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边境小城 万家灯火

□ 《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 《 民生周刊 》(

    夜幕下,渔船在乌苏里江上缓缓移动,在撒网、收网的间歇,郭占文静静地看着岸上的故乡,这万家灯火的温暖。

    8月13日上午,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村因为一场暴风雨,停电近两个小时。

    停电前,60岁的付军正在电脑前浏览电商平台,研究自己制作的赫哲族传统技艺鱼骨画如何连接电商。

    在老付的印象中,“村里停电的事儿,老久没有发生了。”事后他得知,暴风雨导致电路发生故障,经过电力工人紧急抢修,不到两小时,全村就恢复了供电。

    那天,几公里之外,与付军同村的潘广军正在自家稻田里观察水势。他是四排村的种植大户,流转了1000亩水田。

    自从当地电力部门为四排村的灌溉机井通电后,每年仅灌溉一项,潘广军以电代替柴油,就可以节省七八万元开支。

    与俄罗斯一江之隔的饶河,有着百年建县史,但电力发展相对滞后,限制用电、电压不稳等情况在上世纪90年代还经常发生。

    随着近些年全县电力系统的改造升级,饶河电力已达到安全、优质、经济、绿色、高效的水平。

    饶河县电业局党委书记郭宏向《民生周刊》记者介绍了一组数据:“2018年,饶河县电业局售电量达到1.455亿度,而在1986年电业局全年完成发电量才804万度。”

    郭宏认为,透过用电量,可以看出百姓生活质量在显著提高,“饶河电业局也将不忘初心,让老百姓用电更舒心。”

    赫哲渔民变身产业工人

    如果将中国地图看作一只雄鸡,饶河就位于鸡嘴处。饶河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比金市相望,人口15万人,全县共有27个民族,有一个赫哲族乡和3个朝鲜族村。其中,四排乡是全国仅有的3个赫哲族乡之一。

    付军曾是赫哲族传统意义上的渔民。1960年出生的他,一直生活在四排村。七八岁时,付军才第一次在饶河县城见到了电灯。

    “真好啊,晚上可以不摸黑了。”彼时,村里的夜晚十分安静,因为没有电,没有照明,村民们无事可做,没有任何娱乐活动。

    当时,饶河除了城区,通电的乡镇寥寥无几。而城区通电,也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实现的。

    饶河电业局某科室负责人刘春会告诉记者,1956年6月,饶河县发电厂的前身乌苏里江发电站由省水利厅投资建设,这意味着饶河县正式通电。1963年8月,在乌苏里江发电站基础上,国家投资成立饶河发电厂。

    在郭宏看来,1987年5月是饶河县电力史上一个特殊的节点,“饶河县电业局结束了地方电厂自供的历史,转入国网供电,居民用电有了更多保障。”

    见到电灯之前,付军并不觉得夜晚有多黑,可从县城回来后,他开始盼望村里能早日通电。1973年前后,四排村通电。

    “那真是一个明亮的夜晚。”当时村里的学校专门组织了庆祝通电的文艺演出,赫哲族村民们跳起传统舞蹈。几十年后,四排乡也成为全县第一个安装路灯的乡镇。

    通电后,村民家唯一的用电设备是照明灯,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家用电器才逐渐走进村民们的生活。如今,在付军家里,电视机、电烤箱、微波炉等电器一应俱全。 

    谈及几天前的那次停电,四排村村干部尤俊鹏说,他并不担心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因为村里的电路管网已经改造完成,电力工人已具备较高业务素养,“现在几乎不会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电现象。”

    在四排赫哲族风情园内,记者看到因旅游发展而催生的许多新业态,以及村民创办的肉牛养殖合作社和鸡宝宝孵化基地。另外,一些电商项目陆续走进赫哲族家庭。农村电子商务的推进,不仅给当地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走下渔船的赫哲人也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工人。“这一切都离不开电力的发展。”尤俊鹏说。

    广场舞时间

    驾驶渔船沿乌苏里江向上游走,从四排村到饶河城区要将近两个小时,但开车仅需20多分钟。

    交通闭塞,一直是限制饶河发展的重要原因。“九岭十八弯,三十六拐到饶河”,这句在当地流传了数十年的顺口溜,不知道出了多少饶河人的心酸。但如今,高速公路已经修到86公里外,交通不再是问题。

    作为边境县,饶河至今鲜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但当地党委、政府多年来注重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饶河旅游产业初具雏形。

    来自辽宁的林婷8月初随家人到饶河避暑,几天下来,她愈加喜欢上了这里。“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除了俄罗斯、赫哲族民族特色文化之外,饶河夜晚的亮化工程更让她印象深刻。

    每天傍晚,天刚擦黑,城区道路两旁的路灯就会准时亮起来。“路灯亮,不奇怪,关键是欧式建筑楼群的墙灯亮起来,颇具异域风情。”林婷说。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这首由歌唱家郭颂当年在饶河采风时创作并唱响全国的《乌苏里船歌》,每天傍晚都会在饶河沿江公园响起。

    音乐喷泉前站满了人,孩子们嬉笑着在升起的水柱间穿梭。公园3公里之外的百合广场,也进入了“广场舞时间”,男女老少有说有笑,一派幸福景象。

    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背后都离不开电力保障。

    “是啊,如果没有电,广场上的大喇叭成了哑巴,路灯成了摆设,那样的夜晚多无聊!”正在跳水兵舞的王珂说。

    两个小时之后,渔民郭占文也将开始一天的工作。夜幕下,渔船在乌苏里江上缓缓移动,他要撒下当天的第一张网。在撒网、收网的间歇,郭占文静静地看着岸上的故乡,这万家灯火的温暖。

    省钱、省人、省心

    “2018年,我们村终于实现了机井通电。”西林子乡北山村会计徐云龙提起这件事,仍然难以抑制激动。

    2018年之前,北山村水田灌溉要靠柴油泵引水,村民需要挑油、看油、加油,一刻离不开人。“柴油机的摇把子,女人摇不动,光是看设备,就需要一个壮劳力。” 徐云龙说。

    “现在农村就是人工贵,找人看机器一天最少200元。机井通电后,推上电闸水就来了。”徐云龙说,原来用油泵抽水每年灌溉费用每亩70到80元,使用电井后每亩能省50元左右,机井通电意味着省钱、省人、省心。

    记者从饶河县电业局了解到,2016年国家层面就要求有能力的地区实现机井通电全覆盖。

    “饶河从2012年就做这项工作了。”郭宏说,每年进入水田灌溉高峰期,饶河县电业局都会抽出精兵强将成立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服务农民水田电力灌溉工作。

    农业生产方面,电使农民受益。在农村生活方面,农网改造则让农民用电更灵活。

    饶河镇朝阳村村支书王越成向记者回忆起2013年中心村改造前,村里用电的往事。

    因为线路设备老旧,村里电压不稳,每逢年节,情况更甚,村民们无法在自家用电焊机维修农机具。由于缺少避雷设备,朝阳村曾发生过多起电视机被雷击坏的事故。电线东拉西扯,就像一张蜘蛛网,十分影响村容村貌……

    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

    这个8月,连日的阴雨让入伏的饶河有了一丝初秋的凉意,居民程伟笑着说:“家里的空调还没怎么用,饶河的夏天,一个急转弯就跑丢了!”

    因为雨水充足,潘广军说,今年的机井灌溉成本又节省了一些。进入秋季,他期盼着一场大丰收。

电亮幸福生活
青海:绿色电流送全国
西柏坡:明灯点亮新中国
下党乡:“五无乡”产业兴
于营村:农光融合助脱贫
边境小城 万家灯火
中国电力绿色转型
电企出海:输送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