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健康时报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

亲历马航失联心理救援

健康时报记者 郑帆影 健康时报驻北京回龙观医院特约记者 闫德亮 《 健康时报 》( 2014年03月27日   第 23 版)

  丽都饭店里,王健医生为家属做情绪疏导。
  闫德亮供图

  ■指导专家

  王健,马航失联心理应急保障工作组组长、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曾多次参加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青岛爆燃事故等重特大灾害心理救援工作。

  李献云,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多次参加海地维和部队烈士家属心理保障工作。

  张东,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测量中心主任、精神科副主任技师,曾参加过舟曲泥石流等灾难心理救援工作。

  陈红梅,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科主治医师、精神科硕士。

  

  ■阅读提示

  失联家属们,有的沉默不语、有的拼命刷微信,有人小声抽泣,还有的在放声大哭。不过,对于心理干预专家的态度倒是挺一致:不理解、不理睬或压根不相信心理干预的作用,“我们已经很难受了,你一个外人能有什么用?”但在近370个小时的陪伴后,大多数亲属选择了接纳、相信甚至对专家们吐露心中的秘密。这几个身穿鲜亮黄马甲的心理医生,成了他们在现场最希望看到的人。

  从心理层面上来说,20%~30%的失联家属表现为自责,独自沉溺在痛苦中,不愿被人打扰;30%~40%表现为愤怒,把飞机失联事件归于外界,抱怨航空公司信息不及时等;约10%~20%易激惹,情绪非常激动不安,发脾气、大喊大叫。

  在现场,陈红梅听到家属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他能活着回来,我一定会怎么怎么样,”这让她心里很酸楚,“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自以为自己很懂家人,忽视了和家人最简单的沟通。总是有很多借口,工作忙、压力大、他们不理解等,等到后悔就真的来不及了。心灵的创伤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抚平,默默守望,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关爱和尊重。”

  

  3月8日上午7点,媒体向社会通报马航客机MH370失联消息。11点多钟,王健医生接到电话要求赶赴首都机场,不到12点,王健就站在了失联家属的身边。跟他一起的,还有张东、李献云、陈红梅等医生。

  他们都是北京回龙观医院的心理干预医生,同时也是这次马航失联心理救援的核心力量。

  失联家属们,有的沉默不语、有的拼命刷微信,有的小声抽泣,还有的在放声大哭。不过,对于心理干预专家的态度倒是挺一致:不理解、不理睬或压根不相信心理干预的作用,“我们已经很难受了,你一个外人能有什么用?”

  但在近370个小时的陪伴后,大多数亲属选择了接纳、相信甚至对专家们吐露心中的秘密。这几个身穿鲜亮黄马甲的心理医生,成了他们在现场最希望看到的人。

  遇到重大的情感打击,当事人的心理可能会急剧退行到婴幼儿水平,心理干预要少说话,多倾听,常陪伴,表达共情。

  刚到首都机场,王健医生发现,现场并没有如想象般那么乱糟糟。“开始以为是飞机失事,名单还没有出来,家属懵了,很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就像一下子走进黑屋子,手足无措,机场环境也很嘈杂,不利于进行心理干预,所以我们建议,要把他们疏导到另外的场所。”随后,家属们被安排到丽都饭店、春晖园等四个驻地,干预专家们也都戴上心理救援的胸牌,开始巡诊。“这样能让家属明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能咨询,增加他们的心理安全感,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通过简单的沟通摸排,心理干预工作组有了初步的情况统计:从心理层面上来说,20%~30%的失联家属表现为自责,独自沉溺在痛苦中,不愿被人打扰;30%~40%表现为愤怒,把飞机失联事件归于外界,抱怨航空公司信息不及时等;约10%~20%易激惹,情绪非常激动,发脾气、大喊大叫。

  在这种情况下,“什么都听不进去只关心亲人安危”的失联家属,对心理干预是极其抗拒的,要说什么话才能安慰他们?

  “少说话,多倾听,常陪伴,表达共情。”王健医生的声音疲惫嘶哑,十天来一直没有回家的他,每天除了帮失联家属做心理干预,还必须把各个工作人员的反馈进行汇总,及时调整方案,“话说得太多了。”

  遇到重大的情感打击,当事人的心理可能会急剧退行到婴幼儿水平,许多空难家属刚开始说不出话来,拒绝和任何人交流,这是空难者家属要经历的第一个心理时期:情感休克期。

  此时的家属由于过度悲伤,身体的反应较为强烈,如浑身颤抖、喘不上气、抽搐,甚至血压升高等,心理干预要密切观察到这些反应,及时缓解他们的不适,这种状态一般要持续到三天左右。

  “所以,头几天的心理干预,就是要让家属们知道你和他在情感上是相同的,你能了解他的感受,心理术语称为共情,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从而为下面的干预打好基础。有位老太太,儿子一家三口都在飞机上,难过得浑身发抖,捂着胸口,我赶紧为她找了个凳子,并递给她一瓶水。”李献云医生说。

  陪伴也并不是简单的陪着,要渗透到生活的细节小事。从家属驻地之一春晖园菜谱的变化就能看出来。一开始考虑到家属们南方、北方人都有,菜肴的设计上有南方人喜欢的辣菜,后来发现吃辣容易上火,赶紧撤下来。家属们普遍没什么胃口,只有白米粥能喝进去,但白粥喝起来又没什么味道,心理干预工作组就建议多配各种小咸菜,家属们明显挺爱吃。陈红梅医生谈起这段挺欣慰,能吃东西才有体力熬下去,这是场精神和体力的持久战。

  “共巡诊失联家属74人次,其中两人服用助眠药,两人服用抗焦虑药。”9日到达春晖园酒店的陈红梅医生,记下了当天心理巡诊的情况。

  别小看了这种巡诊和溜达,就像在嘈杂的闹市,你看见警察是不是踏实多了。为此,他们在服装上还下了功夫,开始是穿白大褂,因为每个驻地就只有两位心理干预专家,感觉不够醒目,王健医生特意跟120借来了鲜亮的黄马甲,这样当家属需要时,一眼就能从人群中找到他们。

  一堆家属,有最悲伤的,也有相对冷静的,心理干预要先找到最冷静的人当“哨兵”,帮着专家近距离观察“目标人”。

  两三天后,王健医生敏锐地察觉到家属情绪的起伏,这和他以往处理的地震、爆燃事故等心理救援不同。那些情况下人们有准确的信息源,能真实地看到遇难的亲人;这次信息发布变化莫测,极为混乱,仅8日凌晨,航班最后一次报告位置之后的60个小时,新浪微博中的相关微博数量就多达696万条,飞机失事、劫机、迫降……有近10个事故“真相”的版本。因此,乘客家属的心理问题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创伤”,严重的焦虑、紧张情绪开始蔓延。

  这个时候干预就需要一些技术手段了,“一堆家属,有最悲伤的,也有相对冷静的,你会开始先接触哪个?”张东医生问记者。

  “当然得先安慰最悲痛的”,记者脱口而出。这是常人的想法,但最悲痛的人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伤痛中无法自拔,不见得听劝,心理干预反而得先找到最冷静的人。

  张东解释,干预专家在一进入现场就得“开启雷达”,找到帮手或是哨兵。家属往往是三五成群,此次事件中,约1/3的直系家属心理应激反应比较大,是干预目标重点人群。因此,要从这些目标人群的周围入手,找到相对冷静的人,详细了解目标人的生活背景、社会阅历和失联人的情感等,这样因人而异制订干预方法,同时让“哨兵”帮着专家近距离观察“目标人”,情绪有个风吹草动及时向专家汇报。

  “有个小姑娘,平时和父亲感情非常好,这次父亲在飞机上,我后来得知小女孩文笔不错,愿意写东西,于是就鼓励女孩每天给父亲写封信,把现在最想说的话写给父亲,我这个年纪正好和她父亲差不多,所以就进行了角色互换的干预。”

  看完信后,张东会以父亲的身份告诉她,如果我能回来,看见她健康愉快会很欣慰;如果我回不来,也会在另一个世界希望看到她能踏踏实实过日子,而不是整天沉浸在痛苦中。张东还让这女孩的老公当“哨兵”,帮忙监督她写信,化解悲伤和分离焦虑症,这样几次,小女孩的情绪就好了很多。

  同时,医生们还就近取材,为家属介绍控制情绪的小窍门。“春晖园有温泉,我会建议紧张、焦虑的家属泡泡脚,洗洗热水澡,深呼吸放松。”陈红梅说。当你感到焦虑时,流到四肢末梢的血液减少。热水泡浴可使身体恢复血液循环。深呼吸可以迫使你减缓呼吸速率,使身体相信焦虑已过去。

  纠正认知偏差就相对复杂些。王健医生介绍,一些家属会认为“家人不在了,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 这是明显的认知错误,如果不进行及时干预,这部分人很危险。因此王健医生使用了认知治疗的方法耐心地开导他们,使他们慢慢地放弃了这些念头。

  越来越多的家属开始信任专家们,主动地来寻求帮助。在王健医生的记录本上,截止17日,一天最多接待家属178人次,一共1700人次。

  心灵的创伤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抚平,默默守望,才是对家属们最大的关爱和尊重。

  通过医生们的辛苦工作,目前家属逐渐出现了两级分化的局面:一部分(40%~50%)情绪已经趋于平稳,可以接受事实,着手法律赔偿。另一部分(50%~60%),采取了消极的方式,担心撤走了今后会没人管,这也是让心理专家们最揪心的事。

  截止到3月24日12时,飞机失联已经372小时,家属失落的情绪倍受煎熬可想而知。据不完全统计,大约70%失联的直系亲属出现了睡眠问题,这么长时间不眠不休,食不知味,铁打的身体也顶不住。虽然目前情况还算平稳,但很多人身心俱疲,有的濒临崩溃。可能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一时无法摆脱悲伤的情绪,不妨先从恢复规律生活开始。陈红梅说,他们也从各个方面开始讨论如何对家属进行“后援”,比如制作些生活提示的小牌子或手册发给家属,简单提醒几点吃饭、睡觉;怎样缓解失眠。在恰当场合下,放声大喊也是发泄情绪的好方法。

  另外,建议他们可以吃一些稳定情绪的饮食,如富含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可以调节脑内神经调节物质,香蕉、核桃、奶制品、南瓜等。回家后要避免“睹物思人”,找点动脑子又能看到成果的业余爱好。

  “时间是抚平创伤最好的药方。”“家里是寻求安全最理想的港湾”。李献云医生反复强调这两句话。

  事实上,需要接受心理援助的还有很多参与事件的志愿者或关注事件的人群,“现在大家每天关注失联新闻,感到揪心、觉得缺乏安全感,这些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慢慢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去。毕竟灾难是偶然的,我们依然处于正常的社会状态中。”张东医生说。

  在现场,陈红梅听到家属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他能活着回来,我一定会怎么样,”这让她心里很酸楚,“很多时候我们总有很多借口,忽视了和家人最简单的沟通。等到后悔就真的来不及了。王健想提醒大家,对于失联家属,心灵的创伤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抚平,默默守望,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关爱和尊重。

亲历马航失联心理救援
视觉健康
扁桃体结石也会引起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