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特色治网之道

朱康有 《 人民论坛 》(

    核心提示: 在总体国家安全中,网络和信息威胁与风险日益突出,并与其他领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做好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形成多主体参与、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

    【摘要】在总体国家安全中,网络和信息威胁与风险日益突出,并与其他领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做好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就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形成多主体参与、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

    【关键词】网络安全  网络舆论  网络治理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信息技术亦不例外,故此,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是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网络安全战略及其治理思想,是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特别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较大风险隐患,网络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难以有效应对国家级、有组织的高强度网络攻击。这对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难题,我们当然也不例外。”世纪之交,借助于网络颠覆一个国家和政权,破环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已有先例。例如,2009年,古巴、朝鲜、苏丹的即时通讯被切断,开创了网络制裁先河等。

    网络化时代不仅带来了海量信息无边界交流,更带来了国家间网络对抗。各个主权国家在利益关系上是独立主体,但利益疆界因网络而大大扩宽。一些信息技术发达国家建立“信息霸权”,制定“网络游戏规则”,使网络交流几乎形成了单向灌输的信息场面。从暴露出来的一些监控计划看,某些国家的互联网活动能量和规模远远超出了世人想象;敌对势力和组织利用网络,突破国家界限,在潜移默化中动摇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根基。西方反华势力一直想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声称“有了互联网,就有了对付中国的办法”。英国信息学家摩尔指出,“发达国家正利用信息资源来控制,而不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有西方观察家甚至认为,“中国领导人对网络的控制程度将决定中国的政治前途”。

    在当今国际传播渠道中,西方媒体居于绝对优势地位。为此,西方媒体可以掌握话语主动权,混淆视听、颠倒是非。然而,面对别人的信口雌黄,我们可能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强化了社会舆情、国家意识、世界舆论,借助于虚拟空间被瞬间放大的能量“翻江倒海”“众口铄金”——在真相到来之前,事实已经颠覆,进而导致民族解体、国家分裂不是不可能的。

    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亿万网民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深刻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成为各种舆论竞争和争夺的主战场。所谓主流也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更多的情况下实际上决定于“受众”的选择。互联网改变了舆论生成方式、传播方式,改变了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

    思想阵地的争夺战悄然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拓展。今天,源于网络世界的信息网,在中国是7亿多人的大脑联结,在世界范围内是20多亿人的大脑联结。移动互联网更是实现了“把世界装在口袋里”。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我国是全球网络规模最大、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一定要重视掌控网络主导权,维护网络空间发展中的安全。

    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首要的即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力量凝聚起来。一盘散沙,则无法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付诸实际的行动。网络空间为网民自由地表达意见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这种自由应该受法律和伦理制约,并不是随心所欲、可以不负责任地随意发挥。网上负面言论少一些,对我国社会发展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同样应体现于网络良好生态中,“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

    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把传媒做到网上,打造一批传统主流网站。我们少数单位的网站,停留在第一代网站模式上,缺乏有国家和政党意识形态头脑、熟悉网络传播规律的专业队伍去经营。因此,应当向发展移动互联网新闻转变。民族互联网站是我国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一些大型网站的主页面每天有60亿访问量,应考虑每条信息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努力把握互联网舆情传播规律,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借助于网络传播这个“翅膀”,瞬间爆发的效应非同小可。那种“为了真相,不计后果”、所谓吸引眼球的信息,发布必须慎重对待。

    唱响网上主旋律,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网络空间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如果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充斥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甚至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这些负面信息、负面能量把持了屏幕,久而久之,其现实危害可想而知。网民对政治、社会等事件的热衷,主要是通过发帖、跟帖表达立场、态度。而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比如说,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那么,如何对网络突发事件进行引导?一般操作性说法是:早讲事实、重表态度、慎谈原因(因为重大事故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所以澄清需要时间,避免以后出尔反尔,引起误解)。我们提倡舆论的监督,那么又为什么说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呢?的确,监督有时候要“揭短”,但目的是为了改进工作,而不是为揭丑而揭丑;为颠覆而“扒粪”(揭丑)则更是动机不良。只有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才能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好的内容需要好的表达方式,才能传播出去,让人听得进去,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大话、空话、套话,既听不进去,更产生不了效果,遑论能够掌握什么“话语权”。“话语权”是指以话语为载体,提出并阐释自身观念,使他人接受、认同且影响其行为选择的能力。“话语权”决定社会舆论的走向,也具有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功能,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特别是其表达层面的“话语权”建设,是新时代提出的紧迫任务。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乃至强制力,但它是一种“柔性”的力量,“柔性”不是柔而无力的软弱。只要现代世界存在着国家之间的舆论斗争,社会上存在着错误思想和正确思想的斗争,意识形态就不能放下自己手中作为“笔”的武器的战斗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把“主体性”和“原创性”联系起来,对这里讲的“话语表达”非常有启示意义。意识形态话语一旦获得“主体性”的个性特征,能够使其脱离因抽象、普遍而带来的“架空”危险。大多数网民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我们的引导话语也要随之应变,不能只是一个腔调、一种表达方式。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

    有安全威胁和风险,就要设法进行防御和治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可以说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极其重要的方面。201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颁布,作为我国首部网络安全领域的法律文件,标志着网络安全的防范和治理步入法治化轨道。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谈网色变,谈网即恐”,这些年网络出现了一些问题,是不是一封了之?显然,这与社会信息化局势背道而驰。但放任自流,个别重大隐患等产生了负面效应,才去被动应付和处理,往往得不偿失。网络本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其安全意识的树立,不是给它创造一种无菌环境,免疫力更重要;不能只是严防死守,而是应该主动出击,实现由“防御性的安全观”向“积极对话型的安全观”转变。当然,一些技术在引进中“必须安全可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这就为网络安全建设指明了方向。

    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他反复讲“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上一些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超越了宪法法律界限。现在,网络诈骗案件越来越多,作案手段花样翻新,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互联网治理的困境就在于技术发展速度太快,立法工作相对滞后。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网络安全标准,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层级、保护措施。在一些存在法律空白之处,社会伦理就成为重要的补充。

    在我国,7亿多人上互联网,肯定需要管理,而且这个管理是很复杂、很繁重的。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能够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的安全感。这是一场“人民战争”,必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互联网把世界各国和人民联在了一起,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治理好网络空间,既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的权利,同时应当指出的是,单靠哪一个国家独善其身,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全球行动起来,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才能还网络一个晴朗的空间,使之生态良好、健康发展、造福人类。

    (作者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②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26日。

    ③《习近平: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新华网,2018年4月21日。

    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责编/肖晗题    美编/李祥峰

习近平网络强国思想
习近平网络强国思想的辩证智慧
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优势与挑战
网络强国关键在于人才强国
关于核心技术突破,习总书记如何布局
着眼网络强国大局 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我国网络安全技术体系的短板
中国的核心技术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特色治网之道
信息化时代网络舆论工作的新特点与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