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微博反腐”

关联词:炫富门、表叔、房叔、不雅视频

□ 本刊记者 陈沙沙 《 民生周刊 》(

    如果“围观”成为一种力量,“倒逼”成为一种利器,微博审判下的谣言与暴力又该何去何从?

    “去发条微博吧。”

    从“炫富门”到“天价枣糕”,从“表叔”、“房叔”到“兰州市长”,从纪许光“赴渝举证”到罗昌平“实名举报”…… 2012年,公众猛然发现 “微博”真的给力了。

    自年初到年末,“微博反腐”屡试不爽,19名官员栽在140个字的“流弹”下,犹如接力赛般交错登场。人们震惊于“坑她爹”的官二代,淡定于“衣不蔽体”的雷政富。“又是一起微博爆料,又是一段不雅视频,又是一位政府官员,又是一片舆论哗然。”

    纵观四起的微博反腐,不难发现其相似的发酵过程:知情人士爆料——微博广泛转发——媒体随之介入——官方展开调查。

    “小号”、“大V”成为信息传递的链条,@、私信化作奔走相告的渠道,微博正以廉价、快速、安全的特点,裹挟着澎湃的网络民意,绕开官官相护的公信质疑,逆袭传统的反腐战场。

    如今,“微时代”给抛头露面的官员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经得起围观、捱得起板砖、晒得起账单,更要hold得住公检法的调查。

    事实证明,微博已取代天涯网、各地方论坛和民间维权网站,成为重要的网络举报途径。目前开通的以“反腐”为名或主题的微博已超过800个,反腐相关微博内容近百万条。

    与此呼应,来自上层的公检法机构也演绎了一场广开微博的“基层革命”。《2012年度新浪政法微博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通过新浪认证的政法微博数量达17550个,其中政法机构官方微博11450个,公职人员微博6100个。

    然而,剑有两刃,迎来“人人手握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自由”,微博运动式的反腐也遭到信息泡沫真假难辨、人肉搜索频现误伤的质疑。前有冒充李琢的“官场现形记”,后有躺着中枪的“庐江官员6P门”。

    12月3日,网上一篇名为《网上又流传官员艳照,疑似河南林州卫生局纪检书记》的帖子,引来网民强烈反响,并积极转发微博。两天后,经媒体调查,林州市卫生局纪检干部冯某已经和照片中的女子闪电结婚,情节跌宕起伏,令看客目瞪口呆。

    对于这场风生水起的运动,人们不禁驻足反思:在“被选择”与“被鉴定”的偶然性下,微博反腐是“主力”还是“补充”? 当网络反腐的狂欢徐徐展开,常规反腐渠道的不畅是否有待改进?如果“围观”成为一种力量,“倒逼”成为一种利器,微博审判下的谣言与暴力又该何去何从?

词别 2012
“十八大”
“异地高考”
“微博反腐”
“延迟退休”
“莫言”
“活熊取胆”
“看海”
“正能量”
“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