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作为基层治理单元,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聚焦民生关键点,办好群众身边事,围着百姓需求转,以破解“一老一小”难题为切口,推动地区宜居宜业品质大提升,让生活在这4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名“庄里人”,共享更多可感可及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理千家难理之事 解万户后顾之忧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石,每一个社区都是城市肌理中最生动、最细腻的笔触,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一老一小”是暖民心的政治工程、解民忧的民生工程、增民利的发展工程,服务保障好“一老一小”,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对于改善民生福祉、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新兴消费、扩大就业潜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解万户“后顾之忧”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一老一小”连着初心、系着民心,是党中央关注的民生大事。“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新阶段,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23年人口出生率仅为6.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以上数据分别出自《2023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和《中国统计年鉴2024》),老龄化、低生育率已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2022年,北京市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作为一种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及托育服务供需失衡的创新模式,老幼同养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解万户“后顾之忧”是共筑美好生活幸福图景的价值追求。八里庄的前身是北京东郊的运粮通道,上世纪50年代曾是著名的纺织城,1956年成立街道办事处。68年的变革发展,形成了地区老旧社区与现代街区并存、传统产业与高新科技并驱的多元格局。街道现有20个社区、62个小区,常住人口9.8万人,瞬时人口达15万人。地区居民特性整体呈现“三多两难”,即老龄人口多、流动人口多、特殊群体多,辖区内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高达3.23万人,占辖区户籍人口的33%,超出全市老龄水平10个百分点,形成了民生保障与精细治理双难局面。
街道毗邻商务中心区,有商务楼宇35栋,各类经营主体8400余家,地区企业聚集、国际化程度高、人口活跃,更好满足“老幼照护”需求成为消解本地居户、从业人员及外籍人士“后顾之忧”的紧迫需求。
解万户“后顾之忧”是扩大市场优质服务供给的现实需求。面对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及日趋旺盛的托育服务需求,“一老一小”服务的有效供给面临巨大挑战。2021年,地区仅有幼儿园10所,有养老机构1所、养老驿站4处,尚处在养老服务基本盘不稳、养老服务机构东西分布不均衡、0—3岁幼儿托育服务空白、无普惠制公立幼儿园的发展阶段。
伴随“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北京市委、市政府,朝阳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近年来,尽管养老、托育服务的政策法规、规范标准、服务供给体系逐步建立,但仍面临机构持续经营困难、子女不放心、老人不愿意、家长“托不起”、服务品质良莠不齐等困难。
扩大市场优质服务供给,办让居民群众满意放心的照护机构,是当前解决万千家庭“后顾之忧”的有效路径。
全力做好让居民群众“安居、乐业、优学”三件事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从孩子的抚养教育到年轻人的就业成才,再到老年人的就医养老,都是街道工作的重心。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守护好这4平方公里的万家灯火,就是基层干部的职责所在。
近年来,八里庄街道深入推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行动,聚焦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民生关切,全力做好让居民群众“安居、乐业、优学”三件事。
做好让老年群体“安居”实事。八里庄街道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地区人口老龄化特征及趋势,以“为最需要的人提供最周到的服务”为目标,深化健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共生互补服务体系,培育了“六化六合、在地安老”为老服务品牌,线下以“全场景”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一站)统筹地区8家养老服务机构、2家卫生服务中心、199家养老服务联合体及20支社区为老服务队,线上以养老服务云平台(一台)联通“庄小行智慧出行”“庄小纳健康监测”“庄小度居家养老”及“一键呼”四极服务终端,打造系统预警(下单)—社区(行业)受理—网格处置—评价反馈的全流程闭环处置机制,实现服务精准供给、预警快速处置。
做好让青年群体“乐业”的事。就基层工作来说,能做的就是架起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桥梁,服务好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增加用人岗位,引导好求职人才,找到正确方向、让年轻人有班上。
2022年9月,八里庄街道工委对“两新”党建领域进行空间再造,将辖区划分为华贸、远洋、莱锦、青年汇4个商圈,同步成立4个实体化运行商圈党委,将街道的“三新”党建从传统社区管理中完全剥离出来,首提“三新四合”共生商圈概念,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企业、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供强大机制保障。
同时,依托街道党群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场地,打造“青年会客厅”,做好辖区内居民就业登记、服务经营实体推广、摸排就业岗位需求及重点人群就业帮扶等重点工作,为青年提供就业创业、安居保障等一站式服务。开办“华贸夜校”,为白领人群开设国画、古琴、化妆等免费课程,让更多工作在八里庄的青年有舒适安心的学习交友、交流协作的休闲娱乐空间。
做好让儿童少年“优学”的事。八里庄街道始终以建好“宜学八里庄”为价值导向,协调3000余平方米场地,先后投入近千万元财政资金,以“五个结合”(将儿童托育成长服务与社区优质服务、基础教育、儿童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育及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统筹带动“五大中心”(医育结合中心、儿童成长中心、托育产品研发中心、托育培训中心及智慧品质监控中心)核心功能落地,建成北京市首家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于2024年10月25日迎来首批入园幼儿,填补了辖区在0—3岁幼儿托育服务方面空白,创造了社区托育的“北京经验”。
持续深化打造家校社地“四位一体”共促教育格局,发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平台作用,协调体育局和教委等部门资源,积极推进“庄超”主赛场(慈云分校)改造,推广足球进校园、进社区,带动全民健身和足球运动;聚焦校园安全,协调派出所等专业部门及协管队伍、志愿者等力量。
向内,协助把好学生食品基本盘和学生用品质量关;向外,做实“一校一警”强化校园周边治安管理。
联动首都儿科研究所及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共同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及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双基地”,推动地区托育服务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让更多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们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
坚持党建引领是构筑高品质民生的“风帆航向”。长期以来,八里庄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办成了一批群众关心的身边小事。以主题教育“三个一”行动攻克107件民生难题,“码上办”“网里庄”实现群众诉求一“码”直达、一“键”通办。
今后,街道将聚焦城市、街区、社区和建筑4个空间层次,儿童、老年、青年和女性4类重点人群,以及住房、服务、环境、出行、创新、参与6个重要事项,全面打造“全龄友好城市空间”品牌。
践行多元共治是构筑高品质民生的题中之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八里庄街道坚持全民参与、多元共治,借传统文化搭台,筹建纺织博物馆,举办“庄超”联赛,吸引大批青少年及前职业运动员参与,五分钟充电圈、社区成长伙伴计划等治理经验先后被媒体报道。
未来,八里庄街道将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建好综治中心,以102个网格为“第一触角”,广泛动员辖区居民群众、企业员工、新就业群体等参与基层治理,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指数。
大力发展经济是构筑高品质民生的强大后盾。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色调”,而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民生。群众不断提升的幸福感,是诠释高质量发展成果的最佳答案。下一步,八里庄街道将通过优化服务氛围及生态品质“两个环境”,持续扩大开放、闯出新路,积极推动“花园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包”机制,增加人才公寓、子女托育、老人医养等基础配套服务供给,为更多从业人员及居住家庭提供更好环境和机遇平台,让更多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们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