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铸造盲人心中的灯塔

实习记者 郭璇 本刊记者 崔银娜 《 民生周刊 》(

    海伦·凯勒曾说,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成为一座光辉四射的灯塔,为我照亮人生和心灵的最清晰的航线。

    海伦·凯勒的话道出了阅读对于失明的人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作用。用爱温暖黑暗中的心灵,用书籍点亮心灵的灯塔。

    1994年,国家为了解决盲文图书体积比较大、价格昂贵、盲人难以承担的现状,在北京卢沟桥建立了一个盲文图书馆作为书库,把盲文图书集中在这里,供全国盲人免费借阅。由于场地限制,图书馆没有现场阅读的空间。

    今年,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残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建成,一个可供盲人交流学习的综合性平台对外开放。新馆不仅提供了到馆阅读服务,还增设了多种体验展馆以及教育培训课程以丰富盲人的文化生活。

    10月15日,是全国盲人的节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虎坊路附近的中国盲文读书馆,感受温暖,感受黑暗中的心灵灯塔。

    体验盲人生活

    四周一片黑暗,没有一丁点光亮。通道的宽度导致不能以双手同时触碰到两侧的扶手,只能一点点往前挪动。脚下的路忽然从平坦变得起起伏伏,耳边也随之响起汽笛声,仿佛置身大海上的一叶扁舟;忽然脚下的感觉变换成了厚厚的草甸,手边可以毛到一根根竹子,耳边伴着鸟儿悦耳的鸣叫声,又如同处在森林深处……

    这是记者在视障文化体验馆中的感受。虽然这一时的体验不足以体会盲人生活的全部,但也让记者感受到他们的不便。

    一位盲童家长对记者说,盲人对自己身边的人是非常依赖的,以外出为例,虽然有的马路上设有盲道,但占盲道现象非常严重。“孩子在天坛附近散步,有时会被占道的车和石头碰到。盲杖都折了好几根了。”

    帮助盲人需要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盲人图书馆正是基于此,启动了文化助盲项目,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当盲人在搞研究时,图书馆会为他请全国的专家做专业咨询;当他们想要读书时,图书馆志愿者会帮他读出来。

    当然为了保证文化助盲项目的效果,对于专业志愿者的招募条件也近乎“苛刻”。为盲人朋友们读书的志愿者,需要有专业的播音知识和工作经验。为盲文书籍提供校对服务的志愿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以确保校对的准确性……

    图书馆目前正式被授予为“关爱残疾人——阳光志愿助残基地”。并以之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盲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切实为盲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用手“看”世界

    图书馆中有一个特别的展馆——触觉博物馆。东城区盲协陈燕女士介绍,“博物馆非常好,能摸到很多东西。想摸什么都摸得到,大家去体验一下。”

    戴上定位耳机,走到展品旁边,耳机中会自动响起展品的介绍。从中国古代文明浮雕,到展示着长征二号火箭和T3航站楼的中国现代文明展区,再到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世界文明复制品——盲人们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抚摸感受着。也许是因为他们看不见,所以盲人的触觉异常灵敏。他们有着一套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用手告诉大脑——每一个艺术品的模样。

    手指就是盲人的眼睛。他们用手感受触摸大千世界,更用手学习文化知识。在图书馆的一些阅览室中,配备了电脑并安装了读屏软件和盲文显示器,供盲人浏览网页。有前来参观的一位盲人激动地说“这真是太好了,从来没想过我们还能自己操控电脑上网,我一定得好好学学怎么用,回去给家里也配一个。”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指出,盲人对知识的渴望,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比健全人更为强烈。掌握了知识,盲人封闭的心就能更加敞亮,就能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掌握了知识,盲人就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掌握了知识,盲人就能提高独立生活的技能,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让书香洒满童年

    据统计,在我国平均每500个盲人拥有一部盲文书籍,与健全人相比少得可怜,而盲人的文盲率接近50%,解决盲人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尤其是盲童,在孩子正在渴望阅读的时候,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工作也在开展。“爱之声”盲人有声读物出版项目的第一辑作品——“书香洒满童年”童话专辑,在盲人节当天中国盲文图书馆负一层会场举行了首发仪式。

    专辑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冰波爱心捐赠版权,由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主持人鞠萍、刘纯燕、王淏、周洲联袂录制。据悉,专辑将赠送到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各省、市、县公共图书馆的盲人阅览室和中西部地区的社区中供盲人收听 。

    金波先生在仪式的致辞中说,我们要为广大的盲童小伙伴多创作温暖、励志、向上的好作品,表达我们发自内心的“爱之声”,用我们的爱,给他们心灵的眼睛带来更多的光明。

    我国约有学龄盲童13万,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纯真、好奇。他们渴望知识、渴望快乐。由于视力的障碍,他们无法像普通小孩子一样,用眼睛观察美丽的花鸟鱼虫和雄伟的建筑。

    然而,由于盲文读物制作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高,不易大量印刷。即使可以大量出版盲文书籍,让年龄尚小的盲童,熟练掌握盲文也很有难度。基于此,有声读物成了大量未掌握盲文的盲童不可替代的学习和交流工具,是盲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遗憾的是,我国的盲人有声读物出版还处在起步阶段,每年制作有声读物仅百种、不足两千小时,完全远无法满足盲人、特别是盲童的精神文化需要。专辑的录制和发行就显得尤为及时。

    仪式上一个虎头虎脑的盲童小朋友为大家唱了一首歌曲《左手右手》,孩子站在巨大的舞台中央,毫不怯场。还与自己最喜欢的主持人月亮姐姐“拉钩”约定:今后,要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并为盲童们录制更多的有声读物。

    图书馆内还有一个特殊的展馆。这里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幅艺术作品,尤其让记者驻足的是,一幅幅挂在角落里用色大胆的画作。这些画的作者是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盲校的盲童们。拥有纯真朴素心灵的他们,用心做画笔,绘制着他们想象中的美好世界。

北京试点主诊医师负责制
铸造盲人心中的灯塔
南锣鼓巷:胡同节里的大众文化
“一张图”为民生
高雅音乐走近寻常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