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光东村:乡村秀美稻花香

光东村,正为乡村振兴拓路开山,为延边经济腾飞提供坚实样本。

□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 民生周刊 》(

    上世纪60年代,一曲《红太阳照边疆》传遍祖国大江南北,“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唱出了延边人民的精神风貌和风土人情,海兰江畔稻花香也成为延边的亮丽名片。

    “1984年我刚结婚,当时来到光东村的时候,稻田插秧都是人工,几户家庭在一起劳作,什么机器都没有,村民们非常辛苦。当时村民们住的还是草房子,居住环境也不好……” 提及改革开放之初的光东村,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党支部书记金英淑感慨颇多。

    改革开放40年来,延边人勇于求变、积极转变、务实谋变,找到破解发展难题的方法,开辟改革发展的新路,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40年来,农村的变化让金英淑和村民们感触最深,金英淑说:“现在,水稻从育苗、插秧到灌水、喷药都是机械化替代人工,村民们做农活不像以前那样辛苦了。”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光东村之后提出“厕所革命”,光东村进行了旱厕改造,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如今,光东村正大踏步走在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大路上。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村民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乡村美

    “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农村厕所是乡村生态振兴中的短板,也是体现文明进步的尺度。2015年7月,在光东村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对此,和龙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总共投资332万元用于光东村厕所改造计划,对全村203户村民家中的厕所进行了升级改造。

    几个月后,光东村部分村民家就用上了室内水冲厕所。很快,全村210户家庭全部完成了旱厕改造。“早些年,城里的亲戚朋友不愿意来农村,居住生活都不习惯,特别是农村的旱厕条件非常差。近些年,尤其是习总书记来了之后,村里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里人来村里住,也很满意了。”金英淑说。

    从2015年到2018年,和龙市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厕所改造共计4139户,主要采取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方法,保证排放的污水粪便都能达到国家环保标准。新建成的厕所既干净又环保,深受村民们的喜爱。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革命”在吉林大地掀起,据了解,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工程,吉林省已有25万户农民用上了室内卫生厕所,卫生、科学、综合利用的厕改模式正在改善吉林农村的面貌。

    习近平总书记在延边调研时曾指出: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多向农村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从2015年之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天高云淡、稻花飘香,农村一排排笔直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民居、特色围墙,处处皆景,处处怡情。

    改革开放40年来,光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注重乡土味道和民族风情,补齐农村短板,发扬乡村长处。在改革的过程中,一份份沉甸甸的答卷,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村民的称赞与拥护,党心民心得到极大提振。

    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民俗风情成为致富锦囊。光东村的“变中求新”也在影响和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附近的太兴村、金达莱村近些年的变化也成为当地农村改革、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稻花香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踏上光东村的田埂时,周围还是一片普通的水稻田,农民世代以传统农耕方式劳作。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站过的田埂周围,一幅美丽的稻田画与碧水蓝天遥相呼应。“新时代”“不忘初心”“乡村振兴”三排彩色的水稻画,书写着光东村农民振兴乡村的心声和决心。

    原来“单打独斗”的村民,如今联合起来成立了合作社。此前村民们依靠单一的传统模式种植水稻,如今有了“稻田养蟹”“鸭稻共生”的新模式,稻田也实现了零农药零化肥的有机生产。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细化增产技术措施,争取秋粮丰收”的嘱托,光东村在水田中设置了田间气象、虫害检测,将全村171公顷水田全部纳入质检系统,实时全方位监控水稻生长环境,农业科技正改变着光东村的生产方式。

    改革开放40年来,光东村的大米打出了品牌,农产品的附加值逐渐攀升,粮食增产和村民增收齐头并进。曾经的大米加工厂由一排破旧平房变成气派的楼房;一个个曾经不起眼的小作坊,发展成为现代化大米加工企业;一个个大米品牌被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所熟知。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理念,光东村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深入谋划并实施了“共享稻田”项目。

    和龙市东城镇党委副书记李今花介绍说,在倡导健康生活状态的同时,为壮大村集体收入,提高农民粮食收益,光东村村委会带头整合涉农企业、农场主、农户土地,以“共享”的方式面向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推广,为稻田认领人提供全套“私人定制”服务。

    据了解,光东村“共享稻田”每块面积100平方米,认领价格为1000元,可产有机大米100斤。光东村“共享稻田”模式,可直接省去中间商赚差价的环节,所获得的效益合理分配给村集体、涉农企业、农场主、农户,达到四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目前,光东村正以水稻为依托,走出一条产业振兴之路,正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产业兴

    为解决产业缺失的问题,光东村结合自身优势,多途径招商引资。生产有机肥料的农业科技公司、开发当地民俗风情的旅游公司,一个个企业正落户光东村。村干部的干劲儿足了,村民们的思路也“通”了。

    光东村25户农户将自家庭院改建成别具特色的农家旅馆。朝鲜族民俗旅游公司成功入驻,100余家旅行社签订旅游用餐合同。农民们自发组织了舞蹈队,为游客提供歌舞表演。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村集体经济上升到20余万元。

    和龙市东城镇镇长郑光俊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的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提升。环境好了,相关的产业就能发展起来了,光东村专门成立了民宿旅游合作社,民宿游逐渐搞了起来。旅游和休闲农业结合起来,旅游产业变得更为丰富、立体。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郑光俊表示,光东村未来将打造一个多方面发展的朝鲜族民俗旅游村。

    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和龙市大力推进“电商+产业+项目+合作社+贫困户”的电商扶贫模式,深度发掘各村产业优势、产品资源,逐步整合带动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村合作社、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产品订购、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众多农产品实现了互联网转型,线上销售不断增长。

    光东村顺应时代潮流,鼓起改革的勇气、激发创新的智慧,奋力闯出新路子、开拓新境界。如今的光东村,与歌曲《红太阳照边疆》所唱的一样,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今天的光东村已然成为“百度”里的明星村。集民俗旅游、观光体验、风味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村田园旅游新区,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新道路。

    改革开放40年来,从光东村到延边州再到整个吉林大地,奋进的激情与力量正在升腾,从促进粮食增产到打造粮食品牌,从补农村短板到发扬乡村长处,从“厕所革命”的“小民情”到实现农民幸福生活的“大民生”,光东村,正为乡村振兴拓路开山,为延边经济腾飞提供坚实样本。

踏印40年 富美乡村扑面
披荆斩棘 踏浪前行
小岗村:农村改革再争先
塔元庄:集体经济“节节高”
赤溪村:产业兴旺摘贫帽
下姜村:致富梦开始的地方
光东村:乡村秀美稻花香
绿色发展 村美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