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赤溪村:产业兴旺摘贫帽

一个普通小山村的变迁正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缩影,从全面脱贫到如今美丽乡村,赤溪村亲历了这一伟大历史进程。

□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 民生周刊 》(

    历经10年“输血”就地扶贫、10年“换血”搬迁扶贫、10年“造血”“旅游+产业”扶贫的艰苦历程,赤溪村走出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路子。

    从北京出发,一路往南,辗转11个小时,记者抵达位于福建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的赤溪村。

    这是一个平凡的村子,也是一个不平凡的村子。从默默无名的小村庄到“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发展变化吸引了太多人。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赤溪村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赤溪村乡亲们祝贺摆脱贫困,并叮嘱他们要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

    中国矢志扶贫30多年,让贫困地区的人们自己站立起来,一个普通小山村的变迁正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缩影,从全面脱贫到如今美丽乡村,赤溪村亲历了这一伟大历史进程。

    返乡青年

    “今年营业额做到350万元左右,由于今年茶青成本高,利润和去年差不多,40多万元吧。” 杜赢向《民生周刊》记者介绍,“茶叶卖到山东、河南、河北等十几个省份,北京望京茶城还有两个客户。”

    90后的杜赢是赤溪村第一个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从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毕业后,他带着女朋友回到家乡。如今,女友早已成了妻子,儿子快4岁了,在村里上幼儿园,他经营的赤溪茶叶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有两个门面房、600多平方米标准化厂房、100多亩茶叶基地。

    杜赢说,这几年福鼎白茶知名度已经打开,走到哪里大家都知道,赤溪村所在的磻溪镇作为白茶核心产区,公司的发展比2013年刚回村更好了。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不炒、不揉、不杀青,工艺比较简单,我们不少企业都统一授权使用‘福鼎白茶’标志。” 杜赢介绍。

    “游客多起来了,带动了村里其他产业的发展,人气旺了,不愁挣不了钱。”吴金国经营着赤溪村另外一家有茶叶生产许可资质的工厂,1975年出生的吴金国也算是返乡创业,回到村里后,他将3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进行翻新改造,虽然目前还是家庭小作坊,但是专业制茶设备齐全,走进白茶储存车间,一股茶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白茶是最天然、最自然的茶类,我现在只有20亩自有茶田,原料大部分是从村里茶农手中收购过来的,今年营业额会突破100万元!”在茶厂的展厅里,喝着自产的白茶,吴金国向朋友们介绍道。

    茶当然不是村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尝尝这个白茶,人要趁年轻多赚点钱。”1986年出生的吴雪兰是土生土长的赤溪人,在赤溪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一楼,她负责当地某品牌白茶展示厅的接待工作。

    她如今是两个孩子的妈妈,10岁的儿子在县城小学上全托班,5岁的女儿就在村里上幼儿园。

    去年,她与丈夫租下村里一间闲置的旧木房子,拿出6万元装修后,开起了农家乐饭店,6张桌子,丈夫是掌勺大厨,雇了一个洗碗工,也是本村人,小本买卖雇不起太多人,农家乐距展厅走路5分钟,每到中午或者晚上饭点,她会赶回去帮忙“跑堂”。

    “只要人勤劳一点,致富是肯定的,从外面来的游客多起来了,挣钱的机会很多。”谈起家里的收入,吴雪兰很自豪:展厅接待工作每月2300元,兼职打理“三有书屋”每月300元,饭店每月还有过万元的进账,采茶旺季还要上山摘“头茶”,收入也很可观。

    以前,她与丈夫也外出福州打工,每月4000元攒不下钱,村里发展好了,小两口一商量,返乡创业。

    吴雪兰的选择是对的,姊妹都羡慕她的幸福生活。村里现在有8家农家乐饭馆,她是唯一一家有特色的木头房子餐馆,门前一条溪流缓缓流淌,溪水清澈见底。

    “造血式”的产业扶贫

    赤溪村是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一个畲族行政村,位于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西南麓,九鲤溪和下山溪绕村而过,境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茶叶竹木、淡水养殖、水利矿藏等资源,森林覆盖率90%以上。赤溪曾有14个自然村,目前是408户1806人,其中畲族村民802人,占了40%多。

    “赤溪村30多年脱贫攻坚工作主要经过3个阶段,从‘输血式’就地扶贫到‘换血式’搬迁扶贫,再到‘造血式’的产业扶贫,老百姓干劲越来越足。”赤溪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介绍,“依托乡村旅游带动,去年我们村集体收入8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640元。”

    自1994年起,下山溪等12个自然村陆续通过造福工程搬迁至中心村,彻底告别了穷山恶水。2011年,赤溪被确定为省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由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开展为期3年的挂钩帮扶。此后又陆续给予各种政策和资金扶持,改善基础设施状况,尤其是打破交通瓶颈,帮助赤溪驶上发展快车道。

    历经10年“输血”就地扶贫、10年“换血”搬迁扶贫、10年“造血”“旅游+产业”扶贫的艰苦历程,赤溪村走出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路子。

    “如果你懒,那是没有办法的,救困不救懒,我问过村民,清明前后,夫妻俩最好的一天能挣到1600元,早上6点出去,下午4点回来,把茶青直接卖给茶商。”11月29日,在赤溪村村史馆,福鼎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潘其信向记者介绍说,“只要你勤快,你都可以找到改变自己生活的渠道,如果你思想上等靠要,那就很难,习总书记《摆脱贫困》这本书渗透着现代精准扶贫思想。”

    为了更好地服务旅游项目发展,村两委成立赤溪村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科学分解村两委成员工作,制定了以促进旅游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如今的赤溪,村民们逐渐形成“要钱要物不如要发展要项目”的共识。

    乡村旅游

    这哪里像一个传统的村庄?如今,走在村子的赤溪村长安新街上,水泥路面,平坦硬实。两侧多为三层小楼,一楼是店面,二、三层为旅店,路灯、垃圾箱、指示牌、停车位,井然有序。

    山里天黑得早,6点刚过,路灯就亮了起来,村部门前,20名中年妇女在跳广场舞。11月底,这里是旅游淡季,小孩子在干净的主干道追逐玩耍,有村民在路灯下打羽毛球,三五成群,村民在自家门口拉家常,一片祥和。

    磻溪镇镇长助理蔡敏说,赤溪村要围绕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坚持以农渔茶果竹、种养加文娱等产业来支持旅游业发展,引导群众主动融入农家体验、农家乐、特色民宿、农家小超市等配套服务业,融入福鼎市全域旅游发展。

    2016年,赤溪村与太姥山旅游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赤溪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加强对赤溪旅游的规划、整合、打包和投资。

    “目前赤溪村以资源入股方式占股20%。未来预计会调整提升村占股到49%。”赤溪村第一书记陈双杰说,“玻璃栈道会在春节前后向游客开放,通过狐狸岗玻璃观景栈道及景观索桥带动赤溪东岸景观带建设,发展集旅游、摄影、山地运动等为一体的特色景区。”

    在景观索桥,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给长120米、宽2.2米,主跨长度70米的索桥铁链刷防锈涂料,走过索桥,另一拨工人正在埋设登山步道管线,通过登山步道可以直达玻璃观景栈道,虽然还没有对外营业,已经有不少从市区赶来的游客到这里先睹为快。据了解,规划登山步道950米,游步道750米,观景栈道200米,悬空高度约100米。

    “以赤溪旅投公司为载体,整合包装村内的杜家古堡、下山溪、天州溪等资源;立足赤溪畲族文化、扶贫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等,加快发展文旅结合项目,招商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建设文创基地。”杜家住说。

    始建于明末清初的赤溪杜家古堡民居经过两年的抢修,也将正式对游客开放,以赤溪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大戏即将上演。

踏印40年 富美乡村扑面
披荆斩棘 踏浪前行
小岗村:农村改革再争先
塔元庄:集体经济“节节高”
赤溪村:产业兴旺摘贫帽
下姜村:致富梦开始的地方
光东村:乡村秀美稻花香
绿色发展 村美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