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将文献史料还原到餐桌上 重现丝绸之路的历史风味

赵长安,打造舌尖上的“敦煌”

本刊记者 赵婧夷 《 环球人物 》(

    将汉唐时期的西域古味还原,用敦煌壁画的色彩、构图和故事来做美食,赵长安是第一个。在对敦煌文化几十年的探索和研究中,赵长安把古籍残卷上记载的食品一道道呈上餐桌,创立了一个新的菜系——敦煌菜,并入选“新八大菜系”。近日,赵长安受邀参加央视一档美食节目,带来了一道经典敦煌菜“昭武古法羊肋”,受到好评。赵长安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从汉代到唐朝,敦煌保留了大量有关饮食的记载和壁画。如果说鲁菜历史最悠久,我觉得下一个就是敦煌菜了。”

    研究一道菜70小时不出厨房

    赵长安的敦煌菜创意来自敦煌的遗书、壁画、简牍中各种珍贵的史料,从食点、饮品、佐料,到餐具、餐制、公宴、家宴,他无不细细研究。“敦煌5万件石窟遗书中,如《食疗本草》等关于饮食的文书就有700多种,都是难得的集餐饮文化和历史传承为一体的敦煌餐饮宝典。而且不只饮食,还要对当时的民俗、社会经济文化都得研究。在这过程中我写了将近200万字的笔记。”

    在研究和探索中,赵长安发现,对于食物,不管厨师有多少技艺,都必须从形、色、味回归自然。于是,他总结出敦煌菜有“五香奇特、五味见长”的特点。五香即苦豆、小茴香、芥末、孜然、大蒜5种佐料,其中小茴香腌制肉类能够去肉腥味,芥末则主要用在凉菜中。五味就是香辣、酸辣、咸鲜、五香及苦味。

    赵长安举例说:“鱼本身就很美,如果把它剁碎加工就失去了其原本的美。又如切肉,要清楚怎么切,顺着还是逆着纹路才会更便于食用。好的厨艺就是用佐料去除原料本身腥膻等味道,但又能保留其自然本味。”

    敦煌招牌菜之一的“乾坤牛掌”,就是他这样研制出来的。为了达到好的效果,赵长安曾为研究牛掌的炖煮火候,在厨房里一口气整整试验了70个小时。“一般牛掌会被当成牛杂处理,但我把它做成了大菜。因为牛皮很硬很韧,非常难煮,掌握好火候非常重要。如果火太大,就会皮烂肉不熟;火小,就会皮肉脱落不成形了。怎么才能让它炖得酥烂而不失其形,什么样的火煮多长时间就是个问题。”

    于是,赵长安买了4个牛蹄子,一组先泡上一天,一组直接煮;一组用大火,一组用小火。整整70个小时,他一直在厨房观察食物的变化,困了就搬个椅子坐旁边眯一会儿,最后得出了4组数据。由此创作出的“乾坤牛掌”,现在制作只需7 小时。在此基础上,赵长安根据古籍上杨贵妃在“烧尾宴”中吃“贵妃驼蹄羹”的记载,又加工了驼掌,还原了这道菜。他还制作出“雪山驼掌”,但驼掌比牛掌更费火,从加工到成品就要3天。“想吃这道菜就要费这么大工夫。这些传统做法都需要工艺,很有技巧,所以在推广上也有一定难度。”

    “昭武古法羊肋”这道菜从敦煌残卷演变而来,赵长安研究它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卷上记载“客商,羊入囊割食”,凭这7个字,他将不同加工过的羊肉放在囊中,观察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羊肉多久会变质。开始,他能让羊肉在自然环境中10天不坏,但这和记载中21天相差甚远。后来,他偶然看到另一个卷宗,发现其中提到烤和煎能延长存放时间。“我们腌制了,也煮熟风干了,这次试试煎制,结果真的放到21天不坏,和古人往返西域的时间正好一致。”就是这样,赵长安慢慢梳理总结出“九色鹿”“金菊百合”“七宝驼蹄丁”等50多道经典敦煌菜。

    用美食回味历史

    将文献史料搬上餐桌,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从汉代到唐朝,赵长安能找到的遗书往往来自不同朝代,彼此没有关联,大部分卷宗只记载了菜品名称,并没有留下具体制作方法,有些书卷已字迹不清,有的已是残卷,而且还会有读不懂的文字。于是赵长安四处拜访专家。有的专家认为他是出于商业目的,要用他们的名声招摇撞骗,纷纷拒他于门外。登门拜访常常被拒绝,但他并没有放弃。

    赵长安开始拜访著名敦煌学者李正宇时也不顺利,几次拜访都被拒绝。但一次机会让他改变了对这个年轻人的看法。“我在他开的餐厅吃饭,看到桌上的菜品很有东方特色,餐具很多都像壁画上的,餐巾叠的图案、造型,有的像凤凰、有的像莲花,这些东西我一看都很熟悉。”李正宇这才发现,赵长安对敦煌文化的钻研已经超乎了他的想象。就这样,凭着执着,赵长安感动了很多学者,得到了季羡林、段文杰、樊锦诗等学界大师的帮助。

    然而,学者只能在学术上给予赵长安帮助,并没有人了解“敦煌菜”真正的味道。如何将古菜还原,愁坏了赵长安。一次,他在敦煌查阅卷宗时,被一家简陋但顾客排长队的小店所吸引。开店的是一家三口,做的是当地传统小吃。不同于其他店,他们在小吃中加入了一些西域特殊的香料,而这个方法是家里老人传下来的。原来敦煌菜就在身边!赵长安便沿着丝绸古道逐地探访,寻找散落在民间的美食。

    “这些给了我更多灵感,在原料及烹饪方法上都做了创新。比如石烹来自一幅‘西夏石烤羊’的壁画,它记录着羌族人将羊宰杀后,把羊肉切下来,将石头用柴火烧热,再把羊肉片搁到石头上来吃。我举一反三,创新出石烹黄河鲤这道菜。用黄河岸边拾来的黑石子,将鲤鱼调味后用锡纸包好放在炙热的石子上烘熟,鱼肉肉质依然鲜嫩,不会走样,入口香醇,香气扑鼻。”赵长安的菜品一推出便获得众多好评。

    1993年,赵长安随国家代表团赴加拿大参加国际青年厨艺大赛,比赛时才得知要按西餐的标准评判。由于与中餐论大小盘不同,西餐是按位制作,赵长安借用了壁画中唐代时期人们盛行“分食”的灵感,很快把大份配成小份,制作了“翡翠嵌龙虾”“龙舟明珠鱼”“一卵孵双凤”等6道主菜,一举夺得金牌。“敦煌壁画的色彩、构图等都对我当时参赛有重要帮助,所以这个金奖对我有特别的意义。”

    因“神仙粥”与敦煌结缘

    赵长安能与敦煌菜和敦煌结缘离不开一次比赛,今天谈起来,他仍不住地说:“这里有奇缘。”

    赵长安从前是个父母早亡的苦孩子,16岁时便到天水铁路食堂当实习炊事员。给人打下手,去食品加工厂拉臭烘烘的“下水”,这种又脏又累的工作曾一度让他很不喜欢,觉得没面子。

    但和食堂师傅们交流多了,赵长安发现做饭还真是个技术活儿。“比如刀工,师傅切出来的土豆丝、肉片都非常均匀,我们看时觉得没啥,但刀拿在自己手上就怎么也不听使唤,切出来的菜粗的粗、细的细。而且有的师傅炒出的菜就是好,职工们都特地排队来吃。师傅告诉我,这就是厨艺啊。”为了获得厨艺,赵长安开始下苦功,中午休息时就去切白菜帮、萝卜皮来练手。闲暇时,他还到外面的饭店给人帮忙。因为那时厨师都很保守,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于是赵长安靠多干、勤干赢得了老师傅的好感,寻求一些被指导和自己动手的机会。“饭店里有很多技术是食堂里学不到的,在那里如果能动动手,就是最好的学习。”渐渐地,赵长安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凭着肯学习,赵长安从实习炊事员慢慢当上了食堂管理者。1984年,全国铁路系统首届烹饪大赛在当时铁道部新落成的“铁道部机关食堂”举行,21岁的赵长安代表兰州铁路局参加,并获得了最佳厨师荣誉。

    获奖后,赵长安受到了铁道部老部长、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的接见。见到吕部长时,赵长安很激动,一个劲儿地鞠躬,吕正操笑着说:“小鬼,行了,别鞠躬啦,说说你是哪个铁路局的?”得知赵长安来自兰州,吕正操问道:“甘肃有个地方叫敦煌,你去过没有?我1964年陪同周恩来总理视察敦煌时听说那儿有一道‘神仙粥’,在旧社会是给神仙吃的,现在新社会了,你们也研究一下,为咱们的铁路职工服务。”

    “特别想看看‘神仙粥’是什么样,看看到底有没有‘神仙粥’。” 就这样,1985年赵长安第一次来到敦煌莫高窟,虽然没找到什么饮食迹象,但他却被洞窟中成百上千的壁画深深震撼了。“画上有很多人物和神佛,描绘了佛教故事,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后来再访敦煌,他真的找到了记载“神仙粥”的书卷,原来“神仙粥”是古时道士们吃的。

    自那之后,赵长安便萌生了一些独特的想法,尝试在菜品的配色、摆盘上谋求一种“姿态飘逸、色彩艳丽”的敦煌美。“有一次我摆出了‘飞天’,吃的人不经意说了句‘嘿,你这还是敦煌菜啊’,让我很受启发。后来拜访学者,寻找资料,从史料来看,我认为应该有个‘敦煌菜’的概念。”

    如今有了学术理论、实践技术和顾客口碑,下一步赵长安希望加强商业模式研究,将敦煌菜推广到国内外,让更多人领略它的美味。

凯里灭门案 18年“起死回生”
司法部“首虎”的跨界人生
赵长安,打造舌尖上的“敦煌”