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范周:构建地方全域旅游大格局

《 民生周刊 》(

    范周 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委员会主任 国家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基地主任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我对这次推介会和论坛提4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宏观统筹,把握好时空两条主线。

    要实现地方的全域旅游大格局,首先要走出以景区为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这需要好好谋划,以点带面,从宏观的角度统筹规划产业格局,以区块化的方式设计好空间集聚,充分发展城市文化的魅力。

    我们是镇江“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的编制单位,在做规划的时候,把镇江“翻了个底朝天”,所有的区县、所有的旅游节点性的城市都去考察过,从润州随便拿出一个能称之为旅游产品的地方,都是国家级的。

    润州区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国内独一无二。它是镇江的主城区,政治中心、商业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一方面位于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位置,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为贯彻落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于近日印发实施。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平台,做到区域资源和经济的互联互通。

    另一方面,润州区以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南山风景名胜区、金山湖景区等为龙头,要扩展产业的辐射范围,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

    从时间上来说,要延伸旅游的时间线,充分布局四季旅游热点,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在保证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探索夜间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路径,尽快出台夜间经济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

    第二,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充分盘活文化资源。

    润州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宗教资源,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竭的动力,其中金山寺的宗教文化、南山的饮食文化、西津渡的码头文化尤为突出。这些特色文化都应该成为润州打造特色品牌的突破口。要发展全域旅游,必须盘活这些地区资源,保持自身的文脉,探寻各文化的内在关系,打通屏障,让各种旅游资源充分整合。

    人们到北京旅游,并不关心旅游景点在哪个区,最关心的是它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所以全域旅游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资源的丰富,更要打造旅游需求的文化氛围,创造出层次丰富而深刻的旅游体验产品,让旅客在旅游当中达到共情体验,在所知所感当中有所得。

    第三,转型升级,旅游产业要全域联动。

    全域旅游产业内容的拓展丰富,全域旅游当中目的地的转型营造,既是产业升级的时代要求,也是文化旅游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的实现路径之一。

    全域旅游的开发,始于旅游,而不能终于旅游。它还有一个很深层的概念,就是要联动相关的产业,能够做到一荣则荣、能荣尽荣,充分考虑全域旅游的终端布局,以此通过旅游为媒介,留住资本、留住人才、留住发展的根基。

    陕西西安的曲江新区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曲江新区共接待游客415.24万人次,旅游收入21.03亿元。镇江金山文化旅游节从9月19日到10月8日,吸引游客275万人次。所以在这方面继续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大。

    第四,借力搭台,强化品牌管理体系。

    润州既有的区位优势,为它提供了多层次的发展平台,从宏观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平台到大运河文化带平台,再到镇江市的发展支持,到自身对全域旅游的探索,所以一定要利用好多重平台,并且在平台当中建立润州自己的品牌管理体系,要借力搭台,主动推介。

    另外一方面,要建立长期的监测机制,对游客消费反馈持续跟踪,不断调整发展思路,打造有价值、有内涵、有热度的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文化旅游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风涛千万里 文旅融润州
城市山林 文化润州
高舜礼:让旅游为主城区添彩
范周:构建地方全域旅游大格局
文旅融合,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