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民生周刊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海青:

坚持“民生为大”,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徐英子 《 民生周刊 》( 2024年05月27日   第 04 版)

    前不久,在重庆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看到社区焕然一新、井然有序,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对在场的社区居民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民生关系的重要论述。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怎样理解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新征程上,各地区各部门应如何贯彻“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要求,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周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海青。

    “民生为大”指明中国式现代化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要求

    民生周刊:您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重要论述的重要意义?

    李海青:“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论断。这一新论断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对此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

    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百余年来,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都始终不渝为实现人民幸福而奋斗,始终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求日益广泛,民生问题更加凸显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这对我们党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正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执政为民,着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诠释和生动写照,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最坚实根基、最深厚力量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关注人的发展,维护人的利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区别之一。中国式现代化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抓住了民生这一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为大”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这种人民性特质。

    其三,“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必须把增进民生福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解决民生问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使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全体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民生为大”作为我们党在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要价值遵循,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要求。

    发展与民生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之中,两者相互牵动、互为条件,是一个有机整体

    民生周刊:“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怎样理解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李海青: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正确理解和处理发展与民生的关系,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而言,发展与民生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之中,两者相互牵动、互为条件,是一个有机整体。

    一方面,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我国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改善民生、造福人民。发展本身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其中,经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中心议题,发展的要务在于提高生产水平和质量,创造物质财富并建立完善的经济关系。对于民生而言,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民生建设之所以成效显著,究其根源,在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党领导人民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离开发展这一“总钥匙”,改善民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另一方面,民生是发展的重要指向。发展决定和推进民生,民生又连着内需、连着发展,惠民生也是抓经济、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有利于扩大内需,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持续不断改善民生,不仅能为群众纾解难点,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还能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增进社会消费预期,这有利于扩大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说,民生是发展的“指南针”,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切实利益,这样的发展就会失去意义,并且不可持续。

    发展和民生两者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发展和民生,把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也要善于从群众期盼中找准切入点,紧贴民生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良性循环,形成改善民生与促进发展有机统一的长效机制,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保障更可持续。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搞好民生建设,需要树立全局观,彰显普惠性,注重协调性,增强可持续性,坚持主体性

    民生周刊: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针对这些特征搞好民生建设?

    李海青: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既包括物质、文化,也涉及公平、环境、安全,这决定了搞好民生建设必然是一项系统工程。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搞好我国民生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树立全局观。“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我国民生建设任务之重。人口规模巨大,虽然能为我们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难题和挑战,比如吃饭、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其中任何一项涉及的人数都是巨大的,解决起来非常不容易,这注定了我们要付出更多努力、创造更多财富才能实现民生目标。因此,基于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国情,我们在民生建设中必须树立全局观,既要着眼全体公民,也要关注特殊群体,既要把当下的问题解决好,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切实从具体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保持耐心、决心、信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二是要彰显普惠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了我国民生建设的普惠性要求。西方现代化片面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而忽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而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共享发展,致力于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要求我们的民生建设必须彰显普惠性,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注意防范和化解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阶层利益固化等问题,既做大做好“蛋糕”,又切好分好“蛋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三是要注重协调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体现了我国民生建设的协调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信仰缺失、物欲横流,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推进民生建设中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既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也注重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在不断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要增强可持续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我国民生建设的可持续性要求。在人类现代化历史上,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肆意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阶段,尝到过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的苦果。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搞发展,最终将会导致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可持续。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在民生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将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坚持绿色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民幸福生活创造舒适、宜人、美丽的生态环境。

    五是要坚持主体性。“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我国民生建设的主体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党的性质宗旨、社会主义制度、历史文化传统、世界发展大势,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会对外殖民掠夺,而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质要求我们必须发扬主体性,通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创造财富,依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过上幸福生活,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通过自身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当然,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我们也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为世界减贫事业和世界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民生为大”,必将在未来高质量发展中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民生周刊:新时代以来,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新征程上,各地区各部门应如何贯彻“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要求,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李海青:新时代以来,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深刻改变了人民的生活面貌:

    —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使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取得了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胜利,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

    —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

    —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指示要求,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各地区各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深入群众,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追求人民的幸福,人民群众在什么方面感觉到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排忧解难。”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下基层”的要求,真正扑下身子、沉下心去,真正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群众之中,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所需所愿,找准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建立民生项目清单,清楚老百姓“想要什么”,明确党员干部“该干什么”。

    第二,对症下药,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要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聚焦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任务重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重要方针和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重要原则,完善相应机制,制定可行方案,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变“问题清单”为“成果清单”,切实解决好影响人民幸福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

    第三,真实有效,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生活过得好不好、工作干得行不行,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要始终坚持人民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真正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第四,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做好民生工作。为民造福的事情面广量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这决定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永远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抓好抓实民生工作,探索形成民生保障长效机制,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福祉,真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当作一项长期事业来干。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搞好民生工作,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是在守人民的心。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民生为大”,必将在未来高质量发展中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