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劳模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弘扬路径

《 民生周刊 》(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彭维锋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劳模工匠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劳模工匠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加强劳模工匠工作、弘扬劳模工匠精神提出了新定位、新任务和新要求。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带头作用,创新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的思想路径,巩固工人阶级地位,提升广大劳动者素质素养,树立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更多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具有重大实践价值、示范功能和导向意义。

    精准把握劳模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就劳模精神而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劳模精神的本质特征,指的是劳模先进的职业品格包括岗位意识和进取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劳模精神的品质体现,指的是劳模先进的优良作风包括奋斗意识和创新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劳模精神的价值追求,指的是劳模先进心甘情愿、默默坚守、身心投入,不追求声名和私利的无私奉献精神。就工匠精神而言,“执着专注”是精神状态,是时间上的坚持、精神上的聚焦;“精益求精”是品质追求,是品质上的完美、技术上的极致;“一丝不苟”是自我要求,是细节上的坚守、态度上的严谨;“追求卓越”是理想信念,是理想上的远大、目标上的高远;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既表现了极致之美的品质追求,又体现了敬业之美的精神原色,更展现了创造之美的价值升华。

    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思想引领作用。“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劳模工匠是我国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产业工人的先进典型,他们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持续推动着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营造了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模工匠是党和国家事业的认同者、维护者和建设者,具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无限忠诚、信念坚定、胸怀全局、爱党爱国的政治品格,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能够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建构起个人与集体、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家庭与国家民族融合统一的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新时代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来说,就是要向劳模工匠学习“有理想守信念”。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思想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理想信念教育,端正思想认识、坚持信仰理念,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引导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思想动能。

    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技能引领作用。劳模工匠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典型代表,也是广大劳动者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的实践导师。劳模工匠工作室是由具有较强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劳模工匠领衔,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以解决工作现场难题、推动所在单位创新发展为目标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平台;要充分利用全国各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将工作室建设成为发挥技能引领作用的重要实践基地,广大劳动者感知、体验、学习、实践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重要实践场所,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重要实践渠道,强化劳动体验、亲历劳动过程、提升技能实效性的重要实践平台。要加强新时代劳模工匠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序扩大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新时代要强化技术技能教育,特别是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来说,就是要向劳模工匠学习“懂技术会创新”。发挥劳模工匠的技能引领作用,做好劳模工匠“传帮带”工作,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依托,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技能提升提供多样化劳动场所,培养培育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创造意识,提升劳动效率、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技能支撑。

    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精神引领作用。劳模工匠“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以积极的劳动姿态、卓越的劳动创新、丰富的劳动创造、果敢的劳动担当和无私的劳动奉献,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激励了千万普通劳动者坚守信念、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建功立业。在革命战争年代,赵占魁、吴运铎、甄荣典等劳模先进,以“劳动好、学习好,又能公私兼顾、不自高、不夸大,永不脱离群众”的精神风貌,以及“忠于革命、精于业务、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团结干部、联系群众”的精神境界,为动员和鼓舞边区人民战胜困难、坚持抗战提供了坚韧强劲的精神动力,为边区革命和建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孟泰、王进喜、时传祥、邓稼先、蒋筑英等劳模先进,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创新创造、无私奉献,成为激励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袁隆平、吴仁宝、吴大观、樊锦诗、许振超、包起帆、窦铁成、邓建军、郭明义、巨晓林、高凤林等劳模工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专注持久、精益求精、技能报国、无私奉献,为党和国家建立了杰出功勋。新时代要强化精神教育,特别是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来说,就是要向劳模工匠学习“敢担当讲奉献”。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精神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开展劳动情感教育,体认“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的观念,改变劳动精神面貌、端正劳动态度、涵养劳动情怀,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为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作用创造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挥基础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劳模工匠政策,不断丰富补充劳模工匠动态管理机制、学习交流机制、宣传教育机制、示范引领机制;进一步提升劳模工匠地位,切实提升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地位,增加劳模工匠在各级代表、委员中的比例;进一步落实劳模工匠待遇,充分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制定与劳模工匠的贡献相对应的经济待遇标准,着力提升劳模工匠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全社会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劳模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强化舆论导向、创新宣传手段、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模工匠、学习劳模工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劳模工匠精神宣传的深度和温度,通过大众化、故事化、时代化、生活化、日常化的内容创造和讲述方式,讲好劳模工匠故事,推动劳模工匠精神进入寻常百姓家,抵达劳动者日常生产生活的内部和细部。大中小学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积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解决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愿劳动、不爱劳动的现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系统解决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技术、劳动品德、劳动实践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愿劳动、想劳动、爱劳动、懂劳动、会劳动;强化实践体验,培养科学劳动的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进而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就自我、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劳模工匠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模工匠要珍惜荣誉、保持本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打铁先要自身硬,劳模工匠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必须推动自身各方面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坚定信仰、统观全局,精准定位、明确方向;二是提升技术素质,进一步丰富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继续成为本专业、本行业的行家里手;三是提高综合素养,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言谈举止、人生境界;四是做好发展规划,进一步准确判断自己所处的职业方位和发展阶段,设定目标愿景,做好人生规划特别是职业发展规划,挑战自我,实现更大突破;五是强化使命担当,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和劳模工匠工作室建设,实现传帮带、扩大影响力,推动示范引领作用抓实落地。

    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建设党和国家的政治体系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劳模工匠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同样,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劳模工匠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让我们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劳模工匠精神在新时代蔚然成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绽放璀璨光芒。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新时代劳模精神研究”(项目编号:20BKS094)的阶段性成果」

大国工匠
大国之路,匠心筑梦
王晓菲:纺织女工圆了“状元梦”
梁兵:精工出利器
姜涛:与祖国强大焊在一起
赵平:“老到”匠人,金牌蓝领
宁允展:咫尺匠心 诠释极致
谭文波:大漠油田“发明家”
李仁壮:钢与火淬炼“城市筋骨”
刘丽:续写“我为祖国献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