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博士生返乡笔记的真实与虚空

生活的逻辑比田园挽歌残酷,也比知识者的自艾要真实。真实的白描下,博士生返乡笔记其实不过抒发了一种虚空的诗性。

作者 刘洪波(媒体评论员) 《 民生周刊 》(

    这个春节,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火了。我想,这不是一次被策划的火,而是因为笔记的内容击中了人们的心。大概也只有在春节的时候,这样的文章才会产生效果。在这个时节,太多出门在外的人回到了家中,这是返乡博士生的同类人群,数量巨大。

    这篇笔记有为什么回家过年、旅途交通、乡村人际关系、车房妻,最后是知识不仅未能改变财富命运,而且使家庭愈发贫困。笔记虽然还不能说是一篇综合性的返乡报告,但也还算是内容丰富。不过,在传播的过程中,其他的内容基本被忽略了,而知识的无力得到了正视。

    我宁愿相信,博士生对知识无力感的感慨不是一种叙述的夹带策略,而是一种真实的个人想法。但这一感慨被强化传播,体现了社会知识生产的逻辑,和社会话语权的分配秩序。一个初中毕业生十几年后有车有房,仍然摆脱不了知识生产和话语权中的弱者地位,他快乐也罢,郁闷也罢,表达也罢,不表达也罢,声音都会消失。

    一个博士生哪怕一无所有,仍是知识生产和话语权、社会注意力分配中的强者,他对知识无力感的感慨,会变成一件大事。在乡村,一个人也许读书读穷了家庭,但只要读书“出息”了,这个人和他的家庭仍是受羡慕的。即使以最粗俗的眼光来看,知识在金钱上的兑现也终究可期,而且读书所带来的社会门槛效应也非一般打工仔可比。唯其如此,才可以理解为何今天即便蓝领技工高薪且稀缺,大学有就业难,大学仍比技工学校要热门得多。

    博士生返乡对知识无力感的倾吐,与任何读书无用论的倾吐,以及约30年前“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感慨一样,可能不无反映短暂现实的意义,但不过是“知识迅速兑现其金钱价值”的意愿,以及剔除社会关系中所获之后的一种撒娇。尽管这种倾吐未必不真诚,但也大多基于知识者本位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因话语权的扩张而比普通人的感受显得更合理,也更能形成舆论力量。

    乡村的瓦解总是伴随着田园挽歌,工业化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曾经发生。工业化使城市吸空乡村的人口和财富,造成乡村的衰败,使乡村人际关系重构,使陌生人社会的交往准则扩大为社会习常。即使唱着田园挽歌的人也是不会逆流而动的,否则那些从乡村出走的人何不返回呢?乡村的吸引力,大概要城市化成熟到使乡村的人口密度下降到十里无人的水平才会变得强起来。这个过程中,充满人的命运的辛酸,乡村文化的凋落,甚至如羊吃人般的压迫,左翼视之为人道的痛苦,右翼视之为必然的代价,而在城市里位置低下的“农民工”则既感受到了不平,同时也做出了脚的投票,他们仍然在离开故乡。

    乡村,回得去也好,回不去也好。这当然不能给城市的不平提供任何合理性的证明,但生活的逻辑比田园挽歌残酷,也比知识者的自艾要真实。真实的白描下,博士生返乡笔记其实不过抒发了一种虚空的诗性。

村民向大衣哥“索车要钱”只是玩笑吗?
博士生返乡笔记的真实与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