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在浙江省率先实施全域分质供水,在全国率先开展工业节水“水效论英雄”改革,将节水指标纳入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
“世界小商品之都”浙江义乌,是浙江省17个缺水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
脆弱的水资源保障能力,一直是制约义乌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义乌在浙江省率先实施全域分质供水,在全国率先开展工业节水“水效论英雄”改革,将节水指标纳入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
去年5月,义乌创建成为国家节水型城市。
留住雨水—
“下雨就等于‘下钱’”,充分收集利用雨水资源
“我们在屋顶、路面、绿化带中建设了200多个雨水收集井,雨水要用3遍,模具冷却、员工洗澡洗衣、抽水马桶。”4月中旬,在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二桥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厂房有7根管道,不同于一进一出两根管道,整个厂区共500多名员工,以前每个月要消耗1万吨自来水,现在不到1000吨。”
双童公司是全球吸管行业第一品牌,作为节水标杆企业,早在2003年厂区建造时就做足了节水文章。
走在厂区内,地面、屋面、绿地的雨水通过雨水收集孔和管道汇合到雨水收集池,渗透到地面下的雨水则通过地下室收集,两种水汇集后经过细沙过滤、活性炭混合物过滤等程序后,储存到储存池,最后再利用抽水泵和管道输送到厂区各个用水区域。
厂房屋顶的生态园,种植了各种蔬菜瓜果,也是使用雨水灌溉。雨水能利用起来,工业废水当然也不能浪费。双童公司还引进一套废水收集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把废水变成中水,不仅让员工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得到循环利用,还实现企业废水零排放。
“不荒废国家赋予的每一寸土地,不浪费上天馈赠的每一份资源”,这是张贴在厂区车间墙壁上的标语,走在工厂里,处处都能感受到企业节水的良苦用心。
另一家节水标杆企业—义乌市智慧星玩具有限公司,从事塑料玩具研发、生产、销售,于2016年9月投产。企业从开始建设就全面导入智能化提升和节能降耗的经营理念,为了能够利用厂房屋顶收集雨水,从规划设计时就将厂房孔桩、柱子、大梁、楼板加厚,以增加承重。
“下雨就等于‘下钱’,厂子目前有3个蓄水池,共2000吨蓄水量,通过利用厂房屋顶和地面进行雨水收集回用,车间内注塑机利用雨水进行间接冷却降温,厂区内所有马桶冲水、1万多平方米的绿化浇灌、道路清洗都不需要用自来水。”公司总经理曹小明说。
1000吨的地埋式蓄水池位于停车场下方,即将动工的二期厂房扩建时,蓄水池仍将保留,继续发挥蓄水功能。“虽然前期增加了成本,但从长远看,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减少了运营成本,省下的都是自己的。”曹小明说,节水设施让企业受益很大。
分质供水—
对优质水和低质水,使用不同管道分别供水、分别计量、分别计价
义乌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受“水”梗阻,率先开启全国水权交易改革,投巨资先后从周边县市东阳、金华、浦江“买水”。
2000年,我国第一例水权交易发生在东阳市和义乌市,义乌斥资2亿元向东阳市横锦水库购买5000万立方米优质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2019年以来,又从东阳、浦江新增引水4000万立方米;2023年12月底建成通水金华引水工程,年引水1000万立方米以上。
“根据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2035年,义乌城市发展规划将达到340万人口,需水量约3.4亿立方米,水资源缺口1亿立方米左右。”朱红斌说,“在市外引水、市内挖潜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只有厉行深度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全域分质供水,把更多污水资源化利用起来,把更多优质水资源节约下来,才是解决义乌长远发展水资源问题的关键一招。”
时隔多年,义乌市水务局党委委员、水资源中心主任朱红斌仍记得一件事,曾经的义乌县委书记、“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谢高华退休后,专程来到水务局,与大家一起座谈,商讨如何解决义乌缺水问题。他建议,引衢州水输入义乌。
什么是分质供水?简单地说,就是双管供水,优水优用、低水低用,根据各类场合对水质的不同要求,使用不同管道分别供水、分别计量、分别计价的供水模式。优质水主要保障居民生活饮用水,低质水主要供应工业生产、园林绿化、市政环境用水和居民冲厕。
截至目前,义乌分质供水管网里程已达到160公里,较2020年同期增加220%。近3年来,年分质供水量从68.83万吨增至2011万吨,增长近30倍;全市分质供水用户数量从22家增至206家,增长9.3倍。
“如果不推行分质供水,2023年时就没水喝了,通过分质供水,自来水置换节省下来了。”义乌市政协委员贾锦龙每年都有关于水的提案,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义乌安迪水利设计公司董事长。他回忆,分质供水需要主城区“开膛破肚”,一度遭遇过阻力,建议义乌市推行分质供水是2018年义乌政协“一号提案”,2019年义乌全域推行分质供水。
节水省钱—
广泛利用再生水,双水管、双水表成为义乌新开发楼盘标配
节水行动中,义乌涌现出一大批企业节水典型、单位节水典范、市场节水楷模和生活小区节水标杆。
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年产“10吉瓦高效电池+10吉瓦高效组件”,是当地的用水大户。企业生产用水使用再生水,经过超纯水过滤系统后,变成“超纯水”与“浓水”,“超纯水”用于车间生产。
“我们每天要1万吨水,再生水比自来水每吨便宜1.2元,每天节省1万多元,一年下来节省几百万元,厂区还有600吨的雨水收集池,与‘浓水’一起,用于绿化和冲洗厕所。”晶澳太阳能公司水系统主管范振伟说。
在国际商贸城四区,市场物业服务中心工程副经理龚正平介绍,商贸城四区日均人流量约3万人,共有5层,内设卫生间128个,绿化龙头42个,一年用水量约37万吨。为积极推进分质供水,节约优质水资源,2021年9月,商贸城四区启动双管改造,工程总投资165万元,同年12月完工。
现在,国际商贸城一区至五区均实现分质供水,冲厕、绿化、拖地用的都是分质水。2020年,地处市中心的卿悦府居民小区率先成为浙江省首个实现分质供水的小区,也是浙江省节水标杆小区、义乌市分质供水试点小区。
走进义乌城市有机更新首个回迁房项目—卿悦府东区,物业工作人员正在使用分质供水的中水浇灌。“这些景观和浇洒用水都是再生水,也就是中水,比自来水每吨便宜5角,绿化面积8660平方米,27个取水点,一年下来省不少钱呢!”卿悦府东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物业经理陶伟康介绍。
在卿悦府东区,不论户型大小,都预先埋设了双管双水表。一根是灰色自来水管,另一根是绿水管。特制的绿色水表上,标有“中水禁止饮用”字样。绿色管网中的“中水”,专供冲洗马桶。
“平时洗菜做饭用自来水,冲厕所用中水,方便得很。”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卿悦府东区总共630余户居民,如果全部用中水冲厕所,每天能置换出不少优质水。”
在义乌,新建小区都设置了双管分质供水。双水管、双水表,成为义乌新开发楼盘的标配。
校园节水—
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节水护水意识
“稠州小学在学校设计之初,就将中水管道、雨水收集、绿化喷灌、循环用水设施一并设计其中,建成投用即进入‘分质供水’时代。”稠州小学校长余悦森说,“全校每年节省置换约2万吨的优质自来水,年节约水费支出6.3万元。”
4月19日上午,《民生周刊》记者来到稠州小学采访,正赶上学校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跳跃,欢呼呐喊声此起彼伏。操场东北角是一块不起眼的草坪,草坪下面“藏”着一个蓄水池。全校雨水收集口汇集而来的雨水统一排放至此,然后通过独立的水网管道通向各个出水口,用于绿化浇灌、冲洗厕所、路面冲洗等。
蓄水池储水容量为110立方米,与中水管道、市政管道相互连通,当雨水收集井储存水量用完后自动接入中水使用,当雨水收集井达到最大容水量,多余雨水自动排放到市政管道。
2021年3月,该校正式引入中水,成为浙江省第一所全面实行内部分质供水的学校。
在学校地下停车场,整齐布置着颜色不一的4根管道,学校工作人员介绍,绿色的为中水管道,银色的是自来水管,黑色的是污水管道,红色的是消防管道。
稠州小学大门与教学楼之间有一道蓝色长廊,是学生上学必经之路,长廊墙壁上,分质供水的宣传标语和学生的节水手抄报一字排开,学生用稚嫩的笔触写下对节水的感悟。
稠州小学教师刘晓云曾带领学生做过一个名为《舞动的水》的专题实践课题,课题获得义乌市综合实践活动比赛一等奖。
去年12月,“节水护水,我有话说—2023义乌市节水主题宣讲大赛”在稠州小学举行,70余名学生参与讲述“节水护水”故事。“用水量最大的地方是绿化灌溉和厕所用水、地面冲洗,学校实行双管供水,通入的中水来自义驾山生态水厂。”余悦森说,“学校通过举办节水手抄报评比活动、节水技能竞赛,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节水护水的意识,让学生更好理解节水意义,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改革创新—
推行工业“水效论英雄”改革,万元GDP用水量下降至14立方米以内
义乌作为节水型社会创新试点示范区,在浙江最早建成高品质工业水厂供给企业用水。
2014年,义乌投资8700万元建设稠江工业水厂,水厂以污水处理厂的尾水为水源,经深度处理后为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生产用水,一年可节约优质水360万吨,首开浙江大规模高品质工业水厂先河。陆续建成义驾山生态水厂、苏福工业水厂等五大分质水厂,形成15万吨/日供水能力,现状日供水7万吨/日,年置换优质水2000万吨以上。
目前,义乌分质供水范围覆盖工业企业、学校医院、商场市场、园林绿化、道路环卫、家庭冲厕、生态环境等全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再生水多元化多领域供给体系。
2020年,义乌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将再生水作为土地出让和招商引资的前置条件,再生水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双管分质供水,在源头上抓好再生水的建设使用关。
2022年起,义乌将节水工作纳入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实行工业企业水效核定,按照水效高低对企业进行加扣分,激发企业节水内生动力,切实提高企业节水主动性。
2023年,义乌万元GDP用水量下降至14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至11立方米,较2020年降低57%,以占全省0.86%的水资源撑起2.35%的GDP,走出一条安全高效、和谐共生的治水兴水新路径。
义乌市工业“水效论英雄”改革入选“2023年中国节水十大经典案例”。目前,义乌纳入“水效论英雄”评价体系的企业达1915家,纳入评价企业按规上、规下分开评价,以纺织服装、日用品、电子机械、其他行业等进行分类,覆盖全市所有生产制造类用地3亩以上的宗地企业。
“不同类型企业、行业的用水需求、方式都不同,我们‘因企制宜’提供节水方案能有效提升行业整体发展质效。”朱红斌介绍,工业节水“水效论英雄”改革,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业节水综合评价指标,将节水指标纳入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形成“效率为王、正向激励、反向倒逼”的评价方法,全面提升工业企业水资源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