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李向东的“音乐”江湖

本刊记者 朱中原 《 京华周刊 》(

    2010年3月底,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掌门人李向东携巨款出逃。

    在中国无线音乐行业,李向东可谓呼风唤雨式的人物。他权掌无线音乐王国中枢,操SP行业生杀大权,是众多SP们竞相拉拢的对象。

    李向东的落马,对于乱象丛生的无线音乐来说,无疑于一场惊天地震。

    在整个中移动窝案中,李向东是一个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人物。他虽然只是四川移动数据部总经理,但他在业界的隐形权力,甚至一度高于他的“带头大哥”——身为四川移动掌门人的李华。

    李向东与李华,一个内敛,一个高调,二人可谓业务上的绝佳搭档。

    李向东的靠山是李华,而李华又与张春江关系密切。此外,身为中移动数据部总经理的马力是李向东的直属领导,李向东搞独立音乐王国,离不开马力的默许和支持。故此,李向东出事,其实为马力的落马埋下了伏笔。

    熟知中移动内情的人都知道,数据部是中移动的三大核心部门之一。李向东名义上领衔数据部经理一职,实际上却在经营他的“独立王国”——中移动四川音乐基地。

    无线音乐基地这一块肥肉,曾经被中移动各路诸侯问鼎,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李向东掌管音乐基地之后,自然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而李向东的落马,无异于对无线音乐增值行业的当头一击。

    提拔之际出事

    李向东是在他即将被提拔之前出走的。

    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一位与李向东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士对本刊记者说:“(李向东)低调,沉稳,能干,有战略眼光,如果不出事,他是完全有可能获得重用提拔的。”

    据这位人士透露,中移动总公司原本计划于2010年6月之前,把无线音乐基地划拨由集团公司直管,而李向东的职务级别也将由地市总经理提拔为省级总经理。然而,这一切都因他的突然出走而改变。

    一个在四川移动广为流传的情节是,2010年3月24日,国家审计署小组进驻四川移动,“周一有人来找李向东谈提升的事,周二审计署的人就来审计,第三天就发现他不见了”。

    3月26日上午,四川移动向员工传达了李向东出逃的消息,在场者无不哗然。

    据消息人士透露,国家审计署小组找李向东谈话,不过是在即将升迁前的一次工作谈话,如果早有准备,就不会采取这种方式,否则李向东也不可能这么轻松离开中国大陆。“李向东完全成了惊弓之鸟,当夜就飞走了。”

    有消息显示,李向东可能是在3月25日搭乘海航HU7752(20 : 00起飞)或南航CZ3434(21 : 15起飞)航班离开成都直飞深圳。另据报道,曾有人看到他在深圳搭乘出租车,出现在水围附近。那里是通向皇岗关口的道路,24小时均可通关。

    在通过海关或登机时,身份证和护照或许已经不起任何作用——李向东很可能是持加拿大绿卡迈过一道道通道。

    李向东涉案金额究竟几何,成为四川移动上下热议的焦点。一个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李向东涉案金额高达26亿。

    有消息称,李向东出逃时,带走现金大概有四五亿,“他找了一个中间公司汇出”。

    另有传言称,卷款数亿元潜逃的李向东在逃逸过程中已经被警方逮捕,案件正处于侦查阶段。但中移动和四川移动方面均未证实此说法。

    时至今日,四川移动方面尚未就李向东的下落,对外界做出任何回应。

    “音乐教父”之路

    四川移动及无线音乐界习惯于将李向东称为无线“音乐教父”。尽管李向东的社会知名度并不大,但其隐形权力足以令整个SP业界乃至音乐界震慑。

    李向东1965年5月14日出生于江苏启东县,曾就读电子科技大学。

    到2010年案发离职,李向东担任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数据部负责人长达十年时间,在四川移动时间久、根基深、关系广。

    在外界看来,头脑灵活的李向东为人低调谨慎,做事踏实果敢,还曾多次被中移动授予“劳动模范”等称号。而李向东为中移动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引入无线音乐业务。集数年之功,他在中国无线音乐界建立了“教父”一般的地位。

    李向东之所以敢第一个吃中移动无线音乐增值业务这个“螃蟹”,是和他内敛、不事张扬的性格有关。

    1999年,中国电信系统改革,中移动从电信中剥离出来,掌控中国移动四川分公司的李华苦于人手不足,风华正茂的李向东在一次偶遇中被李华慧眼识中。

    这一年,李向东刚过41岁。

    据说,在怂恿四川移动原总经理李华向总公司建议成立音乐基地时,李向东就是看到了当时中移动各个分公司各自为政、小打小闹的弱点,各分公司投入巨大,市场拓展却参差不齐,整合无疑是最佳选择。

    2003年可以看做是李向东命运转变的关键之年。这一年,李向东在韩国考察期间,看到当地手机彩铃业务非常成功,回国后即主动请缨,向四川移动申请开展这项业务。

    2005年4月,在李向东等人积极筹备下,四川移动向中移动总部申请建立音乐基地。两个月后,四川移动击败北京、上海等兄弟公司,被中移动确立为无线音乐产品创新基地。次年3月,四川移动无线音乐产品运营中心正式挂牌,李向东兼任运营中心总经理。

    真正让李向东一炮走红的是2006年春节,他麾下的基地12530网站与央视“春晚”同步直播,无线音乐基地一时间声名鹊起。

    “单是《吉祥三宝》一首歌的下载就在200万次以上。”当时,李向东这样对外界表示。

    到了2007年,该基地的产值已达 140亿元。

    此后,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一直在这个产业链中牢牢占据主导地位。

    据中国移动总公司财务报告显示,至2009年末,由无线音乐基地带动的音乐增值服务,整个移动网收入达到了220亿元,这个数字占中国移动总公司全年收入的4.2%、增值业务收入的16.8%,比四川移动全年的传统收入总额还要高出很多。也就是从这一时期起,人们才开始把中移动和石油、烟草等强势国企等同起来。

    目前,中移动无线音乐业务占中国无线音乐市场八成左右的市场份额,其彩铃用户数量更是接近4亿。

    据四川移动2009年9月的内部报告,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分成已成为唱片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据了华纳中国收入的29.41%,环球中国的39.49%,EMI中国的43.4%,索尼中国的50.82%,其他唱片公司的70%-80%,市场规模远超传统唱片业发行渠道。

    有媒体曾评价说:“李向东甚至可以控制唱片公司。”

    借助无线音乐基地,无线音乐从内容生产、包装、营销到消费的完整产业链条,皆已被中国移动强势掌控,由李向东直接控制。

    一个人的“音乐”

    熟知无线音乐内情的人都知道,整个无线音乐基地几乎就是李向东的“独立王国”。

    有熟知内情的四川省通信管理局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亚洲四大唱片公司总部高层来华,基本都要去拜访李向东,即使是港台一线明星到大陆做音乐推广,到了四川之后,一般不会先去拜访政府领导,而是先去拜拜李向东,可见其隐形权力之大。

    李向东的成长轨迹与中国无线音乐的成长轨迹可谓一脉相承。在这种疯狂的扩张史中,伴随着大量的行业乱象与权力腐败。

    李向东主持四川移动数据部、建设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十年,正好是移动增值业务从起步到繁荣的十年。

    中移动对无线音乐寄予厚望,希望在四川打造一个面向全国用户的无线音乐基地,全网统一运行、统一管理、一点接入、全网服务,建立一个以中移动主导的无线音乐价值链。

    这个价值链的核心,就是彩铃。唱片公司是内容的主要提供者,即一般所谓的CP(内容提供商)。这些CP们,基本都要与无线音乐基地打交道,如果要与无线音乐基地打交道,首先要与李向东打交道。

    在李向东案发后,有媒体称,2009年,中移动内部有人举报李向东操纵SP公司,为自己牟取暴利。

    本刊记者获悉,进入SP行业的要求并不高,但跟中移动合作的SP中,年收入过千万元的大公司并不在少数。

    2009年,一则中移动无线音乐彩铃收入排行榜显示,单月收入超过250万元的SP有近10家。而在该产业链中,移动网站的榜单排行及推广力度左右着SP公司的业绩。

    一位与李向东打过交道的SP运营商表示,由于中移动的绝对垄断地位,SP能否进入其掌控的音乐产业链,完全由无线音乐基地说了算,SP实际上没有话语权。

    由此,在音乐基地拥有生杀大权的李向东自然饱受SP们的追捧,这也为其日后爆出的经济问题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世间已无“李向东”?

    作为一个在中国移动省级公司的中层干部,李向东何以一手在唱片业呼风唤雨,一手操纵下游具体业务操作?

    一些业内人士将矛头指向中移动的“基地”模式。

    关于“基地”模式,中移动改革的初衷是集中采购,集中管理,提高效率,但实际操作中,因内部资源集中于一个部门和一个人之手,为相关者创造了更大的寻租空间。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移动对SP管理的分级模式和移动搜索排名亦产生了巨大的灰色监管空间。中移动根据合作SP的综合实力与增长性,将之分为优秀和普通两个等级,其中优秀又分为A、B、C级别。

    中国通信业资深人士项立刚评论说,“理论上资源会越来越向高级别SP倾斜,低级别的慢慢被淘汰。但实际上主要决定于与李向东的关系亲疏。”

    李向东并非一开始就贪欲十足的官员,他的权力贪腐,经历了漫长的发酵。

    一位SP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移动音乐基地设在成都后,全国的SP资质都由李向东一人审批,为能拿到一个SP资质,他曾几次用各种手段“接近”李向东,但都不为所动。李向东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接触几次后,他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溜溜”放弃。

    该人士表示,在音乐基地建立的前期,李向东独来独往,和单位同事也很少有交往,曾经的朋友也都渐渐淡出他的生活圈子。

    但李向东的“清廉”并未有持续多久。基地成立两年后,李向东虽然和单位同事没有过多接触,但“外面”的人却认识太多——都是对他有所求之人。全国任何一家SP服务商,如果没有李向东的批准,就无法进入移动音乐增值这个链条,面对每年几百亿元的巨大商机,谁也不想错过。

    一个在四川移动广为流传的细节是:李向东打网球,很多SP服务商们也开始学网球,李向东网球打腻了,又开始玩高尔夫,SP服务商们也弃“网”奔“高”。

    李向东的座驾是豪车两部:奔驰S级W12,路虎揽胜。另有一部价值80万的雷克萨斯SUV,但不事张扬、锋芒从不外露的李向东平时都是乘坐公司的专车,这些车子要么搁置,要么是送给其亲友开。

    由此可见,李向东即便是再沉稳内敛,也不可能是一座攻不破的堡垒。

    接触过李向东的人都认为,李向东最初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人,但是,随着他在业界的隐形权力愈来愈明显,一切显然非他能控制,SP们想要生存,不可能不拜他。如果他不接受这些“膜拜”,在目前的运作体制下,整个SP行业可能也会面临尴尬。

    所以,李向东的权力实际上来源于三方面:一是靠他的本事争取来的,一是中移动的音乐基地模式附加于他的,一是被那些SP们宠坏的。

    但愿,李向东的倒掉,意味着一个符号的终结,一个行业乱象的终结。

移动帝国反腐风暴
中移动反腐链
张春江的“电信黑洞”
李向东的“音乐”江湖
李华梦断“藩王”
中移动痛苦变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