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第一书记邓远雄

□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 民生周刊 》(

    2018年年初,作为北京市第三批优秀干部驻村的成员之一,北京市东城区网格中心办公室主任邓远雄来到前芮营村报到,成为该村第一书记。

    近两年时间里,邓远雄牢记重托,满怀激情,带着责任,把农村当家乡,视村民为亲人,两脚沾泥,一心干事,和村里的干部群众一起,全力摘下前芮营村的“后进”标签。

    熟悉村情

    “这个村子挺有历史的,为什么叫营呢?因为驻扎过军队,曾经有一名芮姓将军在这里训练过部队。”9月5日,一进村子,邓远雄就向记者介绍。“市派的村第一书记在平谷区共14人,只有我一人在软弱涣散村工作,我深知责任重大。”邓远雄说。

    上任伊始,邓远雄迅速了解村情:前芮营村位于平谷区西南部,村域面积2.6平方公里,全村467户,1564人,党员75人,村工作人员10余人。平谷区的“母亲河”——泃河、洳河在前芮营村东南500米处交汇,该村交通比较便利、积淀了一定的码头历史文化。

    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绿色农副产品品种繁多是前芮营村的优势,但近些年这个村存在问题和困难更多:组织软弱涣散、历史遗留问题多、经济基础薄弱、家族派系情况复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可利用资源少、无支柱产业、村民收入普遍偏低、基本素质亟待提升等。

    针对前芮营村每届换届选举都出现问题的现状,邓远雄与村两委班子一起深入研究工作方案和具体对策措施,亲自组织实施,制定详细的“作战”图,经过努力,该村党支部一次性换届选举成功。“将工作细化到做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真的很不容易。”回忆当时做过的努力,邓远雄仍感慨万千。

    “与邓书记接触的这段时间,他给我的印象是没有架子,工作特别认真,对贫困老百姓特别上心,在日常工作中,他非常注重党建工作。”前芮营村村主任郝国辉说,“为了给我们村福利事业做贡献,他组织北京松滋商会慰问低收入人群,还从东城区委组织部争取到10万元帮扶款,极力改善村里困难群众的民生。”

    心系民生

    “我要感谢东城区网格中心领导,多次到村里商讨党建共建和工作对接事宜,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开展结对共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两个党组织的党员为村东路两侧植树300余棵。”邓远雄说。

    如今,村口两排景观树绿意盎然。前芮营村的变化远不止这些。邓远雄带领村两委班子,与村民一道开展“修路装路灯,植树清脏乱,治水防污染,打井引水进千家,拆炕拆违治环境”等惠民工程,这些都是群众最期盼的事。

    针对村里残疾人多、低收入户多的现状,邓远雄协调联系社会组织和企业到村开展精准帮扶,为低收入户送来生活物资,价值5万余元。他还专门撰写《关于前芮营村残疾人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并上报上级组织部门。

    邓远雄还积极协调新发地水果商和有关公司,帮助农民销售水果和树木苗圃,解决村民的产出销售难题,增加村民收入;针对镇中心学校卫生室需要相关设备的情况,联系某公益基金赠送了价值1.5万元的卫生设备,对保障青少年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无论是村东污水管道修缮、小公园环境治理,还是值班执勤、拆除违建、火灾扑救、巡逻巡查、志愿服务,邓远雄总是身先士卒,工作在第一线。

    2018年,前芮营村被评为环保创建村、文化工作先进村,村居环境逐步改善,村民认可度逐步提升。

    北京市东城区在网格化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邓远雄积极利用“娘家资源”,从协调帮扶、收集经验资料、制度建立到发放宣传品、网格员培训等,他还积极参与支持平谷区网格化工作。

    “这周日,北京松滋商会要来村里慰问贫困户。”邓远雄说。在邓远雄办公桌上,摆着一张“2019年中秋节慰问贫困户名单”。

    一点遗憾

    “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一个主要目的是抓基层、打基础、固根基,通过加强基层党建,把每一个村党组织都打造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革曾在全市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强调。 

    邓远雄的感悟是,第一书记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第一责任”,强班子、带队伍、育骨干、建制度,扎实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过硬支部,培育合格党员。

    在推进村集体产业上,邓远雄想了很多,“村集体可支配的土地没有,基本都承包出去了,村里100多份土地流转出租合同,污染企业不让入驻,关停了10多家企业,去年仅剩的一个养猪场也关了。”邓远雄说。

    “我任职两年的最大遗憾是,村东头有一块废弃的土地,面积约有130亩,曾经是垃圾填埋场,平谷区一度将所有垃圾运到此堆放,如何唤醒沉睡的这块土地?让村集体有自我造血功能?”邓远雄思考很久。

    利用好这块土地,首先,得把10米多深的垃圾运走;其次,这块土地的性质为工矿用地,如何将其转变为建设用地?这些都是难题。

    “现在最大的难度是,如何将这块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否则,一切都是空谈。”邓远雄说,“一旦这块集体土地入市,意味着可以解决一部分村民就业,同时,可以引入社会资本运作,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古稀专家情牵苏州河治理
赵书新:百年茶庄百姓味道
王振运:做有温度的医学
王克荣:患者贴心人
林夕宝:培养更多“工匠之才”
第一书记邓远雄
崔树强:乡村发展实干家
杨书春:一条腿撑起一个家
老兵支书 守住一颗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