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苏西,活在八卦里的“新闻女王”

她是美国最著名的社交专栏作家之一,文章风靡半世纪,嫁过将军和大亨,与总统、大使、公主交往颇多

本刊驻美国特派记者 高石 《 环球人物 》(

    美国著名的八卦专栏作家艾琳·梅勒把她接受的最后一次专访给了《名利场》杂志。2017年1月,在这位98岁的作家去世一个多月后,《名利场》刊出专稿《苏西怎样统治社交新闻半个世纪》,讲述了她的传奇。50年来,梅勒以笔名“苏西”广为人知,为美国公众提供上流社会的新闻,其专栏曾出现在90种报刊上,每天有3000万读者,美国《生活》杂志称她为读者最多的社交专栏作家。

    美国著名记者克莱尔·卢斯曾说:“判断一个人是否进入上流社会的标志,就是看这个人是否出现在‘苏西’的专栏之中。” 

    时代的社会历史学家

    纽约名媛布莱尼·特朗普称好友梅勒为“时代的社会历史学家”。布莱尼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弟弟罗伯特·特朗普的前妻。她说,梅勒的写作是关于魅力的,而“她的生活充满魅力”。

    梅勒对自己的魅力充满信心。“我每天早上照着镜子告诉自己:‘艾琳,你是个非常幸运的女人。看看你长得多棒!你只做过一次脸部整容,已经是15年以前的事了。’”她的微笑被称为“价值百万美元”。比她小35岁的作家伯克利说:“我还是个小男孩时,就觉得她是世界上最性感的女人。”

    梅勒曾开玩笑说:“一开始,人们总是说:这就是苏西,什么都别告诉她。”但她赢得了上流社会的信任。她的专栏文章写过好莱坞明星伊丽莎白·泰勒、石油富翁希德·巴斯、希腊船王亚里斯多德·奥纳西斯、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夫妇等。

    梅勒写作有个原则,只写自己喜欢的人。她笔下的名人生动而有温度,且充满珍贵的历史细节。她写过与当时还是参议员的肯尼迪一起乘飞机的经历,说肯尼迪“鞋子磨损了,裤子和外套都皱巴巴的,他实在不知道如何打扮”。她还比较过自己熟悉的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和南希·里根,说两人都对历史很有兴趣,所以“她们离开时,白宫变得格外漂亮而有品味”。杰奎琳“是个彻底的美国人,也是个法国文化的狂热粉丝”。她找来著名的法国室内设计师博尔丁帮助设计白宫的装饰。最终,“新白宫充满了文化气息,到处是艺术品。诺贝尔奖获得者、工商领袖和世界各国领导人来参加晚宴,在厨房里忙碌的是个法国厨师,菜单是诗歌体的,戴高乐还送了个珍贵的法国书桌。”“南希想要的则是一个温暖的家,她和里根总统可以生活在从加州老宅带来的家具和私人物品营造的甜蜜氛围之中”。 

    “花蝴蝶”也能写专栏

    梅勒能成为“八卦女王”,因为她原本就是社交圈中人。她的一生也过得多姿多彩。

    梅勒1918年6月10日出生在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母亲来自当地颇具声望的家族,父亲劳伦斯·赫尔曼·埃尔德则是石油工人,父母在她10岁时离婚。梅勒回忆:“我在高中时被评为最受欢迎小姐,后来去了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在大学,我热衷参加派对,有很多男友,但学业也不错。”

    大学毕业后,梅勒搬到母亲所在的加州长滩,并想当电影明星。1939年,21岁的梅勒不顾母亲的反对,嫁给了23岁的海军航空兵少尉罗杰·梅勒。他们在教堂相遇,少尉坐在她身边,严肃地对她说:“请摘下您的墨镜。”这股男子汉气质打动了她。

    婚后一个月,罗杰到佛罗里达州的训练基地接受飞行训练,并很快被派往太平洋战场。在著名的中途岛战役中,罗杰击落了5架敌机,成为美国海军王牌飞行员,并最终成为海军上将。

    战争结束后,梅勒一家定居在迈阿密。梅勒很快被迈阿密棕榈滩的派对生活深深吸引,自己也成了社交热点。30岁的她喜欢上了26岁的花花公子、“订过六七次婚依旧单身”的多诺霍。“我那时候早就不爱罗杰了,他总是不在家。我告诉他我要离婚时,他气急败坏。”但她最终并没嫁给酗酒的多诺霍。在一个鸡尾酒会上,梅勒结识了地产商马克·肯尼斯·弗兰克。“我的女朋友们告诉我,应该见过他以后再结婚——她们知道我喜欢帅气的男人。”看到弗兰克的第一眼,梅勒就被打动了,两人坠入爱河。但与弗兰克结婚前一夜,她又与多诺霍最后一次约会。她说:“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我不是个坏女孩,但我的确很忙。”

    婚礼上,她遇到了《迈阿密每日新闻报》的老板马霍尼。闲聊中,马霍尼说很希望自己的报纸也能有个八卦专栏,就像格温·哈里森在《迈阿密先驱报》上开的专栏一样。梅勒说哈里森写得一点都不好。马霍尼嘲笑道:“你这花蝴蝶,每天晚上飞出去,你根本不懂坐下来写作是怎么回事。” 梅勒恼了,就写了3篇文章寄给马霍尼。很快,她接到马霍尼的电话:“你得开始干活了。”“丹,我就是要告诉你,花蝴蝶也能写专栏。可我不写专栏,我就在社交圈里,他们会恨死我的。”

    最终,梅勒答应了写专栏,条件是匿名。她觉得苏西这个名字很上口,就选作笔名。她用一种风趣的方式写身边的八卦,一周写三四篇。“谁也不知道这个苏西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很多人和我讨论苏西是谁。我总是说:这个苏西不可能是女人,一定是个男人,没有女人会这么写文章。”当然人们最终还是知道了苏西是谁。

    梅勒随丈夫搬到华盛顿后,一度停止了专栏写作,因为“我没法在华盛顿写迈阿密的事情。”但她不久又离了婚,再也没结婚。她搬到了纽约,开始为赫斯特报系的《纽约镜报》撰写专栏。“起初,他们把我的文章今天放在这个版上,明天放在那个版上。”后来,负责赫斯特报系编辑工作的比尔·赫斯特(梅勒好友的丈夫)打电话给《纽约镜报》:“你们在搞什么名堂?把这女孩的文章固定在一个版面,每天出。”当时,《纽约镜报》第十版的位置是留给著名专栏作家温切尔的。但老板发话了,第二个星期,苏西出现在第十版,温切尔搬到了其他版面。

    梅勒写到87岁。当她搁笔时,《纽约邮报》以“社会震动”形容。“她依然是上东区晚宴聚会上最受欢迎的客人,但是读者再也见不到她的文字了,这是多么令人失望的一件事情啊。”

    每周要收到百封社交请柬

    无论写作多忙,社交对梅勒都始终是最重要的。1966年的《生活》杂志报道称,她每个星期平均收到100封请柬,从慈善晚会到电影首映式应有尽有,她会选择20到25个活动参加。1972年,她出席了杰奎琳·肯尼迪与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的婚礼。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为来访的英国首相威尔逊举行国宴,梅勒和总统夫人同桌。她和罗纳德·里根的夫人南希认识多年,里根出席1976年共和党大会时,梅勒就和南希在一起。

    梅勒到访伦敦时,能随时出入美国驻英大使馆,因为“大使也是我的朋友”。有一次,大使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举办派对,特意嘱咐梅勒派对中的皇室成员不能写。梅勒见到公主后说:“我喜欢你的衣服。不过可惜我不能写你。”公主很奇怪,梅勒就转告了大使的话。玛格丽特同情地说:“很抱歉你不能写我。这样,我们在肯辛顿宫还有一个派对,欢迎你参加。”

    纽约名媛布莱尼·特朗普说,梅勒也热心公益,是纽约“最能募款的人之一”。“如果她在专栏里写了你的慈善活动,一切都搞定了。”

    梅勒的公寓也是个社交场所。公寓有个大型舞厅,两幅巨型油画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画的是神话中的女猎人戴安娜和欧罗巴。梅勒喜欢朋友们围绕在她身边的感觉,而能够受邀参加梅勒的派对,也是社交地位的一种象征。

    梅勒好友、专栏作家希茨说:“当我们欢聚在她公寓中时,她的一颦一笑让人倾慕。”如今公寓主人已逝,但她的文字依然让人惦念她的魅力。

奥巴马,带来希望的失望者
哈姆扎·拉登 被美国盯上的“恐怖王储”
苏西,活在八卦里的“新闻女王”
末代沙皇,革命公敌重返圣位
日本“萨德”,剑指朝鲜
美国不应在世界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