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末代沙皇,革命公敌重返圣位

尼古拉二世百年前被革命者推翻,全家被杀,如今普京为其后人授勋

闻一 《 环球人物 》(

    尼古拉二世
    全名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1868年生,1894年即位,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1905年实行君主立宪制。1917年退位,次年被杀。

    在“二月革命”百年之际,俄罗斯政府决定对这一推翻沙俄帝制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之后的十月革命进行纪念。而在俄罗斯民间,对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族的兴趣也似乎越来越浓了。

    1917年3月15日,经过一系列骚乱和动荡,尼古拉二世签署了国家杜马委员会代表送来的《退位宣言》。这是俄罗斯的严冬季节,在一片死寂和凄凉中,尼古拉写下了这天的日记:“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我同意了……凌晨1点,我离开了普斯科夫,心情因痛苦而沉重。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

    几个月后,十月革命爆发。尼古拉二世一家及随从被监禁在叶卡捷琳堡,最后在那里被杀。

    革命者不允许沙皇活着

    俄国是一个专制皇权和东正教教权合二而一的国家,沙皇是这种合二而一概念的最高象征。对东正教的笃信和对专制皇权的虔诚使沙皇成为普通人心中最神圣的偶像。沙皇罗曼诺夫家族300年的权力更迭中,不管政府怎么变迁,沙皇的权威总是不可动摇的。无论遭遇怎样的变故和不幸,老百姓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不认为需要打倒沙皇、废除皇权,而总是寄希望于一个“好沙皇”。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坏沙皇下台了,好沙皇来了,自己的日子就又会好过了。

    1917年的激情岁月中,俄罗斯老百姓并没提出“打倒沙皇”,而是要求不打仗、有面包吃、能过和平生活。即使叛离尼古拉二世的大臣和将军们也只不过是想换个沙皇,用“好沙皇”来稳定局势,使俄国仍在专制皇权的基础上存在和发展下去。对他们来说,沙皇这块牌子不能倒。

    但布尔什维克认为,保留沙皇专制政权,俄国革命就不能成功。在他们的意识中,让尼古拉二世活着就是让专制皇权的象征存在,一旦沙皇逃出监控,他就立即会被白匪军、外国军队所利用,成为一面号召推翻苏维埃政权的旗子。因此,尼古拉必死,问题只是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解决。

    1918年4月6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责成其主席斯维尔德洛夫“通过直通电话与叶卡捷林堡和鄂木斯克联系,加强看守尼古拉·罗曼诺夫的部队,并将所有被捕人员转移到乌拉尔”。4月30日,尼古拉二世、他的皇后及一子四女,连同医生、随从、女佣等被转移到叶卡捷琳堡,关押在当地工程师伊帕季耶夫寓所的地下室里。

    叶卡捷琳堡成了沙皇一家的最后归宿地。1918年7月16日午夜,看守长尤罗夫斯基向沙皇一家执行了死刑。在后来解密的文件中,他对此有详细记载:“我让所有人都站起来。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占了整整一面墙和一边的侧墙。房间非常小。尼古拉二世背朝我站着。我宣布,乌拉尔工农兵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决议枪毙他们。尼古拉二世转过身来问。我把命令重复了一遍并下令开枪。我开了第一枪,一枪致尼古拉二世死命。枪声持续了很长时间,但我看到好几个人还活着。叶尔马科夫同志想用刺刀来了结,但没有做成。原因是后来弄清楚的,因为女孩子身上穿着铠甲般的钻石束胸衣。我不得不一个挨一个地开枪打死他们。”

    18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确认乌拉尔地方苏维埃的决议是正确的。会议通过的决议中这样写道:“会议听取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同志关于叶卡捷琳堡苏维埃判处前沙皇尼古拉二世死刑的紧急声明,并由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核准了这一判决。”

    叶利钦需要“好沙皇”来稳定政权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极大变化,却没有一套与之协调的经济政策。面对通货膨胀、政局不稳,时任总统叶利钦需要一个办法来转移社会的注意力,阻遏这种崩塌。挖掘和鉴定尼古拉二世等人的骸骨并为他们“平反”,就成了这样一张王牌。

    1992年初,在那个白雪覆盖大地、商店空空如也的时刻,挖掘遗骸和进行鉴定的工作火热地开展起来。对叶利钦来讲,最重要的是通过此事证明“布尔什维克的非法恐怖行为”。他动员了所有的媒体来报道这一事件。一时间,俄罗斯媒体充斥着尼古拉二世的故事,形成了一种近乎狂热的“尼古拉热”“尼古拉崇拜”,这一切所要表达的就是尼古拉是个“好沙皇”、善良的君主。当时我正在莫斯科,亲历了这种狂热,目睹整个社会的注意力似乎都被吸引到了这个问题上。

    1993年10月,俄罗斯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来研究尼古拉二世一家遗骸问题。1995年,在美国的实验室进行最后鉴定,结论是:遗骸的遗传因子99.99999999%与罗曼诺夫家族的人相同。1998年,俄政府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决定迁葬遗骸。

    “沙皇热”在1998年7月18日达到了一个高潮。当日,尼古拉一家的遗骸被迁葬至罗曼诺夫王朝的家族墓地——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教堂。叶利钦亲自出席了迁葬仪式并发表了讲话:“今天对俄罗斯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天。俄罗斯的末代沙皇及其家庭成员被杀害已经过去了80年。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对这桩骇人听闻的罪行保持了沉默。但是应当讲真话:在叶卡捷琳堡的这场迫害是我国历史上最可耻的一页。当我们现在把被无辜杀害者的遗骸交还给大地时,我们是要为我们先人的罪行赎罪。枪杀罗曼诺夫一家使俄罗斯社会出现不可和解的分裂,分成了自己人和异己者,它的后果影响至今。埋葬叶卡捷琳堡悲剧牺牲者的骸骨——这首先是人的正义之举。这一行动是人民团结、全体之罪救赎的象征。”

    叶利钦的这番话,准确地表达了他和他的政权需要尼古拉二世的真实原因。

    普京用沙皇团结国民

    叶利钦造就了“尼古拉热”,并借助这种“热”使动荡不安的俄罗斯逐渐走向稳定和发展。但他没有解决尼古拉二世的地位问题,即他是普通的罪行受害者还是政治迫害的对象。

    教会、流亡国外的罗曼诺夫家族后人等早就主张杀害沙皇一家是政治迫害,并要求俄最高检察院立案侦查,恢复尼古拉二世的名誉。在普京任总统的第一届任期,他忙于处理车臣战争的后续问题,强化中央集权,恢复苏联时期的国歌旋律和在军队使用红旗,对“尼古拉热”没有明确表态,恢复末代沙皇名誉一事也被搁置。2006年,时任俄总检察长否决了立案侦查,理由是尼古拉二世及其一家被杀“属于一般的刑事案件”。

    进入第二届总统任期后,普京的执政在几个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他对斯大林执政时期的问题开始不断发表意见,对“大清洗”由批评发展到指责;二是他对尼古拉二世时期的斯托雷平改革大为赞赏,认为这是拯救俄国之路;三是他重申现代的俄罗斯需要一个口号来团结民众,但一直找不到这个口号;四是东正教在苏联解体后,复兴发展为重具旧日影响的国教,普京等国家领导人不断声称,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希望在于东正教;五是普京的政治威望迅速高涨,被俄罗斯人看成“好沙皇” “善良的君主”。尤其是到了2008年,普京两届总统任满、不能再连任,民间希望普京成为 “好沙皇”的舆论愈为强烈。

    于是,2008年10月1日,俄联邦最高法院主席团作出了新的决定:“承认尼古拉二世及其家属是被无辜镇压的,并恢复他们的名誉。”这一决定让俄罗斯“尼古拉热”升华成了一种政治潮流——为普京成为俄罗斯的“好沙皇”而努力。

    此后,无论“普京总理”的时代,还是再度回归的普京总统时代,人们对罗曼诺夫家族的关注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与国外有雄厚资本的罗曼诺夫族人在商业贸易领域加强合作,如在布鲁塞尔拥有罗曼诺夫公司的格奥尔基·罗曼诺夫,实际上就是俄罗斯与欧盟各国经济合作的中间商;二是利用罗曼诺夫家族的声望,强化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这方面最受关注的人物是历史和人文学者季米特里·罗曼诺夫。2016年10月,普京在莫斯科给季米特里颁发了俄罗斯文化艺术领域的最高勋章——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2017年1月1日,92岁的季米特里在芬兰去世。普京在唁电中写道:“他在其全部生涯中与祖国保持着不断的精神联系,对我们国家历史和文化、俄国皇室的遗产和传统在国外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赤诚之爱表现在季米特里·罗曼诺夫的慈善事业中,表现在他资助学术及文艺活动上,也表现在他推动国际人文科学合作的努力上。俄罗斯为我们杰出的同胞骄傲。”

    今天的俄罗斯,面临一系列复杂多变和棘手的问题,迫切需要一个能将全体国民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于是,“尼古拉二世”成了这种集世俗与宗教为一体的精神力量的标志。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俄罗斯政府都希望海外的罗曼诺夫家族后代能迅速回归俄罗斯,普京本人积极促进这项工作,俄国家杜马更热心于罗曼诺夫家族的回归。一个名叫彼得罗夫的杜马议员甚至起草了一份“给予皇族成员以特殊地位和加速促使他们回归俄罗斯”的法律草案,希望在杜马通过并在2017年3月、也就是沙皇退位百年时生效。彼得罗夫在草案中强调了两点,一是面对美国挤压、国内经济发展迟缓、党派纷争不断的局面,罗曼诺夫王朝是“能复兴俄罗斯人民精神权力的俄罗斯民族文化的象征”,因此皇室后裔不能置身事外;二是罗曼诺夫家族是“使国家团结一致灵活有效的手段”。这份法律草案显然表达了从上到下众多人士的看法,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政府的意向。

    25年来,“好沙皇热”变为“罗曼诺夫家族回归热”,这一过程是俄现实政治的需要,也是俄领导人追寻国家民族统一、重新成为世界强国的需要。对普京来说,体现在“好沙皇”上的精神力量、民族传统和文化根基,正是俄罗斯民族道德复兴和国家崛起的保证。季米特里·罗曼诺夫曾这样夸赞普京:“我们家与总统有着亲密的关系。他正在顺利管理俄罗斯这样一个辽阔广大和多种多样的国家。他已经将国家从后苏联时期带向了今日的全球化世界,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任务。” 

    “罗曼诺夫家族归来”的进程将如何发展,现在无从预测,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好沙皇”这一象征将会继续留在俄罗斯的上空,不会轻易退出这个国家的政治舞台。

奥巴马,带来希望的失望者
哈姆扎·拉登 被美国盯上的“恐怖王储”
苏西,活在八卦里的“新闻女王”
末代沙皇,革命公敌重返圣位
日本“萨德”,剑指朝鲜
美国不应在世界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