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绿色发展 村美民富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 民生周刊 》(

    绿色发展是未来农村一个大的方向,走绿色发展道路,既带动了产业发展,又能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

    因为农村的增长快,城市的增长相对缓慢,经过若干年发展之后,将会出现城乡的相对和绝对差距都缩小。

    经历40年的发展后,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农业生产力到农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只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在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下,一些农村出现衰落的现象。农村空心化、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成为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

    而在农业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也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恶化,寻找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成为我国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未来农村向何处去?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为此,《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农村人口结构会优化

    民生周刊: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业人口进城,相应的,农村的人口在逐步减少,您觉得,这个趋势会持续吗?

    李国祥:未来农村人口会进一步减少,农村城镇化进程还是会加快。按照规律,当城镇化率达70%时,城镇化才会出现一个显著变化。现在中国的城镇化率大约60%,所以现在来看估计未来至少10年,人口是按大约1%城镇化率这个速度在增加,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特别是人才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的人口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

    民生周刊:农村人口结构会发生什么变化?

    李国祥:随着乡村振兴,农村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需要更多人才,所以年富力强的青壮劳动力也会呈稳定甚至逐步增多的趋势。

    就数量来看,外出务工人数还是会增加,但是会有一部分青壮劳动力选择留在农村。过去农村的青壮劳动力基本都会选择外出务工,只剩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以后这个结构有可能会改变。会有一部分年轻人留下来,还有一部分城里人可能会到农村来发展。

    国家现在鼓励教师、律师、规划师、医生等回到农村,过去是向城市汇集,现在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政府会采取一些政策措施,让一部分专业性人才能够回流或者下乡。

    当然,大规模的回流是不太可能的,只是相对来说结构会有变化,比如说整体农村人口在减少,但是专业化人才不减反增。

    绿色发展落地

    民生周刊:现在科技、信息技术等发展很快,对农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农业的现代化将如何推进?

    李国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这两大技术,应用到农业农村现代化上,会带来产业的变化。农业产业,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力,之后机械化替代劳动力,像收割小麦,需要的劳动力就非常少了。机械化、信息化后面又出现智能化,像现在的无人机、无人驾驶等。

    另外生物技术的应用,在产业上表现得也比较明显,比如,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业融合等。比如过去主要靠化肥农药增产,现在有了有机肥,走绿色发展道路,既带动了产业发展,又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农业农村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除了经济方面,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态等方面都会有较大影响。

    民生周刊:农村绿色发展如何实现?

    李国祥:绿色发展是未来农村一个大的方向。像化肥农药肯定会进一步减少,减量使用。这一方面是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驱动;另一方面就是生态环境强调农业的可持续性,因此我们的农业科技现在就发生变化了。

    我们现在出现的环境问题大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副产品,如麦秸、养殖业排泄物等没有资源化利用,同时形成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农村生活污染,农村垃圾、污水没人管;三是农村的产业发展,一些污染企业被城市淘汰,转移到农村去了。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治理了。首先要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比如,进行资源化利用,把化肥变为有机肥,农作物秸秆要么填埋,要么拿去发电。然后改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最后,对于农村的企业,要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进行环保监管。只有这样,农村绿色发展才能落地。

    城乡差距缩小

    民生周刊:城乡差距、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一直存在,今后,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吗?

    李国祥:我认为城乡的差距,或者说相对差距,可能还会持续缩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绝对差距也可能缩小。

    比如,改革前城乡居民收入也存在差别,但相对较小。改革初期,农村改革早,成效显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态势,曾下降到2:1以下。后来城镇改革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最高峰时高达3.3:1,现在大概是2.7:1,也就是说相对差距在缩小。

    绝对差距是农民与城镇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目前看相对差距在缩小,但是绝对差距还是在扩大。不过因为农村的增长快,城市的增长相对缓慢,经过若干年发展之后,将会出现城乡的相对和绝对差距都缩小。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其实有一部分乡村现在已经与周边的城镇高度融合发展,就是说现在乡村和城镇有着较为严格的区分,未来可能就无法区分,你说它是城镇可以,说它是农村也可以。

    民生周刊:您说的无法区分指的是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都已经能和城市相媲美吗?

    李国祥:是这样的,还有一个就是在整个中国城乡形态上,有的农村更像城市,有的城市更像农村,特别是一些小城市、小城镇。这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区分,而是绝对差距缩小的过程。     

踏印40年 富美乡村扑面
披荆斩棘 踏浪前行
小岗村:农村改革再争先
塔元庄:集体经济“节节高”
赤溪村:产业兴旺摘贫帽
下姜村:致富梦开始的地方
光东村:乡村秀美稻花香
绿色发展 村美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