广,因为一套激光照排系统当时要上百万元,不如人工捡铅字便宜。而此时国外系统正大举来华,王选定下目标:“新系统必须在1988年表现出压倒性的技术优势,必须在1991年前先声夺人,大量占领中国市场,否则就会失掉市场的最佳机会”。于是接连推出华光IV、方正91等系统,一举夺下了中国印刷出版市场。王选后来总结:“机遇往往是一瞬而过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些原始创新的优秀成果就因为商品化过程太长而失去市场的应有份额,甚至被别人后来居上。”

    依靠团队,顶天立地: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完美结合

    王选既是“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也是亲身参与成果转化和市场竞争的实践者,这在同时代科学家中是不多见的,也是他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红旗机、ALGOL 60高级语言编译系统到激光照排,王选从事的一直是应用性研究。他认准,应用性研究的成果必须“能用”,才能对社会进步有实际价值,“学术上的远大抱负”与“占领市场”这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高度一致和相互促进的。所以,当原理性样机研制成功、有人劝他不要再做下去时,他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向应用的方向努力研发。1985年,Ⅱ型系统接连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奖励,王选却有一种“负债心理”,因为当时国外厂商正大举进入,如果科研成果没有推广应用,不但国家的投资得不到回报,市场也可能丢失,获再多奖也无济于事。于是王选提出了“顶天立地”的产学研结合之道:“顶天”即不断追求技术上的新突破,“立地”即把技术商品化,并大量推广、应用。

    王选深知,要做到这一点,除研发外,还涉及生产、销售、维护等多个环节,仅靠一己之力绝无可能,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这方面有两个人王选非常推崇,一位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他的伟大在于不仅自己有才华,而且能够让手下比他更出众的人充分施展才华。另一位是日本“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他把自己三个劣势都转变成了优势:因为穷,所以要拼命奋斗;没上过大学,所以努力自学;身体不好,所以懂得要依靠别人。王选从他们身上总结出,“认识自己的不足,善于看到别人(尤其是同事)的长处,是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基础”。

    王选就特别善于发现同事的长处,他曾多次举例:在照排系统研制中,某某在电路和使用仪器方面明显比他强,某某在工艺方面的能力是自己望尘莫及的。1993年在第五代RIP芯片设计中,硕士刘志红用一个灵巧的办法否定了王选的设计。这使王选进一步意识到,计算机是年轻人的事业,应该给予他们更广阔的舞台。57岁时王选从科研一线退了下来,以提携后学为己任,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带领团队充满激情地冲锋陷阵,在应用激光照排系统“告别铅与火”后,又实现了“告别纸与笔”“告别报纸传真机”“告别电子分色机”“告别胶片”等一次次新闻出版领域的技术跨越,形成了全新的电子出版产业,最终将国外厂商赶出了中国,成为我国用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

    淡泊名利:最大的享受是工作本身

    在1975至1993年的18年间,王选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激光照排研制中,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分三段工作。王选曾看到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句话:“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他又在后面加了一句:“但也会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王选平生有三大快事,一是攻克一个技术难关时冥思苦想,多日睡不好觉,忽然一天半夜灵机一动,想出绝招,问题迎刃而解;二是苦苦开发的产品大规模推广应用;三是发现了年轻的帅才、将才并委之以重任。这些带来的愉快和享受难以形容。

    王选常用《颜氏家训》中“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这句话来说明自己对名利的态度:“我做不到上士,但不会为了立名而去窃名。”王选也常用北京大学学生中曾流传的话来勉励年轻人:“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要善于‘延迟满足’。”在1979年研制条件最艰难的时刻,王选谢绝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赴美邀请,1982年又婉拒了港商月薪6万港币的许诺。支撑王选的是“汉字的信息化处理必须由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家完成”这一信念,是他从小所受爱国主义教育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功成名就后,王选把获得的奖金或捐献,或设立基金奖励青年人才,总共有上千万元,自己却一直俭朴节约,手稿大多写在废纸背面,手表修了多次也不肯买新的,眼镜更是戴到去世。虽然是两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常用的名片上也只写北京大学教授这一个头衔。

    王选成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妻子陈堃銶。陈堃銶也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毕业的,比王选高一届,学软件出身。他们是恩爱夫妻,也是最早合作的同事。在王选遭受身体和政治上的双重打击时,陈堃銶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在研制激光照排的十多年间,王选负责总体设计和硬件设计,陈堃銶则是早期大型软件的总设计师。她和王选一样,十多年不休息,献身激光照排事业,甚至没有时间生儿育女。她同样看淡名利,始终隐身幕后,专心科研和培养学生。王选在遗嘱中深情写道:“我最幸运的是与陈堃銶的结合,没有她就没有激光照排。”

    综观王选成功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树立爱国奉献的“好人观”;具备扎实的计算数学基础和同时代人少有的跨领域科研储备;抓住机遇大胆超越,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依靠团队不断创新,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完美结合;淡泊名利长期奋斗,将科技报国作为真正的科研动力;夫妻携手,珠联璧合共克难关等等。从这些因素中,可以总结出独特的“王选精神”,即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细致踏实的工匠精神、顶天立地的开拓精神、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甘为人梯的大师精神、淡泊名利的大家精神与挑战生命的超凡精神。这些品格风范无不与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息息相通、互相印证,是科技工作者夺取成功的强大动力。我们应深入探讨以王选为代表的一代科学家们的成功经验,为科技人才提供榜样力量;更应大力宣传他们可歌可泣的精神事迹,激励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继承崇高思想品格,练就过硬本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培育坚实的后备力量。

    (作者为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选纪念室主任)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新华网,2019年6月11日。

    ②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求是》,2018年第1期。

    ③王选:《王选文集》(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丛中笑:《王选传》,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

重大危机中如何激活社会组织的力量
新时代科学家需要具备怎样的精神
科技创新的思想变革、实践逻辑与价值向度
生态文明视域下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阜阳乡村治理的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