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王炳明:助贫困县教育弯道超车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 民生周刊 》(

    “威县要建大学了!”这个消息让河北威县人振奋不已。

    去年11月,一所在校生规模近万人的高职院校在威县启动建设,威县人圆“大学梦”已近在眼前。

    这所高校背后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是威县副县长王炳明。作为教育部挂职扶贫干部,一年多来,王炳明为威县争取到10亿元办学资本,争取到1.8亿元财政资金及3000多万元社会援助资金。此外,他推动“农校对接”消费扶贫,启动强师计划,推进智慧教育实验……一系列扶贫工作在威县有条不紊地推进。

    “近年来,威县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但是教育历史欠账较多。”王炳明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挂职期间综合施策,促进当地教育有较大的改观,助力弯道超车。

    补上教育最短板

    对贫困地区来说,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最大短板。

    挂职前,王炳明在教育部教师司工作,他深知教育质量提升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但教师工作是长线性的,不是一下子就能抓上来的,涉及到教师的培养、培训以及教师的管理、职称、待遇等。

    为此,他到威县之后就谋划启动威县强师三年行动计划,将教师专业发展、职称评定、奖励评优结合起来,分层打造威县校长教师队伍。“我们开展的是全员能力提升,将县里5000名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纳入一个大的项目。”王炳明说。

    在这个规划中,王炳明最看重的是培训。他帮助威县申报了一个教育部的国培计划综合改革项目,探索农村教师的订单式培训。

    “外出培训是很好,但是对贫困县来说出去花费高,培训机会也有限。我觉得县里教师培训更应该立足于岗位、立足于校本、立足于区域,多措并举促进持续发展。”王炳明说。

    王炳明非常注重跟一线教师直接交谈,看看他们的教案,听听他们的诉求,在自然的交谈中,获取真实的信息。他坚持深入村镇调研,深入学校调研,了解威县脱贫攻坚、教育发展、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一年来,他走遍了全县16个乡镇,深入40多个行政村入户走访。他调研了50多所学校,超过全县学校的半数,召开座谈会30余场,面对面交流的教师、校长超过350人。

    威县要圆“大学梦”

    去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王炳明从中看到了机遇。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威县大力引进社会资本,筹建一所高职院校。目前,学校已经通过河北省政府审核和部里备案,列入“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调整方案。去年11月,计划投资10亿元,占地500亩,在校生规模近万人的高校建设启动,威县人即将圆“大学梦”。

    王炳明说,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就业,带动产业发展,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就是“职教一人,脱贫一家”。

    在高职取得突破的同时,通过教育部帮扶,威县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威县职教中心在校生由2017年的1100余人,增加到2019年的2600余人,专业数量翻番。

    2019年,通过教育部主导的京津冀职业教育对口帮扶机制,威县职教中心又与3所高职院校合作达成协议,联合开展中高职衔接“3+2”分段培养,与5所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威县还积极推进产教融合职教园区建设,先期投资12200万元的职教园区综合楼、图书信息中心、教育部资助的“七一”教育基地主体建筑已封顶。

    “我们将着力职业教育的发展跟产业结合在一起,力争把工厂办在学校里,把学校办在工厂里,相互促进,这对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价值。”王炳明说。

    打造双师课堂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威县的“网课”经受住了考验。教师能得心应手地进行网络授课,学生也能适应网络课堂。

    “这主要得益于威县近一年来大力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双师课堂、直播课堂,老师和学生都有基础了。”王炳明说。

    他坦言,威县16个乡镇,有106个教学点,这些教学点的学生少,很难配备各科的老师,很难开齐开足课程,推进双师课堂是解决这个现实难题的一个路径。

    在双师课堂上,为乡村教学点配备双师,校外老师主讲,通过专递课堂方式授课,教学点老师作为助教,共同开出原来不能上的课程。

    王炳明争取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经费200万元,建成双师课堂52间,由北京、江苏等教育发达地区教师直接对威县学校授课,为县里培养“种子”。威县在枣元全乡试点中心校带教学点的“双师模式”,采取“专递课堂”方式,以潘店中心小学链接全乡9个教学点,开足开齐开优课程。

    此外,威县还开展了智慧教育实验校建设,推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引进了教师智能教育助手,建设智能教学平台,提供智能化教学资源,支持教师教研,提供培训服务。

    “弯道超车”是王炳明期待的改革效果。他希望借助教育信息化尤其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信息化环境改善、教师研训、教师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结合一起,在短时间内促进威县教育的改观。

    为改善威县的办学条件,王炳明经常“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争取上级支持和社会资助。2019年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安排教育经费1.8亿多元,全面支持威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发展;学生营养餐覆盖学校200所,受益学生5.5万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润雨计划”资助经费800万元,改扩建14个学校的食堂、操场、活动室……

    “相比给威县带来点什么,我更看重的是给威县留下点什么。”王炳明一直在思考,“希望能帮威县做好政策的改进和发展模式的打造,留点长远的东西。”

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目标不动摇
牢记关怀嘱托 攻克最后堡垒
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
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
中石化:扶贫三十载 岳西奔小康
王炳明:助贫困县教育弯道超车
苏陕协作 脱贫攻坚兄弟情
粤桂结对帮扶 马山甩“穷帽”
三峡新村 幸福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