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民生周刊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江苏扬州建设城市书房,立法予以保障

以书香润城 让文化惠民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于海军 《 民生周刊 》( 2024年05月27日   第 04 版)

    扬州制定实施《扬州市城市书房条例》,为国内首创。开展城市书房立法,以法治力量保障促进城市书房发展建设,进而助推全民阅读发展,对于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闲伴诗书轻对日,香茶一盏煮春秋。早上9点半,蒋婉已经坐在七里河城市书房里,陶醉于书香之中了。

    这家书房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渡江南路的七里河公园。公园所在位置,曾有一座老厂房,留下的烟囱,给设计方带来了灵感,便在老厂房原址设计建造一座40米高的观景塔,书房就建在塔底,给附近居民提供阅览图书的好空间。如今观景塔因书房而灵动,成了扬州市的一座“文化灯塔”。

    步入书房,浓厚的工业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醒目的标语结合艺术装饰,不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也突出了城市书房的设计主题。

    在阅读区,墙面中心区域摆放着一辆客车车头,以纪念扬州工业发展史,两侧的书柜犹如打开的两扇工业巨门,整个空间充满了科技感和现代感。面积近300平方米的书房内,座无虚席。

    2017年,《民生周刊》记者采访蒋婉时,扬州主城区的城市书房仅有15个,目前已增加到52个。

    如今,蒋婉居住的小区几乎被书房包围了。“出西门就是三湾城市书房,出北门就到了七里河城市书房,出东门就是万科城市书房。”退休后的蒋婉,每天都会到城市书房读书,“阅读最能滋养人了,我们不但要给身体补钙,精神层面也要‘补钙’”。

    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15年以来,扬州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坚持在城市最繁华、最漂亮、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建设城市书房,24小时免费向市民开放。

    现在,城市书房已成为扬州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扬州的“精神新坐标”。

    52家城市书房风格迥异,形成各具特色场馆IP

    在院士广场城市书房,医学生小刘正在备战规培考试,从老家安徽来到扬州,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城市书房。

    “能提供这样一个阅读和学习的环境,像扬州这样的城市不多,这对于市民素质提升有很大帮助。”小刘说。

    “要来得晚,都没座位,城市书房利用率挺高。”小刘说,相较于家里或自习室,他更喜欢城市书房的环境和氛围,大家相互之间有一个激励的作用,自己也会更自律,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包括免费的饮用水和充电电源,这些都为他备考提供了极大便利。

    作为新兴文化场馆,扬州城市书房建设之初,就把“如何吸引读者主动入馆”作为设计方向加以考量。

    在选址上,扬州坚持在城市最繁华、最漂亮、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建设城市书房。为促进文旅融合,扬州市推动城市书房+景区(公园)“嵌入式”发展,有半数以上的城市书房位于或者临近景区、公园。

    在设计上,城市书房充分考虑当地文化特色和服务人群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物理空间。

    三湾城市书房位于运河三湾风景区古运河河畔,设计上凸显运河文化的变迁,让读者亲近运河生态环境,有“会呼吸的书房”的美誉;

    草垛子书房位于沙头村,外形如草垛,书籍配送以“三农”知识普及、中小学生课外读物为主,是文化助力乡村旅游、美丽田园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竹西·一束光城市书房,外形根据“扬州八怪”高凤翰的一幅山水画,邀请来自意大利米兰的建筑设计师精心打造而成,黑瓦白墙,翠竹红叶,远观如重峦叠嶂,近看如泼墨山水,现已成为扬州新兴的网红打卡点。

    目前,扬州建成的52家城市书房风格各不相同,不论是场馆外观还是内部设计,都充满时尚、新颖之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场馆IP。城市书房选址的便利性和“外在美、内在美”的契合成为吸引读者的第一动力。

    制定实施《扬州市城市书房条例》,为国内首创

    城市书房是扬州新的文化名片,是建设书香扬州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切实解决城市书房在建设、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扬州市图书馆积极推进《扬州市城市书房条例》的立法工作。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工作原则,通过网上公开征求意见、书面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调查、专家评审等方式,最终制定了《扬州市城市书房条例》。该条例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扬州市图书馆馆长朱军表示,城市书房立法与扬州城市书房建设一样,是国内首创,这在扬州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展城市书房立法,以法治力量保障促进城市书房发展建设,进而助推全民阅读发展,对于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也具有重要意义。

    《扬州市城市书房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运行和服务步入法治化轨道,为城市书房的优化布局、科学建设、高效运行、优质服务提供了法治保障。同时,这也是扬州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创新举措,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任务作出了示范引领。

    城市书房越来越智能化,为市民提供“保姆式”周到服务

    每天早上醒来,蒋婉喜欢用手机听听养生课,等她听完,早饭也就可以出锅了。

    蒋婉说,有时候在城市书房看不完的书可以带回家“听”,城市书房越来越智慧化了。对于有些人来说,部分书很适合听,可以解放双眼。

    退休后这几年,蒋婉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忙家务、参加社区活动、锻炼身体,每周的阅读也要有所保障。有时健身后,她会直接去城市书房看书,不用图书证,直接刷脸就能搞定。“这几年,城市书房变化很大,越来越智能化了,服务是‘保姆式’的。”蒋婉说。

    2021年,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扬州市图书馆与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听见文都,想到扬州”主题,在有声科技、文旅融合、数字文化等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广泛传播扬州城市文化,持续集中扩大扬州声量,共同擦亮扬州“三都”文化品牌。

    城市书房中引入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系统,含有声借阅系统、桌面听读机系统、朗读亭系统等设备,同时对接喜马拉雅后台大数据系统,通过有声科技、数字文化及海量内容优势,进一步提升扬州市城市书房阅读功能。

    扬州将图书馆一卡通总分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在城市书房这个平台进行了整合,将图书借还系统、查询系统、门禁系统等与图书馆总馆业务管理系统有效集成。

    读书本身是一种身心享受,为读书、还书而长途奔波,势必影响心情。扬州城市书房以物联网、RFID无线射频、大数据等新技术,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所有图书在总分馆、城市书房之间通借通还,就近借还,并引入“智慧城市书房”为载体的智能阅推系统,查阅图书、城市书房的实时信息,实现“一站式阅读体验模式”。

    为提升采购精准度及资源利用率,扬州市图书馆推出“你选书 我买单”活动,将部分图书的选购权交给读者,读者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选择图书,由图书馆支付购书费用,纳入图书馆馆藏,图书加工(录入、贴码等流程)后选书读者拥有优先借阅权。这样的活动作为扬州市图书馆服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创新,极大地推进了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

    此外,辅之以智慧配送系统的“扬图速递”服务,将读者所需的书籍精准配送到家或者书房,实现“精准购配送服务模式”。

    推行城市书房服务标准化,成为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

    城市书房弥补了图书馆和家庭书房的短板,让市民可以在海量的图书资源中,享受彼此感染、相互熏陶的读书氛围。

    扬州市城市书房起步早,建设管理标准高于江苏省内其他城市,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2022年,扬州市图书馆对城市书房的管理经验进行提炼总结,编制了省级地方标准《24小时智慧城市书房建设与服务规范》,已于2023年8月正式颁布实行。

    今年3月,扬州市承担的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城市书房服务标准化,通过了省级专家验收,并以高分成为优秀标准化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梳理归纳的200多个内部标准,涵盖了城市书房管理的方方面面,建立健全书房建设、书房服务标准化体系,提升城市书房运行管理效能,实现城市书房建设运行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朱军介绍,9年来,扬州市主城区建成城市书房52座,全市共有城市书房64座,其中包括24小时城市书房9座。

    胸罗万卷融中外,心系千秋贯古今。

    几千年来,袅袅书香总是萦绕在扬州人的鼻尖,沉淀着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分布于扬州各个角落的城市书房,如无数个神经末梢,向全民阅读不断输送新鲜“血液”,进而赓续城市的文化血脉,城市书房正以潜移默化的熏染,带动越来越多的扬州市民与书相遇、探寻新知。

    记者手记

    文化惠民暖人心

    城市书房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里子工程”,投入不少,回报周期长,需要一个城市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建设城市书房,不仅能促进全民阅读,提高市民的阅读力、学习力和创新力,而且能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影响力,促进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城市书房能让快节奏忙碌中的人们慢下来,“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移动互联网使得人们对知识的学习出现“碎片化”,而城市书房恰恰具有促进深阅读的功能。

    图书馆藏书较多,但通常布点较少、距离较远。家庭书房通常藏书量少,读书氛围不足,资料查询困难。城市书房弥补了两者的不足。

    在众多城市中,扬州的城市书房给我的印象最深刻。9年间,扬州的城市书房数量持续增长,首创城市书房地方立法,让这项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法治保障。随着省级地方标准的实施,扬州建立健全书房建设、书房服务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城市书房运行管理效能。

    居民阅读指数,是一个地区文化建设的缩影,也是全民阅读开展情况的直接反映。江苏省近几年的居民阅读指数显示,扬州市始终排名靠前,城市书房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截至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81.9%;图书阅读率为59.7%;数字化阅读率达80.3%。2023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6.2%,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39本。

    柳绿风清,书香氤氲。越来越多的城市像扬州这样,坚持文化惠民,持续浸润书香,神州大地读书氛围将愈发浓厚,文化自信将更加坚定,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将更加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