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拉登X档案

美国人:“我们不是纸老虎”

《 京华周刊 》(

    标志性敌人的灭亡,通常最能够凝聚信心提振士气。当奥巴马总统宣布“在我的指挥下,美国发动了针对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堡垒的行动。一支美军小组杀死了本·拉登”后,全美举国欢庆。《纽约时报》评论,杀死本·拉登证明美国不是纸老虎。CNN上,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权威分析说,美国人对这一消息,从灵魂深处感到高兴,经济发展缓慢、担心失去第一大国地位、压抑的恐怖主义威胁带来的痛苦和无助,“阴郁、厄运和厌世的情绪,转眼间烟消云散”。一群群美国人自发聚集到白宫和世贸遗址旁,“USA!USA!”的欢呼此起彼伏。

    欢呼声里,更理性的声音也在变得清晰,暴力是否真能带来和平? 美国和世界是否从此美好太平?”奥巴马总统说,打死本·拉登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击败恐怖主义,不意味着“基地”没有转移到其他地方。 

    “本拉登已经死了,我们已经把他海葬了”。但是, 思想比身体更难消灭 ,仇恨不会立刻随仇人葬身海底 。10年里,人们只在4个视频、3个录像上见到过的拉登,他已经不再是恐怖袭击的具体组织者,而是一个仇恨和恐怖的思想化身。本拉登对追随者说,一生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用圣战打破了那些强国坚不可摧的神话。他向美国人说,我在加沙的兄弟没有安全感,你们就休想感到安全。这些恐怖主义思想像癌细胞一 样,哪里的人群有最强烈的不安全感,它就最可能扩散到那里。怎样才能让恐怖主义的癌细胞无处生根,无法蔓延?对美国乃至世界,这一问题,依然是有很多未知的挑战。

    拉登之死震荡美国

    本·拉登之死有助于提高美国的声誉、实力和影响力,“因为拉登长期逍遥法外,会让美国看起来像只纸老虎”。

    本刊特约记者 陈一鸣(发自美国) 本刊记者 陈城

    美国东部时间5月1日夜间11时35分,白宫。

    奥巴马身穿深色西装,系深红色领带,一脸严肃地发表声明。

    他的讲话震惊世界:当天美军在巴基斯坦击毙了本·拉登,尸体掌握在美军手中。

    “今晚,我可以告诉美国人民和全世界,美国在一次行动中击毙了‘基地’头目本·拉登。成千上万无辜男女、儿童死于他的恐怖活动。”

    奥巴马就任总统不久,便要求中情局全力追捕本·拉登。去年8月白宫获得拉登藏身地线索后穷追不舍,终在巴基斯坦锁定目标。

    “恐怖大亨”本·拉登之死,在两个国家搅起了海啸般的冲天巨浪,一个是拉登生命终结的地方——巴基斯坦,另一个是终结拉登性命的国家——美国。

    作为“9·11”事件受害国,同时也是反恐战争发起国,美国最初是以陷入“狂欢漩涡”方式迎来这轮巨浪的。

    5月1日深夜,当拉登被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一座豪宅的消息传来,美国上下沸腾了。

    一时间,美国几乎所有的频道、所有的版面、所有的主页,都在传递着胜利的消息。

    拉登死了,美国人笑不出来

    奥巴马发表讲话时,华盛顿白宫外,成千上万兴奋的民众聚集庆祝,无数面星条旗迎风飞舞,“美国、美国”的口号冲破夜空。

    “93次航班家属会”主席戈登·费尔特说:“这无法减轻我们的痛苦,或令我们的亲友起死回生,但‘9·11’事件策划者和全球恐怖主义代言人无法再散布罪恶,这令人宽慰。”

    93次航班是“9·11”事件中遭劫持的美联航空客机,袭击目标原本是白宫或国会大厦。机组人员获悉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遇袭,试图夺回客机控制权,最终机毁人亡。

    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一份声明中说:“纽约人已为这则消息等待将近十年,我希望它能给所有2001年9月11日失去亲友的人带来安慰。”

    纽约曼哈顿时报广场上,路人击掌相庆,用手机拍下户外电子屏幕上的滚动新闻——“奥萨马·本·拉登遭击毙”。

    “我不知道这是否会让我们更安全,”有美国市民接受采访时说,“但本·拉登死讯向全世界恐怖分子传递一个信息,他们会遭抓捕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今晚,我们首先想起那些遇难者……”作为“9·11”恐怖袭击亲历者,纽约市消防员施佩希特等待这一刻已近十年。

    数千计民众聚集在世贸中心遗址“零地带”,对纽约人而言这里有太多痛苦回忆。

    作为“9·11”事件的亲历者,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也出面了。他将拉登之死视作“重大成就”,“对美国及全球热爱和平的人们是一个胜利”。

    美国是一个宗教色彩相对较重的国家,绝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并且不乏笃信之人。根据基督教教义,基督徒是不能为有人被杀而欢呼的,哪怕这个人是敌人。因此,华盛顿和纽约的欢呼声还没有完全消退,质疑声便来了。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一位丈夫死于“9·11”的中年妇女说,“看到人们欢庆的场面,我眼前浮现的却是世贸大厦倒塌时的惨状”。她认为,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在世贸大厦原址欢呼雀跃,都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一名网友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话说:“我哀悼成千上万逝去的宝贵生命,也不会因一个人的死而欣喜,哪怕他是敌人。冤冤相报只能让仇恨加倍,让一个没有星光的夜晚更加黑暗。黑暗不能驱逐黑暗,唯有光明可以;仇恨不能驱逐仇恨,唯有爱可以。”

    对拉登之死带给许多美国民众的复杂心理和矛盾纠缠,一位法律界人士痛苦地写道:“我只能说服自己:我们欢庆的不是死亡,而是正义得到伸张。”

    其实,许多美国人在拉登死后笑不出来,还有出于对“基地”组织等恐怖势力发动报复的担忧。事件发生后,《纽约时报》连续三天的评论调门都是强调国际反恐形势可能会愈发严峻。

    本·拉登死了,而且死得毫无还手之力,但美国人显然没有从恐怖袭击带来的噩梦中缓过劲来,以至绝大多数媒体将注意力放在了国际恐怖势力是否会对美国公民和利益造成新一轮威胁上。不公开拉登死后的照片、将拉登的遗体葬在海底……这些举措实际上也体现出美国官方同样在担心报复,而故意压低拉登之死对其同情者的情感刺激。

    《华盛顿邮报》和皮尤中心的联合民调显示,本·拉登被击毙后,认为美国将在阿富汗战争中最终取胜的美国民众显着增加,但大多数美国人仍认为本国所受到的恐怖威胁不会减少。仅有5%的美国人认为,本·拉登之死意味着恐怖威胁的彻底消失,而认为美国将需要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的美国人高达85%。

    除了担心恐怖分子的直接报复,《华尔街日报》还从财经角度分析说,“本·拉登之死将给已经动荡不安的中东和北非带来更大的不稳定,对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这意味着潜在的油价上涨和更多的经济摩擦”。

    事实上,就在这最初的狂欢过后不久,媒体和民众立即堕入了纠结的深渊。

    围绕拉登之死的争议,像一波接一波的巨浪冲击着美国社会。

    美政府反恐“合法性”遭质疑 

    击毙本·拉登是否合法?

    这个问题源于白宫在披露拉登之死细节时,诸多前后不一的说法。媒体从官方闪烁其辞中,捕捉到许多影影绰绰的疑窦,从而发出了这一关键之问。

    据美联社报道,奥巴马的首席反恐顾问布伦南5月2日曾对媒体报料说,拉登本人与突击队员发生了交火,并把自己的妻子当作人体盾牌。当时布伦南还嘲笑说,拉登是个“躲在女人身后的人”。

    然而,据《纽约时报》报道,白宫发言人卡尼3日宣读一份国防部提供的简报时又说,拉登被击毙时并未持有武器,海豹突击队员在一楼与建筑内的武装分子发生了交火,然后上楼击毙了拉登。

    外界没想到的是,卡尼的话也不是最终版本。随后,美国媒体报道说,其实在拉登豪宅的一楼,也没有发生特别激烈的战斗。更离奇的是,巴基斯坦媒体引述巴军方掌握的拉登妻子的话说,拉登先是遭到海豹突击队生擒,然后才被枪决。

    美国媒体注意到,白宫对细节的反复校正,涉及击毙拉登的诸多法律问题。有战争法专家指出,如果拉登当时没有携带武器的话,将其击毙的合法性就应受到质疑,人们会问:“为何不把他活捉?难道就是因为活口对美国来说是个烫手山芋?”

    不过,很快又有专家出来解释,说拉登是个极为危险的人物,“如果他向手下人点个头,或者做出冲向书柜和其它家具的动作,或者本身就穿着自杀式背心,那么将其击毙就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

    更多人关注的是,神秘的拉登是如何被美军发现的?

    《纽约时报》5月4日的一篇文章提出,情报部门之所以能够最终找到本·拉登的藏身之处,其实许多线索是从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的恐怖嫌疑犯口中“撬”出来的。文章追问:对落网的恐怖分子施以酷刑,是否有助于从其口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从而有利于反恐大局?

    在热议这一话题时,许多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酷刑丑闻曾让前总统布什下不来台,而奥巴马在总统竞选时曾信誓旦旦地承诺,上台后将关掉关塔那摩监狱,可现在下一届总统选举都快到了,关塔那摩监狱还是没关,里面的囚犯仍照关不误。

    美国政府已经承认,引出本·拉登藏身地的那名信使的线索,最初是从一个名叫默罕默德的关塔那摩囚犯口中吐露的,而这名囚犯“曾遭受183次水刑”。此后,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主席理查德·哈斯说:“挥之不去的道德标准争议,将会重新引爆。”

    事实上,道德标准的争议尚未出现,党派争议倒是露了苗头。先是美国前副总统、共和党人切尼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表示,水刑对消灭本·拉登起到了“帮助作用”,他支持恢复使用包括水刑在内的“强化”审讯手段。白宫则赶紧出来澄清说,183次水刑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默罕默德是在酷刑引发激烈争议并被停用后,才供出了一些零星情报,并最终导致拉登死于海豹突击队之手。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舆论围绕拉登之死的争议并非凭空而起,它生动地说明了“9·11”事件给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带来的深层次伤害,至今远未弥平。斩除了恐怖阵营的“首恶”,就像干涸的大地迎来了一场久盼的雷雨,但第二天早上的太阳一出来,水分立马蒸发得一干二净。

    首先,美国民众对政府的怀疑久已有之,甚至已成为习惯,但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某些限制公民权利的反恐举措,诸如对电话窃听范围的扩大等,让美国民众对政府产生了空前的不信任感,乃至有人一度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基础受到了动摇。击毙拉登是否合法的追问,反映出的是民众对美国政府能否在反恐行动中“守法”的疑虑,其最终关心的是政府是否会变得“习惯性地染指”民众合法权利。

    再者,“9·11”事件曾给美国新保守主义阵营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机会,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猛烈撕扯着中东的政治棋局,最终也极大地耗损了美国的实力,并让喊着“改变”口号,被政敌批评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奥巴马入主白宫。然而,在美国经济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并且迄今仍不见根本起色的今天,“美国向何处去”的争议只能更趋激烈,社会分裂、政党倾轧只能愈加严重。无论是在医保改革、预算案上的争执,还是“水刑”必要性的讨论,折射出的都是这种现实。

    美国人在本·拉登身亡后的真实心态,《洛杉矶时报》5月4日一篇文章颇具代表性。文章作者成长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了美国在冷战中获胜以及此后长达10年的经济繁荣,曾对当时的美国实力和形象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但作者认为,“9·11”事件后,本土遭到恐怖袭击的美国又接连在两场反恐战争中深陷泥潭,经济上更遭遇了史上罕见的金融危机,如今的年轻人已对美国充满了怀疑情绪,其心态“与上一代年轻人”已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怀疑政府,并对美国缺乏自信。

    美国式复仇的政治成果

    虽说“报仇”不代表“胜利”,但击毙本·拉登毕竟堪称美国反恐大业的重要节点,对美国国内政治、民心士气和国际战略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

    毫无疑问,这有助于拉抬奥巴马的政治声望。

    分析人士指出,在处理是否袭击本·拉登一事上,奥巴马显然曾深受困扰:豪宅中的人是不是本·拉登?情报的准确率只有60%—80%。下一步如何处置?地面行动、空中打击还是静观勿动?如果选择进攻,与巴基斯坦军队遭遇怎么办?事后与巴基斯坦的外交邦谊生变又该怎样应对?奥巴马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实际上已把自己的政治前途交付给了命运,结果命运垂青了他。

    美国南加州大学政治系教授斯坦利·罗森分析说,美军在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只有50公里左右的阿巴塔巴德开展特殊行动,面临极高的失败风险。然而,行动大获全胜,不仅击毙了本·拉登,而且美军无一伤亡,这肯定有利于提高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政治声望。1980年,前总统吉米·卡特在处理德黑兰人质危机时同样选择了军事手段,但行动以失败告终,极大地降低了卡特的声望,导致其连任失败。相比较而言,奥巴马现在的政治形势要有利得多。当然,就此预言奥巴马笃定能在明年的大选中连任,尚为时过早。

    不可否认,美国民众的自豪感也得到一定提升。

    《纽约时报》网站发表的一篇题为《本·拉登之后》的博客文章说,本·拉登之死有助于提高美国的声誉、实力和影响力,“因为本·拉登长期逍遥法外,会让美国看起来像只纸老虎”。 另据美联社报道,从美军在拉登最后藏身处起获的文件等证据来看,拉登正在策划今年“9·11”事件10周年时搞点“有声有响”的大动作,有关策划从去年2月便开始酝酿了。报道说,拉登的计划是在美国破坏一段火车轨道,制造死伤惨重的事故。

    事实表明,拉登这些年没有像一些媒体猜测的那样退居幕后,过着优哉游哉的享受生活,而是时时处处对“基地”组织的事务施加影响,始终是名副其实的“基地”老大,因此击毙本·拉登,确实有助于“让美国更安全”、“让美国人更放心”。

    “9·11”事件后,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悠悠万事莫大于反恐,如今国际恐怖分子的象征本·拉登已经丧命,美国走了10年的全面反恐之路还剩下多少里程?尽管奥巴马宣布拉登被击毙的消息时,曾特别提醒民众说,恐怖组织可能对美国目标发动疯狂报复,但国际媒体还是开始议论,美国在恐怖主义之后的下一个敌手会是谁?

    英国《金融时报》5月3日刊登了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的文章《美国应结束反恐战争》,文章在结尾处有弦外之音:“最终塑造下个世纪的,将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大国的崛起以及美国的相对衰落,而非恐怖主义威胁。”文章还引述兰德公司一份报告中的观点说:“美国人死于汽车事故的平均几率约为9000分之一,被谋杀的几率约是1.8万分之一。”然而,在“9·11”事件之后的5年内,包括“9·11”恐怖袭击的死亡人数在内,“美国普通人死于恐怖袭击的平均几率仅为50万分之一”,可美国向“反恐战争”投入的资源令人难以置信。《华盛顿邮报》去年的一篇报道中说,“自2001年9月以来,华盛顿及周边地区在建或已建成的用于绝密情报工作的建筑群有33座,几乎相当于3个五角大楼。”

    言外之意,美国似乎应该尽快结束“反恐时代”,把接下来的注意力转回到传统大国身上。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美国主流媒体还没有出现“谁将是下个一对手”的讨论,因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恐怖主义这个“眼前的对手”还没有消失。当然在学术界,“包围”、“遏制”某些国家的鹰派论调始终没有消音,即使在反恐战争的最高潮时也是如此。

    有学者指出,尽管“9·11”事件前的一段时间,美国的当政者曾把中国等国视为战略对手,但10年过去了,世界改变了模样,并且已经变得太多,就算是没有恐怖主义这个共同的敌人,美国在经济等领域也不可能承担起与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对抗的后果。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张国庆对《京华周刊》记者表示:无论是奥巴马寻求连任,还是美国经济复苏,都要求美国把精力重点放到国内事务中去。美国开始从伊拉克、阿富汗等国撤兵,已经表明了全球性整体战略收缩政策。

    即使反恐战争彻底结束,美国早已无法重拾10年前的旧战略了。

美国与拉登的猫鼠游戏
拉登X档案
拉登成魔记
中东恐怖“大阴霾”
“后拉登时代”如何反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