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下姜村:致富梦开始的地方

下姜村,是梦开始的地方,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这里一步步成为现实。

□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 民生周刊 》(

    在下姜村,有个“思源亭”,亭子里有一块石碑,碑上的内容,村里人几乎都能背下来。

    这是一封信,习近平写给全村人的信:“下姜村党总支、村两委:来信收到,读来十分亲切。我在浙江工作期间,曾4次到下姜村调研,与村里结下了不解之缘。转眼间,我离开浙江已经4年了……请转达我对全村干部群众的问候,祝愿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时间回到2011年,彼时习近平已经到中央工作,老支书姜银祥代表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给他写了封信,表达了乡亲们对他的思念之情,还向他汇报了村子的新发展,期盼他有时间再到下姜村看看。

    “哪想到他很快就给我们回信了!”说起当时的情景,老支书十分激动,“收到信后,全村人都特别感动,像过年一样高兴。”

    当了28年村支书的老支书在2011年退休后,他主动向村委会请缨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如今掩映在翠竹下的思源亭,成为老支书讲解下姜村历史的必经之地。

    随着来下姜的游客越来越多,老支书每一天都忙碌着,村里的观景台、大果园、文化礼堂、新农村展示馆……从淳安县西南部深山里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发展到如今的全国生态家园建设先进村、浙江省文明村,老支书见证了下姜村的翻天覆地,他想把这些故事讲给每一个来到下姜村的游客听。

    美丽乡村

    以前的下姜村什么样?

    年近古稀的老支书回忆起过往:“2001年之前,村里有100多个露天厕所,再加上家家户户散养生猪,整个村臭气弥漫、污水横流,垃圾四处堆,蚊蝇满天飞,村民的肠道疾病不断。”不仅村庄环境差,当时村里还流传着“土厢房,半年粮,烧木炭,有女莫嫁下姜男”的民谣,穷困的村民只能靠“伐薪烧炭”维持生计,树还没长成材,就被砍来卖掉或当柴火。

    解决问题从哪里开始?老支书把村民们召集起来,率先砸掉了自家的露天猪圈。村干部挨家挨户地上门做工作,最终拆掉全村154个露天猪圈、露天厕所和露天牛棚。

    2003年6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序幕拉开。2004年,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亲自指导下,下姜村村民家修建起沼气池,同时配套改造好厨房、卫生间、猪圈与沼气池相通。最终,下姜村成为“沼气生态示范村”,污染得到了控制。随后全县两万多农户也用上了沼气。

    村民姜祖海建起了下姜村第一个沼气池。“最多时,全村有65户人家使用沼气,每年节省用电9000度,节省液化气6000公斤。”做了20余年村会计的姜祖海十分会算账:农民使用沼气做燃料,每年能节省300元。以每个沼气池年产沼气365立方米计算,一个农用沼气池一年可减伐林地3.5亩,减排污水146吨……推广使用沼气之后,下姜村附近的340亩山林得到了彻底保护。

    2011年,浙江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下姜村先后编制完成了《美丽乡村精品村总体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景观规划》等六大规划和35项水利、交通、道路等项目设计方案,全力推进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村里的建设热火朝天,房屋立面,庭院改造,围堰建设……村民精心爱护的绿水青山,是今时今日下姜村展示自我的“金名片”。

    如今村民经常站在廊桥下向过往的游客介绍村里的变化:“‘五水共治’后,村里的猪圈集中搬迁到了外围”“家家户户不仅粉刷了外墙,门口一排还镶嵌了1.3米高的炭化竹作为装饰,城里客人直说漂亮”……

    穿村而过的凤林港溪,犹如一面明镜倒映出整村的景致。漫步下姜村,见不到一片废纸和垃圾。“乡风文明改写了村民的精神风貌,家家户户不仅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收拾得很干净,而且基本上人人都能讲几个有关下姜村的小故事。”前任村支书杨红马回忆起2016年时的下姜村说。

    党员带头

    在下姜村文化礼堂大门口,一边挂着鲜艳的党徽,一边写着习近平在下姜村关于做“四种人”的论述。“我们经常来这里走一走、想一想。”去年就任村支书的姜浩强说。

    下姜村的党员如今依然记得:2005年,习近平来下姜时强调,要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2006年,习近平来下姜时要求,党员干部争做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和群众贴心人……下姜村现在有43名党员,他们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坚持党员带头干,带领群众一起干,让群众真满意、得实惠。

    “思源亭”边上,有一家“望溪农家乐”,是2011年姜祖海带头建起来的。“开农家乐,前期装修、买家具,投入要好几万,村民怕亏本,有顾虑。我是党员,当然要带头干。”姜祖海说。

    姜祖海的两个儿子在县城里买了房,平时家里就老两口在。如今,农家乐每年的收入有6万多元。看到姜祖海的农家乐生意红火,村里的农家乐一下多了好几家。“现在村里有31户已经建起了民宿、农家乐,有近300个床位,可以容纳1000多人同时用餐。”如今担任下姜村民宿协会会长的杨红马介绍说。

    “我当支书的时候没干什么大事,就是带着村干部扫了3年的地。”杨红马回忆起2015年时的场景还有些“不好意思”,党员干部带头承包各个区域清扫垃圾,天天清扫。刚清扫完毕,村民又开始丢,只能回头继续扫,再扔再扫,“几个回合下来,村民们脸上都挂不住了,村里卫生情况从此变得越来越好。”

    杨红马说,当年村里推动规模化种植经济果木时,要把村民土地经营权通过流转集中起来,开始也费了一番功夫,全靠党员带头,才推动了工作的开展。“我们第一个葡萄园的220亩土地,用了近4个月的时间才流转成功。但这个葡萄园建成后示范效应很好,后来的草莓园、桃园就非常顺利了,一个星期就全部流转好了,因为老百姓看到,我们确确实实在为他们做实事。”

    据了解,土地流转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园后,村民每亩土地每年能拿到1200元的租金,外加分红,比原来种粮的收入还高。另外,在家的村民还可以到各个基地打工,每个月拿工资,又是一笔收入。“绿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银山”。

    从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到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再到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天的下姜村不但成了经济示范村,也成了党建示范村。

    感恩传承

    2017年11月9日,下姜村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寄来亲笔签名的十九大首日封,让下姜村民倍感激动和振奋,应村民的要求,下姜村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下姜感恩日”,以此激励干部群众饮水思源、心怀感恩、励志奋进。

    据了解,随着下姜村乡村旅游知名度的进一步攀升,今年前10个月游客接待数量达到创纪录的40余万人次,远超去年全年接待游客16万人次的总量,旅游经济收入达到2371万元,同比增长12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27992元。同时,村里还引进知名民宿品牌,建起杭州书屋,开起奶茶店、特产店等,旅游业态更加丰富。

    “游客变多了,环境变美了,农民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姜浩强说,下姜村下一步的目标是继续延长产业链,辐射带动周边村镇共同富裕。

    “以前的下姜村啊,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尤其是下过雨之后,就变成了烂污泥,是真的穷啊。”11月9日,淳安县下姜村迎来了首个感恩日暨第一届邻里节,73岁村民姜金田走上“下姜发展谈心里话”的讲台,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讲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如何从贫困走向富裕:“村里环境大变样,淳杨线直接通到家门口,好多人都回来在家门口赚钱,想想现在的日子,那真是幸福啊!”

    豁然开朗的山坳里,宽阔的溪水沿着长长的埠头潺潺而流,烟雨蒙蒙的溪面上,鸭子欢快嬉戏,白墙黑瓦的民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下姜村,就是一幅美丽的“山居图”。

    一步一个脚印走遍下姜村,每个角落有过去的故事也有现在的故事。下姜村的村头矗立着六个大字“梦开始的地方”,老支书的故事讲解时常从这里开始。下姜村,是梦开始的地方,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这里一步步成为现实。

踏印40年 富美乡村扑面
披荆斩棘 踏浪前行
小岗村:农村改革再争先
塔元庄:集体经济“节节高”
赤溪村:产业兴旺摘贫帽
下姜村:致富梦开始的地方
光东村:乡村秀美稻花香
绿色发展 村美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