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民生周刊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山东省高密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

构建城市节水新格局 助力高质量发展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郭鹏 《 民生周刊 》( 2024年05月13日   第 02 版)

    高密市努力开启人人、时时、处处节水新局面,举全市之力打造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新格局。

    湖畔植被吐绿,湖面碧波荡漾,湖底锦鲤漫游……4月,山东省省级节水型社区—高密市湖光金色小区里人工湖春色醉人,居民走出家门,环湖徜徉,好不热闹。

    小区物业负责人荆海英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湖光金色”规划建设之初,就规划了地下雨水收纳系统,“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沉淀后用于小区绿化浇灌、保洁作业,以及人工湖、人工喷泉的补给水源。”

    高密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属于严重缺水城市。“如果用水思路不变,不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就算是富水城市,水也不够用。”

    高密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峰介绍,为大力提升城市用水利用率,2016年起,该市所有新建住宅小区都要规划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并全力对标节水型社会建设总要求,让水危机的意识深入各行各业。

    2021年7月,高密成为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2023年5月,成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

    近年来,高密努力开启人人、时时、处处节水新局面,举全市之力打造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新格局。

    节水,为高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推进节水这项系统性工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城市节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高密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多家,工业用水量大。

    4月28日,在高密市知名企业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孚日净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孚日净水公司”),污水处理设备正不停地纳污吐净,浊水变清流。

    孚日净水公司再生水项目经理张法禹告诉记者,该公司原水引自高密市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和孚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尾水,目前日处理规模3万吨。

    其中,孚日集团日回用水量1.8万吨,剩余的可以供给化工园区、城北工业区和高新区等企业使用,已经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可为高密节约地表水取水量1000多万吨,为政府节约调水费用1000多万元。

    作为工业相对发达的城市,高密鼓励用水大户企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使用再生水替代自来水用于工业生产,支持建设中水再生利用项目。目前,全市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以上。

    高密市住建局副局长王峰表示,开展定额用水管理,实行重点监控,不断引导企业完成从耗水大户到节水标兵转变。截至目前,像孚日净水这样的节水型企业,高密已有多家。

    除了这些工业企业,节水意识几乎深入高密的每一个领域。

    在2019年就被评为“省级节水型单位”的高密市中医院,从源头入手,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尽最大能力做到水尽其用。对医院用水进行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将原有供水系统进行改造,使医院总用水量得到控制,降低了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的负担。

    高密市中医院总务科主任孙培利告诉记者,针对医院直饮水系统水资源浪费大的情况,医院通过投入设备回收利用净化废水。

    在医院泵房区域,记者看到了单独设置的储水箱。孙培利说,在直饮水系统净化后,废水经沉淀过滤后由水泵引至储水箱,在水箱出水口设置自来水与混合水转换开关。最后,混合水经增压后,输送至大楼各水点。设备投入运行后,每天可节约水约5立方米。

    对于高密中医院来说,设在内科楼18层的透析室是个用水大户。改造前,每天纯水机产生的浓水直接排入下水管道,通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针对此情况,医院决定对纯水机产生的废水回收利用。改造投入使用后,每天可节约水约20立方米。

    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5月1日起实施的《节约用水条例》提出,要完善节水措施,推进农业节水增效。

    记者从高密市水利局了解到,高密市积极开展农业节水增产行动,大力推广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目前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近100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提高20%以上。

    王翠芬在高密经营着近7000亩的万亩良田家庭农场,这个在2013年被原农业部评为全国种粮大户的种粮高手告诉记者,目前,当地数百个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都配备了自走式喷灌机、指针式喷灌机、浅埋滴灌等节水灌溉设备。“这里常年偏旱,甚至是十年九旱。我们过去是缺水大户,现在都成了节水大户,使用新型滴灌技术每亩地可节水30%以上,节肥15%,降低生产成本100元。”

    王翠芬说,今年打算升级智能滴灌系统,利用5G+物联网技术,通过手机就可远程操控阀门进行浇灌,实现节水节电,省时省工省力。

    此外,高密先后投资8.82亿元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4座,处理过的水大部分排入北胶新河,通过潜流湿地等措施进一步净化,作为河道景观用水,并保障周边农业灌溉。

    在北胶新河河畔,64岁的王利民最近迷上了到这里钓鱼,“之前这里水质不好,现在水清了,鱼多了,风景也美了”。

    高密市水利局局长单升说,高密持续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大力推动工业节水减排,2023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2.6立方米。大力推动城镇节水降损,先后投资近3亿元实施农村公共供水管网改造,全市管网漏损率降至10%以内。大力推广使用非常规水,2023年使用量达到近1300万立方米,利用率明显提升。注重宣传引导,建成高密市节水教育基地,占地面积66144平方米,年接待约6000人次,营造了全民节水的浓厚氛围,2023年12月被认定为“山东省节水教育实践基地”,今年1月被设立为“山东省水情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