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民生周刊 2023年05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陪伴与交流,别把孩子交给手机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 民生周刊 》( 2023年05月01日   第 05 版)

    “未成年人的网络沉迷是有规律的,引起网络沉迷的因素往往在网络之外。”

    继网络游戏之后,短视频成为少年儿童高频使用的网络资源,也让一些家长头疼不已。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显示,使用短视频的未成年人已经近七成。

    很多孩子用的是家长的手机和账号登录短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如果低俗、离奇,甚至暴力的内容大量呈现在孩子眼前,对他们成长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防止孩子沉迷短视频,家长显然是第一道关。对这一关如何把好,很多家长存在困惑,是一禁了之,还是区别对待?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短视频资源?

    短视频沉迷的背后

    一个五岁的孩子趴在门槛上,拿着手机刷短视频,嘎嘎直乐,任凭别人从他身上跨来跨去……这是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蓝玫在一个快递站看到的一幕。孩子的父母在旁边忙碌,把手机当成玩具给了孩子。

    短视频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的娱乐方式,甚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对全国8省16市10000多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在校学生使用短视频情况进行了调查,将有网络沉迷特征与没有网络沉迷特征的学生进行比较。

    对比发现,经常有孤独感的孩子每天使用网络4小时以上的比例,比没有孤独感的孩子高约5个百分点;经常感到心理上有压力的孩子每天使用网络4小时以上的比例,比没有感到心理上有压力的孩子高2.9个百分点。

    在观看内容上,看励志奋斗类视频、知识教育类视频的孩子中,现实中经常有被看不起感受的孩子,比没有这种感受的孩子分别低10个、13个百分点。

    “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使用网络时间更长,观看短视频的内容也有很大区别。”孙宏艳说。

    她曾经对未成年人各类网络沉迷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过度使用各类网络产品的未成年人有着相同的特征。

    生活方面,他们上网早、平时没地方玩、缺乏休闲时间、学业负担重、在家庭外上网多。

    心理方面,孤独迷茫、心理压力大、没机会表现自己。

    人际方面,他们与同伴、教师等人际关系差,经常感到被瞧不起、不受朋友欢迎、缺少交流对象。

    家庭方面,家长经常唠叨、亲子陪伴少、家长上网多、对孩子不民主、缺乏尊重和自由、对孩子用网不管不问等。

    “未成年人的网络沉迷是有规律的,引起网络沉迷的因素往往在网络之外。”孙宏艳指出,在1.91亿触网未成年人中,出现网络沉迷现象的多存在生活、心理、人际、家庭等方面的因素。

    承担家庭教育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家庭教育促进法都对家庭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作出了相关规定,要求家长承担引导和监督的责任。

    在孙宏艳看来,家长要履行责任,最好的办法就是关注孩子的生活,主动规避网络沉迷因素。

    蓝玫认为,父母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特别重要,如果父母能专注地与孩子交流,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些事情,孩子不可能沉迷短视频。

    往往是被父母忽略的孩子才会去网络中寻找安慰。蓝玫认为,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跟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也可以及时引导他筛选、甄别网络资源。

    “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础。”蓝玫说。

    此外,如果家庭教育有优质的内容注入,孩子也不容易被低俗的内容吸引。优质的家庭教育内容包括阅读、运动、亲子游戏等。当孩子体验到优质的书给他带来的快乐之后,就不会再喜欢低俗的短视频,更不会沉迷其中。

    对于已经沉迷短视频的孩子来说,这些优质的内容也可以帮助他们从沉迷中走出来,用好习惯代替不良习惯。

    蓝玫建议,在孩子放学后,不要直接把孩子关到家里做作业,要让孩子在室外运动,跟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这样孩子既能排解一些不良情绪,还能锻炼社交技能,学会跟他人相处。

    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短视频

    事实上,除了一些低俗内容之外,短视频中也有一些知识类的内容。比如,琴棋书画、历史地理、运动舞蹈等,短视频平台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的渠道之一。

    在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方面,如何趋利避害考验着家长。大数据推送短视频往往投其所好,未成年人,尤其是低龄儿童并没有鉴别能力,需要家长把好关。

    “家长要尊重数字一代的学习方式和休闲需求,对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加以引导。”孙宏艳提出,家长要用好短视频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的一面,将线上生活与线下生活结合起来。

    比如,短视频平台的“冠军公开课”带着孩子做线下亲子运动,学习了历史地理知识后可再和孩子一起看看各种小视频增强理解。

    家长还可以把短视频的内容作为亲子沟通的话题,和孩子一起讨论,甚至可以鼓励孩子去学习短视频创作,用短视频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使短视频成为未成年人学习和成长的辅助工具。

    但并不是所有家长都具备鉴别和引导孩子的能力。互联网带来海量的信息,但获取信息的能力会造成新的鸿沟。

    比如,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孩子跟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在手机使用方面没有受到任何引导和节制,更容易沉迷于低俗的短视频中。

    蓝玫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能关注这个问题,为孩子提供一些优质的网络资源,帮助他们筛选优质的网络内容,助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